(2017年中考江苏省淮安卷)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为贯彻落实“广阅读” 行动计划,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 读书活动。①通过本次活动,使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②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大家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
修改①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②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已经过去二三十年了,但是观众对她塑造的这个经典形象还是念念不忘。
B. 这次考试没有准备好,所以考试完后,我老是自言自语:“哎呀,我会不会考得不好呢?”
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 他是公司的总经理,在公司里有微不足道的地位。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烦锁 塌败 书斋 粉碎 B. 疮疤 凑和 筹划 辨子
C. 惧惮 取缔 泥浆 叮嘱 D. 竹竿 滞笨 烦燥 头颅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絮说(xù) 荒僻(bì) 肩膀(bǎng) 家圃(pǔ)
B. 憎恶(zèng) 侮辱(wǔ) 门槛(kǎn) 忿然(fèn)
C. 诘问(jié) 愧怍(zuò) 晌午(xiǎng) 黏性(nián)
D. 震悚(sǒng) 镶嵌(qiàn) 尴尬(gān) 糟糕(zāo)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少习射(少年时)
B. 市鞍马(买)
C. 长而益精(更加)
D. 易男装(穿)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皆次当行(____)(2)数建奇功(____)
3.区别一词多义.
(1)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因:(________)
(2)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 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 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 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 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称为_______________。
2.选择对加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____
A. 次 B. 回 C. 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_________
A. 多 B. 大 C. 有余__________
A. 市场 B. 买 C. 集市 _______
A. 爷爷 B. 父亲 C. 长辈
3.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 采用对偶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 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 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5.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 “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 显现战争紧张、频繁 。
D. 意思是非常、十分。
6.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