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病人 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病人

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见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地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涌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按。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

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12层?她主动接过话说,是的,往左拐。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柔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里的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嗬,我觉得她的行为不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1.作者为什么以“病人”为题?

2.本文写“病人”选了电梯中的四件事,请概括四件事的内容。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除了正面写“病人”外,还写了周围人对“她”的看法,为什么这样写?

4.在第一段中作者对“病人”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作用是什么?

 

1.讽刺作用:以极富爱心的“病人”和她周围的所谓“正常人”形成对比,引出对谁是“病人”的思考。 2.第一件:主动等下趟电梯;第二件:为农民大伯引路第三件:主动告诉探病小伙探视地点;第四件:给遗失玫瑰花的姑娘送花。 3.写周围人的看法,表明他们对“病人”乐于助人的美德不理解。同时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病人”所表现出的爱心,在当前尤其难能可贵。 4.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表现“病人”的外在美,衬托她的内在美。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分析能力。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内涵。小说中电梯上戴眼镜的女士和剩下的十余人才是真正的病人,他们冷漠、自私自利。小说借用“病人”这一标题,把“她”与所谓的正常人形成对比,揭示了当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冷漠病态的关系,从而唤醒人们的良知,宁可被冷漠的人视为“病人”,也不要成为不知关心别人只知关心自己的冷血动物。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答案。 2.此题考查梳理文章故事情节。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重点描写了电梯中的四个场景:在电梯发出超载警报时,“她”从人群中主动挤出来,等下一趟电梯;“她”送农民模样的大伯去七楼,请求电梯等一下,可是电梯内的人并不回应“她”的请求;“她”热心地告诉小伙子口腔科病房的地点;“她”帮助一位姑娘拾起一支玫瑰,被关在电梯外,被人称为精神病人。通过人们对“她”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上述四件事中,“她”主动帮助别人,在人们看来都是不正常的。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答案。 3.此题考查侧面描写的作用。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补充,以丰富人物特征,凹显人物性格。写周围人的看法,表明他们对“病人”乐于助人的美德不理解。从侧面衬托出 “病人”所表现出的爱心,在当前尤其难能可贵。 4.本题是考查人物描写的方法以及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是动作描写;“能看见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是外貌描写。作者运用这些描写方法表现了“病人”的外在美,衬托她的内在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社戏(节选)

①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选文的第②段写了看戏途中的景物,请摘出相关的句子。

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主要写“我”的感受,表现“我”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使社戏显得“未见其形,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了诱惑力。

3.“但我还以为船慢”一句衬托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所写的内容。

 

查看答案

(2016年中考广州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赏花,广州市有关部门透露:今年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每月的主题花分别是一月樱花,二月桃花,三月木棉,四月紫荆,五月杜鹃,六月凤凰木花,七月荷花,八月向日葵,九月小叶紫薇,十月玫瑰,十一月兰花,十二月白梅。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主题花做宣传。

濯清涟  冬梅  出淤泥而不染  夏荷  远群芳以无争  傲霜雪

 

查看答案

(题文)下面情境下,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学雷锋小组”定于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然后去孤儿院慰问。组长王丽让张红把这件事转达给小组其他同学,并让她尽可能动员大家积极参加此次活动。周五晚上,张红打电话通知了小组其他成员。

A. 张红对周亮说:“你不是一直想入团吗,我现在就给你个机会。本周日上午十点去孤儿院慰问,希望你参加并好好表现。”

B. 张红对李爽说:“本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去孤儿院慰问。这既是一次公益活动,又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一起参加吧!”

C. 张红对王明说:“本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要去孤儿院慰问小朋友。我看你平时愣头愣脑,笨手笨脚,要不你就别参加了!”

D. 张红对赵鹏说:“明天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去孤儿院慰问,你务必准时参加!”

 

查看答案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做事喜欢按自己的想法如法炮制,总不听别人的建议,这是错误的。

B. 签字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书中的观点是无可置疑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C. 想要系统了解一种新事物,我们可以通过顾名思义的方法去探究。

D.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脑畔上(指窑洞的顶上)还响着脚步声。

B.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容不得闭塞。

C. 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调停,调解)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

D. 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指女儿在外偶尔回家里来看望父母)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