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八尺有余

视之

我也  

讥于市朝

3.邹忌本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皆言其美于徐公。面对众人不切实际的赞美之辞,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不受迷惑?

4.文中齐威王的形象虽着墨不多,但应答过程中的一个“善”字的语言描写,便使威王的气度、神韵尽现,这一“善”字表明了什么意思?

5.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言不慎便有性命之忧,可见进谏并非易事,而邹忌却能让齐威王欣然纳谏,令人叹服。邹忌的进谏颇有技巧,他是如何向齐威王进谏的?

 

1.《战国策》(或战国策注释) 2.①长,这里指身高。 ②同“熟”,仔细。 ③偏爱 ④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3.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头脑冷静;客观分析问题;善于观察;勇于反思;实事求是;不偏听偏信;能客观冷静地认识自己”回答) 4.围绕“①接受、认同。②赞赏、肯定。③意识到纳谏或广开言路的必要。④说明邹忌艺术的进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⑤说明齐威王善于纳谏。 5.围绕“①设喻说理②类比推理③设喻④讽喻”中任意一点展开回答。示例: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类比国家大事,以小见大,含蓄委婉,启发国君意识到自己受到了蒙蔽,从而到达了进谏的目的。(意对即可) 【解析】选自:《战国策》 作者:刘向 年代:西汉 参考译文: 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本题考查对《战国策》的阅读理解。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暮寝而思之”,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头脑冷静,客观分析问题,善于观察,勇于深思;实事求是;不偏听偏信,能客观冷静地认识自己”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句积累与运用

(1) 水何澹澹, 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4) 晓雾将歇,_________;夕日欲颓,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 《过零丁洋》中,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沉痛地抒写了国家和个人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7) “烽火苦教乡信断”,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借家书的珍贵来表现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8) 《水调歌头》一词中,苏轼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的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人的共同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你能为保护地球母亲做些什么?你所在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环保问题亟待解决?请你以“保护黄河志愿者”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针对当地的环保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2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尽全力还是拉不上去。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它……这时,一个路过的相马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泪,急忙脱下衣裳披在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睁开眼,看到相马人,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

请你展开想象,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说的话。(3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肩膀,挽起高山大海。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泉,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1.歌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歌词分别从哪些方面赞美长江?

3.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内在联系。

4.揣摩下列比喻句、拟人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2)你用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的民族屏障。 

(3)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5.仿照“黄河颂”用比喻、拟人的写法,以“啊!老师”(或母亲、朋友……为题,写一两个片断。

 

查看答案

课内阅读

我站在高山之巅,              多少英雄的故事,

望黄河滚滚,                在你的身边扮演!

奔向东南。                 啊,黄河!

惊涛澎湃,                 你是伟大坚强,

掀起万丈狂澜;               像一个巨人

浊流宛转,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结成九曲连环;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从昆仑山下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奔向黄海之边;               啊!黄河!

把中原大地                  你一泻万丈,

劈成南北两面。               浩浩荡荡,

啊!黄河!                  向南北两岸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1.诗中,诗人称“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2.为什么说黄河“浊流宛转/九曲连环”?请你具体说出黄河是从哪儿发源,流到哪里的?黄河有多长,流经哪几个省区?

3.“啊!黄河!”在诗中多次出现,是何修辞?起什么样的作用?

4.诗人借黄河表达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