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这一回跌了个大跟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二零一四年十二...

①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这一回跌了个大跟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对琼瑶起诉于正等侵权案进行宣判,于正被判公开道歉,被告停止对《宫锁连城》的复制、传播和发行,被告共计赔偿五百万元。这让我突然想起一句流行语:“有钱也不能任性。”这句话已成为大家基本共识,那么“有才”能不能任性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于正的马失前蹄就是最好例证。

②“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才就像跳高,正常时可以上下翻飞,摘金拿银,失衡时则会摔得很重。所以,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否则,有才不用是暴殄天物,用才来做坏事就会增加破坏力。而现实生活中,有才的人一般都是有个性的,或桀骜不驯,或恃才傲物……这其实就是任性的意思。

③古往今来,那些吃亏的才子,追根究底,多多少少都与任性有关。西晋才子嵇康,广闻博识,多才多艺,却豪放不羁,目中无人,当朝大臣钟会慕名前来拜访,他爱答不理,连起身招呼都不打,只顾自己打铁,这就得罪了钟会,为其诬陷,被司马昭处死。编剧于正的任性,不仅使他付出巨额经济赔偿,而且多年英名毁之一旦,今后在编剧圈里很难再混下去了,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同样是才子、编剧的宁财神,则因为随心所欲,不计后果,被警方拘留十五天,虽还算不上身败名裂,但名声受损,事业受挫是肯定免不了的。

④所以,任性使气,自命不凡、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早晚会有吃亏的一天。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来就容易才高见嫉,有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你再不检点,被人拿了把柄,才子倒台,扔砖头、看热闹的人会更多。

⑤但,倘若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被世人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20多岁就创立了微积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也没有把功劳全归于自己,因此更受世人的尊重。孙叔敖面对吊问者,没有怪罪,反而谦虚待见,终获得宝贵的意见。

⑥人才难得,得人才者得天下,全社会都要爱才、敬才、用才;才子则要自爱、自重、自律,低调做人,谨慎行事,万万不能任性妄为。毕竟,人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1.文章开头从“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说起,有何用意?

2.下列事实论据能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

A. 恃才放旷的杨修,成为刀下亡魂。    B. 豪放不羁的李白,成为了一代“诗仙”。

C. 平凡庸俗的刘禅,成为亡国之君。    D. 高调的奥本海默,成为“原子弹之父”。

3.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第②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第⑤段能否删除?为什么?

 

1.(1)引出本文的论点“有才不能任性”(2)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3)引起读者的兴趣。 2.A 3.⑴比喻论证。将“用才”比作“跳高”,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不可任性”的观点,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⑵不能删除。第五段从正面论证了“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和前文“吃亏的才子”形成了对比,使论证更深入,更严密。 【解析】试题分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

张艳霞

  四月,快要高考了,一个双休日,儿子在读书。母亲进了屋,开门关门时,那扇破旧的门,发出吱吱地声音。有点刺耳。儿子皱了眉,说,妈,你干嘛呢?母亲做错了事一般,说,没事,没事,你继续看书吧。

  家里穷。儿子的父亲,常年都在外地干活,给儿子赚未来上大学的学费,回来的次数极少。母亲在家里,干些零活,兼顾着照料儿子。儿子成绩好,是爸妈的希望。

  儿子看了会书,饿了,喊,妈,我饿了,有吃的吗?母亲在屋外,听到儿子的喊声,忙跑了进来,说,有,儿子,你等等啊。一会,母亲端来几根玉米晶莹剔透地放在碗里。儿子摇摇头,有些嗔怪地说,妈,你不是不知道,我不喜欢吃玉米。母亲说,这玉米可好吃了,是……看儿子阴沉着的脸,母亲噤了声,说,儿子,那你想吃什么,妈给你去买。儿子想了想说,我要吃蛋糕,那种提拉米苏的。

  母亲愣了愣,有些犹豫。这个叫提拉米苏的蛋糕,母亲给儿子买过。那是在儿子生日的时候,是儿子硬拉着她去买的。特别贵。贵得让母亲心疼。

  儿子看母亲犹豫的神情,说,妈,你到底给不给我买啊?母亲说,行,行,我去买。母亲手里攥着几张钱,匆匆地出了门。提拉米苏买回来了,儿子高兴地从母亲手中抢过。儿子没有注意到母亲脸上的表情,母亲心里在想着,这么贵,这么贵的蛋糕,孩子他爸可得干一天的活才能赚回来啊。

  临下午时,儿子看着书,又有了其他的想法。儿子说,妈,回头等考完试,我想到外面去走走。母亲说,行,你走吧,现在不也没把你关住吗?儿子苦笑,说,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等我考试考完了,我想到外地去旅游,旅游知道吗?母亲摇摇头,她还真不知道什么是叫旅游,到外地去就算是旅游吗?那儿子他爸,也算旅游吗?儿子只好给母亲解释,说,妈,旅游呢就是去玩,不是去打工,坐火车,坐飞机去玩,到了那里,还住宾馆,上饭店吃大餐……母亲有些懂又有些不懂,母亲又想,那这可是要多少钱啊?是不是会要很多钱呢?母亲想着,心头莫名地沉了沉。

  晚上,父亲的电话来了。母亲喊儿子,说,你爸来电话了,让你听。儿子说,妈,我正忙着呢,还是不听了吧。母亲说,你这孩子,你爸是想和你说两句啊。折腾了半天,儿子还是不肯听电话,母亲只好解释,说,儿子正认真看书呢。父亲笑了,说,没事,没事,让儿子好好学习吧。父亲还说,也就这个把月了,儿子想吃什么,想干什么,你就尽量满足他。母亲就说了买提拉米苏的事儿,好贵。母亲还说了儿子想去旅游的事儿,旅游要坐火车,坐飞机,要住宾馆,上饭店吃大餐。这要好多钱呢。父亲听着,说,没事,没事,我多加几个班,争取把钱赚出来吧。母亲说,别,你一个人在外面,还是要多注意休息啊。父亲说,我没问题的,身体可棒着呢。

  后来的一段日子,儿子还是从早到晚的抓紧读书,周一至周五是在学校,周六周日是在家里。有一天儿子回家,看到母亲的眼圈有点红,看到自己回来,母亲又似乎在极力掩饰着什么。儿子说,妈,出什么事了吗?母亲摇摇头,说,没,没什么事儿。儿子哦了一声,就没再问了,儿子又钻进了房间,随手摊开了书。

  六月初。结束高考。儿子一脸轻松地从考场走出来时,很意外地在校门口看到了母亲。母亲说过的,这几天因为忙,就没送儿子进考场,更别说来接儿子了。

  儿子还没开口呢。母亲说,儿子,妈带你去一个地方。第一次,母亲的口气是那么的不容置疑,儿子的心头莫名地闪过一丝不安。

  在那块墓碑前,儿子站定了。儿子看到了墓碑上的照片,竟是父亲。儿子顿时就愣住了,母亲似乎看出了儿子心头的疑惑,说,你爸其实半个月前就离开了我们,你爸是加班加点赚钱累的,才不慎从二十多层的楼上跌落的,你爸临走前交代,他不想影响你的高考,嘱咐我等你考完再告诉你……

  儿子一时哽咽,重重地跪倒在父亲墓前。

  起风了!
1.请你联系全文,说说小说标题风起有什么含义?(4分)
2.说说下面的句子都对人物采用了什么描写?它们各表现了什么心理?(5分)

母亲做错了事一般,说没事,你看书吧。

母亲愣了愣,有些犹豫。
3.行,你走吧,现在不也没把你关住吗?儿子苦笑,请你说说儿子苦笑的内容是什么?(2分)                                                         
4.你认为文中儿子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如果你是他,你应该怎样做?(5分)
5.有人说,就是因为小说中的母亲对孩子一味的爱、一味的付出才培养出对家庭对亲人冷漠的儿子。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述理由。(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度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将军既帝室之_______   (2)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_______

(3)夙夜忧叹       _______   (4)庶竭驽钝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在隆中对策前,只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

B. 甲文中诸葛亮之所以建议刘备夺取荆州和益州,还因为荆州、益州的主人昏庸懦弱。

C. 乙文中诸葛亮自叙身世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先帝的感激之情。

D. 乙文中诸葛亮陈述“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的目的是为了出师北伐。

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薄雾浓云愁永昼,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2)__________________,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

(3)右手秉遗穗,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

(4)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 雪》)

(5) 《江城子· 密州出猎》抒写苏轼渴望再次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的“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表达了他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他在《出师表》中也有所表现,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运用比喻描写战争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你参加以“文明着装 传承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

学生

老师

对“整洁”取向的认可度

39%

96%

对“朴素”取向的认可度

13%

85%

对“个性”取向的认可度

94%

16%

对“品牌”取向的认可度

82%

37%

 

 

(1)【活动一:明“服之仪”】仔细阅读上面的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在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方面,学生与老师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话“服之礼”】 下面是学校领导在“关于学生着装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参会代表,请你将讲话要点转述给你们班同学。要求:①转述前须有开场白;②完整准确;③要点突出。

讲话内容

最近,有些学生穿着有涂鸦的衣服或“乞丐服”来上学,这种做法是不妥的。作为一名中学生,着装应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首先,要讲求文明礼仪。服装是无声的语言。一个人的着装体现着他的态度、修养、品格和气质。其次,要展示良好的校风校貌。个人着装是校园文化的名片,是学校形象的展现,是学校精神的载体。最后,要注意身份和场合。学校是你们学习文化知识,丰富和成就自我的地方。着装文明得体更有助于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传“服之道”】 请在下面横线上,写一个含有“整洁”一词的句子,完成下面的宣传语。要求:根据已有句子特点及句末用韵特点补写。

自尊自爱重仪表,______________ 

朴素自然是本色,端庄大方树风标。

女子淑雅有修养,男儿飒爽展英豪。

青春飞扬添活力,品格精神最重要。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名著《水浒》,按要求完成题目。

(1)毛泽东说过:“生子当如仲谋,交友如鲁达,信心如唐僧,读书就读四大名著。”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联系《水浒》)中鲁达的具体事例说说毛泽东“交友如鲁达”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浒传》中,林冲是被谁陷害刺配沧州的?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还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个。

人物:_____________                  情节: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