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我终于找回了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我终于找回了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麻雀总是嫌自己的屋子住不长时间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于是就不停地换窝。年长而又聪明的麻雀告诉它:“那味道恰恰是从你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

一只乌鸦向鸽子抱怨:“这个地方的居民很难相处,我只好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你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也是白费力气。”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范文: 我终于找回了秋天 厌倦了城市高楼的逼仄,厌倦了车来车往的噪音,厌倦了对面无言的邻里,厌倦了秋风秋雨的欺凌……趁着假期,回到家乡,寻记忆中的秋去。 清晨,我来到小河边。岸上,杨柳依旧长发飘飘,只是不知其承载了多少人的思念,又见证了多少人的分离。一阵秋风吹过,几片枯黄的叶子跌落,我忍不住把头往脖颈里缩了缩:会不会,哪里的秋天都一样? “噗咚”,正兴味索然,不知什么东西突然坠入水中,泛起圈圈涟漪。初升的太阳,把最新鲜的光芒投影其上,也随其醉成一圈一圈金灿灿的碎金。见我吃了一吓,对面的小男孩呵呵笑了。那金灿灿的笑容,似水中初升太阳投影下的涟漪。显然,他对自己的杰作,深感满意。我也笑了。对,不一样。 远处走来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子。她的裙摆随风飘舞,她的嘴角欲笑含羞,她的长发温婉可心……她脚底的青石板也真情款款。我的目光,忍不住被她吸引。 追寻她的目光里,依稀泛起儿时伙伴们的身影。她们曾陪我在这条青石铺就的老街上捉迷藏,丢沙包……还一起动手绘过漂亮的书签,买过精致的手镯。每次欢聚时,彼此脸上盛开的那大朵大朵的微笑,能照亮半个夜空吧?当下的她们,花开在何方?是依旧笑容明亮,还是早已摇身成了眼前这可人的丁香姑娘?一念至此,绵绵柔情,在心底晃荡。 “卖桂花糕,桂花糕……”古街尽头,有个老奶奶守着她的桂花糕摊,常年用热情招徕顾客。记得当年的我总是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不见其糕,先嗅其香。儿时晃悠到她附近,总免不了要三步并作两步,恨不能身长翅膀脚生云。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突然一个急刹,我极为尴尬地僵在摊子前——口袋里,只一枚硬币。老奶奶似乎发现了什么,忙着打包的手却没停下。额头的皱纹又刻下了几道,嘴角的笑容却依旧暖暖:“没钱了?没关系,拿去吃。你啊,都好几年不见啦。” 捧着桂花糕,手里热乎乎的,心也热乎乎的。咬一口,糯糯的,甜甜的,记忆里秋的味道。不用找了。秋天在这里,很温情! 范文(2): 改变,从自己开始 那儿曾经被雨水拍打过,那儿曾经被暴风吹袭过,那儿曾经被黑暗包围过。可是转过身再看,被雨水拍打过、被暴风吹袭过、被黑暗笼罩过的环境,就一定比一般的差吗? 考试前一个星期,我们家楼下又多了一家烧烤摊,夹杂着原本几个摊档的油烟,一股股让人恶心的气味冲上来,连平常在窗边可以听见的蟋蟀声也被驱散了。楼下喝酒谈笑的声音越来越大,连窗户这道最后的防线也攻破了。假如这仅仅是平常的夜晚,我可能会忍受,但是面对迫在眉睫的考试,我想到的只有如何才能听不见声音。 用棉花堵住耳朵,声音好像减缓了,但是那可恶的棉花像是在给我挠痒,弄得我耳朵里嗡嗡叫。拿开棉花,传入耳中的又是那吵闹的声音,与夏夜的炎热一起气得我头昏脑胀,混乱中我往楼下扔了几块纸团。 楼下的吵闹声依旧,我这时才恢复理性,楼下的人看见纸团,还在若无其事地喝酒,好像要与我抗争。我竖起身板,眼睛紧紧地看着书,西高东低的大中国、精细入微的血液循环系统,像一束无边无际的光线,源源不断地射进我脑中。不知道谁大叫一声“好!”,大概是打牌打赢了,可是这些与我无关。看书看累了,我依偎在被窝里,楼下的吵闹声把我与睡梦绝缘,可是月光是我们之间的导体。我的手紧紧握着:“我要战胜你们!我会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明天灿烂的阳光。” 第二天,依稀的阳光透过窗帘照射在我的脸上,我拉开窗帘,灿烂的阳光争先恐后地涌进来,楼下的摊档早已关门,我笑了:“我是这场战争的赢家!”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勇敢面对,被雨水拍打、被暴风吹袭、被黑暗包围……换一个角度想想,乐观地把他们化作前进的动力,在这些磨难过后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的阳光。 【解析】(1)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所填写的词语就是你写作的主题。从文体上,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散文。通过记叙自身经历的一件或几件事情,凸显主题。例如,填写的词语为“母爱”,就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几件最能反映这一主题的事件作为写作的主体材料。可以写日常生活中,“我”对母亲为我所做的熟视无睹;母亲总是做“我”最爱吃的菜;从上学离开家门的时候,母亲给“我”系好鞋带等等细小材料的详细描写中,“我”找回并重新体会到母爱的存在。 (2)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一般都不提供范围和立脚点,而要学生自己去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改变”一词需要重点理解。如改正自己的缺点,提高自己的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不要让生活适应自己,要自己适应生活。这是具有正能量的立意,然后根据立意组织材料行文。如“成功从改变自己开始”等,可记叙,可议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从修辞或炼字的角度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先生姓梁氏,皙次其别号也。生世族,视声利篾如也。

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蠹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未几,谢病归。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其雅操如此。

(选自王士祯《御史梁皙次先生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尔而与之             蹴:用脚踢

B. 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   辩:辩论

C. 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D. 是亦不可以乎         已:停止,放弃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甲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4.两文都强调做人要不失其本心,有所坚守。请具体说说作者主张坚守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①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②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③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⑤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

(选自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

1.根据文意回答: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

2.指出第④段中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3.推敲词句,回答问题。

(1)第③段中加点的“往往”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请结合内容说明。

(2)细读第⑤段,说出加点的“潜在的优势”所指的内容。

4.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为了方便读写,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将‘混凝土’一词简化为‘人工石’,后又将这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砼(tóng)’。现‘砼’字已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百度百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最温暖的音乐

张军霞

①半夜,母亲突发脑溢血,送到医院,虽然医生全力抢救,仍然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失语了。她日夜守在病房前,衣不解带伺候着,看到母亲生命已无大碍,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

②母亲说不出话,也不识几个字,她们之间的交流,全靠用手势比划来完成。母亲的饮食渐渐恢复正常,只是晚上常常失眠。有好几次,她实在困得熬不住,趴在床边沉沉入睡,醒来时,却发现母亲依然在黑暗中睁着眼睛,神情那么失落。

③那天,她回家收拾衣物,无意之中,在母亲的枕头下面,发现了一个旧手机。那是她好几年前用过的,款式老旧。记得那时,她曾问母亲:“要不,给你买张手机卡?”母亲摇摇头说:“我哪里会用?”

④话这样说,母亲还是将那部旧手机拿走了,那时,父亲身体不好,时常病卧在床,母亲除了下楼买菜,几乎时时守在他的身边。为了解除母亲的寂寞,她还特意找了一个内存卡,下载了一些戏曲,装到了这部旧手机里。

⑤此时,她尝试着打开手机,发现尽管许久不用,它的电池竟还是满满的。她无意中点开了音乐播放器,里面流淌出来的,却并不是她之前放进去的音乐,而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声音。再仔细听听,居然是沉稳而有规律的呼噜声!

⑥那声音,她最熟悉不过。童年时,母亲经常上夜班,总是父亲哄她入睡,因为白天的工作疲惫,有时候,哄着哄着,她还没睡着,歪在一边的父亲,却已经打起了呼噜。她想起来了,有一次,母亲拿着旧手机,反复按着什么键,让她教自己学录音……

⑦转眼间,父亲去世也有三年了。想来,在这一千多个夜晚,用来陪伴母亲的,慰藉她那寂寞心灵的,也只有父亲留在旧手机里的鼾声了。

⑧等等,声音怎么不对劲了?依然是打呼噜的声音,却变得细碎了很多。再仔细听听,这分明是母亲的呼噜声。记得几年前,有一次,父亲在吃早餐时,笑着说对她说:“你妈整天抱怨我打呼噜,她现在被我传染,睡觉时也打起呼噜来了!”母亲刚好从厨房出来,不服气地说:“不可能,我从小到大,睡觉一直很安静,从来没打过呼噜!”父亲笑笑,没再说话。

⑨一天,她和朋友出去玩,半夜才回来,父亲却坐在沙发上,将收音机的音量调到最小。“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她轻声问。父亲没说话,悄悄示意她去里屋。她轻手轻脚推开门,借着窗外的月光,发现母亲早就进入了沉沉的梦乡,梦中的她,正发出轻微的鼾声。她回过头去,看到父亲脸上的笑容那么天真……

⑩她忽然明白了什么,把手机拿到医院,放到母亲枕边。那天晚上,母亲果然安然入睡了,睡梦中,还发出轻微的鼾声。

⑪一年之后,母亲痊愈。有一次,聊起旧手机里的秘密,原本说说笑笑的母亲,沉默了好大一会儿,然后才缓缓地说:“当年,我和你父亲互相录下对方的鼾声,就是为了不管哪一个先离开,好歹留下点儿念想,剩下的那一个才不会太孤单……”

⑫她含着眼泪,轻轻擦拭着那部旧手机,小心翼翼。因为,那里面珍藏的,不仅仅是普通的鼾声,也是一对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夫妻,为对方留下的,最温暖的音乐。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中“最温暖的音乐”。

2.从记叙顺序看,第⑥段属于哪种顺序?有什么作用?

3.品析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父亲没说话,悄悄示意她去里屋。她轻手轻脚推开门,借着窗外的月光,发现母亲早进入了沉沉的梦乡,梦中的她,正发出轻微的鼾声。她回过头去,看到父亲脸上的笑容那么天真……

4.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该奖项用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屠呦呦女士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这位既没有留学经历,又没有博士身份,更没有两院院士耀眼光环的中国老太太是中国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摘自《腾讯网》)

材料二:诺奖委员会主席朱琳对青蒿素制取过程的评价是:“他们使用了非常复杂的方法,从这些天然产物中获得有效成分。”据悉,上世纪60年代,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曾在实验过程中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她又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接触过屠呦呦的媒体记者描述她是个低调的科学家,她接受采访时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诺贝尔奖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

(摘自《新周刊》)

材料三:(1)近日,在宁波市开明街的屠呦呦旧居前,记者看到不少宁波市民带着小孩前来参观。李先生告诉记者:“特地带孩子来感受下屠呦呦的旧居,也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沾沾喜气。”

(济南网络广播电台)

(2)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曾多次发出“不要到我的老家去”的呼吁,不过他的“劝阻”似乎并无效果。2013年清明小长假三天,莫言旧居接待的游客超过千人。游客把管家院子所种的胡萝卜拔光,意图沾沾“喜气”,又挖走墙角以沾“文气”。

(摘自《新华网》)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30字以内)

(2)你从材料二中发现了屠呦呦身上哪些可贵的品质?

(3)材料三反映出什么现象?你对此有何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