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在国外唱《我的祖国》 叶公觉 ①我的儿子本是一位新生代的骄子,他热衷于港台歌星们...

在国外唱《我的祖国》

叶公觉

①我的儿子本是一位新生代的骄子,他热衷于港台歌星们演唱的歌曲,对我来说这些歌曲旋律夸张别扭,一点也不好听,有的甚至像说话一样,毫无音乐性,但儿子喜欢,我一向对他喜爱的歌不以为然。

②自从儿子出国以后,我发现他的爱好有了改变。从他发来的电子邮件中知道,他开始喜爱中国的山水画,常从网上下载反映祖国风貌的画片,而且也喜欢起一些老歌来,其中一首就是《我的祖国》。儿子在电子邮件中高兴地告诉我,他如今是每天口不离这首歌,越唱越觉得祖国家乡的可爱。

③我从小学时代起,就唱“一条大河波浪宽”,但当初注重的是歌声的优美、旋律的舒展,对于歌词所描写的祖国的形象反而没有注意,大概因为一直生活在很小的生活范围内,对祖国的含意缺乏深切的理解吧?而今我的儿子在异国他乡歌唱《我的祖国》应该有更深一层的感受。

④我和《我的祖国》的词作者乔羽先生有过一面之缘,那年他来我所居城市采风,我陪同他,与他同行的还有石祥、凯传。后来他还给我写过信,用毛笔写的,很潇洒的笔迹,我至今珍藏着。他待人很热情真诚。是他给电影《上甘岭》写的插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美景,仿佛就是描写的我的家乡江南风光。“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写出了中国人民既好客又嫉恶如仇的民族性格。这首歌传唱几十年不衰,总是有它的道理的。如今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我的一向不爱好老歌的儿子,也热爱起这首老歌来,可见它的魅力非凡。

⑤后来我也有机会去国外小住,在别人的国家里,语言又不能相通,每天除了看看华语电视外,只能读中文书聊解寂寞。有时也哼唱起《我的祖国》这首歌来。

⑥有一次华人聚会,会后有精彩的文艺演出,其中第一个节目就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唱的《我的祖国》,那身穿鲜艳丝绸中国服装的女留学生一开口就像郭兰英当年唱的那样声情并茂:“一条大河波浪宽……”台下的人们似乎迫不及待地附和着唱起来:“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我的声音颤抖着也跟唱起来:“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

歌声从台上的独唱渐渐变成了全场的合唱,在合唱声中,有鬓发斑白的老学者,有青春年华的留学生,有事业兴旺的企业家,有随夫留洋的伴读夫人,有侨居海外多年的侨界领袖,有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大家似乎忘了各自的身份,都以一个祖国的儿女的同样身份真心实意地唱着这首歌,因为我们有同一个祖国,我们是唱着《我的祖国》成长起来的,歌声中,我想起了童年,想起了故乡,想起了美好祖国的山山水水,我发自内心地深情独白:祖国,我爱你!

(选自《重庆晚报》)

1.文章第①段先写儿子热衷于港台歌星们演唱的歌曲,这样写有何作用?

2.“而今我的儿子在异国他乡歌唱《我的祖国》应该有更深一层的感受。”“更深一层的感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说说“我的声音颤抖着也跟唱起来”一句中“颤抖”一词有何妙处。

4.“歌声从台上的独唱渐渐变成了全场的合唱”,这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5.结合文章,请你分析《我的祖国》传唱几十年不衰的原因。

 

1.一方面引出下文内容;另一方面,与下文写儿子爱好有改变构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儿子的爱国之情。 2.祖国的美丽、富饶、强大所生发出的爱国情感。 3.“颤抖”表现了“我”在听到这首歌时,从心灵深处涌起的强烈的爱国之情,细腻而真切。 4.这首歌引起听众的共鸣,使这些海外游子唱出了发自内心的爱国之情。 5.①歌声的优美、旋律的舒展;②写出了家乡的美丽风光,表达了中国人民既好客又嫉恶如仇的民族性格;③能唱出祖国儿女的心声。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开头的作用:①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②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③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以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④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⑤如果开篇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本题解答,结合文段的特点进行分析,分条列出即可。本题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2.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作答即可。本文所要表达的主旨是作者的强烈的爱国情怀,答案可围绕着“爱国”来写。 3.试题分析:考查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上下文来分析。答题格式: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分析表达效果(结合中心思想或人物性格)。解答时要紧扣文章的主旨作答。 4.试题分析:半主观性试题,作答时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来分析作答。可结合的文章中的“当初注重的是歌声的优美、旋律的舒展,对于歌词所描写的祖国的形象反而没有注意,大概因为一直生活在很小的生活范围内,对祖国的含意缺乏深切的理解吧?”“写出了中国人民既好客又嫉恶如仇的民族性格。这首歌传唱几十年不衰,总是有它的道理的”“因为我们有同一个祖国,我们是唱着《我的祖国》成长起来的。歌声中,我想起了童年,想起了故乡,想起了美好祖国的山山水水,我发自内心地深情独白:祖国,我爱你!”这些句子分析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折柳”二字在诗中即指________________,又含____________之事,代表了古代的一种文化习俗,一种美好的伤感情绪。

2.第二句中的“散”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3)《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程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在《晚春》中赋予花木以人的情思,表现它们珍惜最后的美好时光,争芳斗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B. 《老王》一文中通过叙写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体现了作者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C. 令,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等。

D.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了众多的小人物,他对这些小人物分外宽厚,笔锋也不像小说那样犀利,如长妈妈做了一点好事,他就用诗一样的语言进行赞美。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每次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

B.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 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行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B. 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

C. 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D. 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