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B.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崔氏二小生
D.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 溯迎而上
D.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B. 不足为外人道也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C. 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
D. 其两膝相比者 天涯若比邻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欲穷其林(尽)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B. 水尤清冽(格外) 假尔远逝(忽然)
C. 佛印绝类弥勒(像) 曾不盈寸(竟然)
D. 悠哉悠哉(悠闲的样子) 欣然规往(打算,计划)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事情看似不简单,比如: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超越自己、关爱他人等。只要你肯于去做,很多事其实也很简单。请将“ ,其实也简单”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80周年祭,也是第四个国家公祭日。当天,新浪网历史文化频道编辑朱彦创作的漫画,以极快的速度在网络平台传播开来,感动了无数人。二十年之后,便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百年祭。那时你已过而立之年,你或许在北京,或许在南京,或许在东京……你或许是解放军战士,或许是报社记者,或许是旅行社导游……在那一天,你会经历什么?请展开想象,以“我在百年公祭那一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美育是一种刚需
①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容易被遮蔽。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回答道:“这是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
②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③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更有力度地去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却长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其实,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从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
④只是,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追求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⑤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如今,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寥寥无几;艺术品市场繁荣火爆,但泡沫也不小,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可见,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现代文明的水准。
⑥因此,美育是一种刚需。从现在起,全社会要真正行动起来,支持美育发展。尤其是学校教育,要真正重视美育,重视人格的养成与心灵的教化,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⑦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这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作者赵婀娜,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写评审们和小朋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2.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美育是一种刚需”?
3.语文学习中处处有美育的内容。书法作品有二王行书,颜柳欧苏也各擅胜场;名著里的人物鲜活生动,各有特点。请选择一幅书法作品,或结合一部名著中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在其中发现的美。(不超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