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有删改)
【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 军中不解其故 (_______) (2) 比次日 (_______) (3) 此去西南十里(__________)
2.对画线句“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番人刚刚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集体到来了。
B. 番人刚刚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突然(或快速)到来了。
C. 番人正是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集体到来了。
D. 番人正是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突然(或快速)到来了。
3.联系选文,分析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 或以钱币乞之(____________)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_________)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__________) (4)不能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B. 本文语言十分简练。“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了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
C. 文章采用借事说理、欲扬先抑、对比鲜明的写作手法,语言简练,说理深刻,启人心扉。
D. 文章以“伤仲永”为题,“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
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天气慢慢炎热起来,同学们切忌不要下河游泳。(把“慢慢”改成“逐渐”)
B.在中考备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删除“不足”和“不当”)
C.镇咳祛痰片,它里面的成分是由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去掉“里面的成分”)
D.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将“改正”和“认识”互换位置)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 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 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 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________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2)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加强国防力量以________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__________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
A. 传播 捍卫 聚集 B. 传递 保全 凝聚
C. 传递 捍卫 凝聚 D. 传播 保全 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