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老孔爷爷 马海霞 ①俗语说:“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老孔爷爷

马海霞

①俗语说:“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现如今,饺子再也不是稀罕物,但小时候在一年中也吃不了几次饺子,母亲哪天要包饺子了会提前告诉我们,我和哥哥便跑到村委会的院子里找住在这里的老孔爷爷要叉子。

②老孔爷爷个不高、驼背,要是脑门再大些,活脱脱一个年画上的老寿星,村里的孩子都喜欢他。他会制作木偶玩具,还会把木头或竹片做成小叉子。馋娃都是急性子,多日不见饺子,未等饺子出锅先在炉火旁端碗候着。等饺子一出锅,用叉子一叉热饺子,放入冷水或醋里一泡,热气就减少了很多;不会用筷子的孩子,吃饺子时叉子勺子并用,省去了大人许多麻烦。

③只要哪家的孩子去问老孔爷爷要叉子,就是他家要包饺子了。我和哥哥每次跑去要叉子时,母亲都会叮咛:告诉你老孔爷爷,中午包饺子,让他和你二婶说别送饭了。老孔爷爷和二婶不是一家子,我那时候小,不明白为何二婶天天给老孔爷爷送饭。但只要我们家包饺子,定会给他送去一碗。

④有段时间,哥哥生病住院,让本来条件不好的家庭雪上加霜,别说吃饺子了,有煎饼咸菜吃就不错了。我去老孔爷爷那里,也不再要叉子,而是静静地看他雕刻木偶。那些木偶雕刻好后,涂上颜色,把它们固定在细木棍上,手脚还能活动。孩子们大多都喜欢孙悟空的木偶,做完一个抢一个,但老孔爷爷好几天才做一个孙悟空;不管有多少孩子排队等着,他也是自己做自己的,唐僧四师徒挨个做。为了早日拿到孙悟空,大家只好天天去等。

⑤有一天,老孔爷爷见孩子们都四散走开,便领我去屋子里,从壁橱里取出半碗饺子递给我说:“吃吧,那半碗留给你哥。”

⑥自从吃了这半碗饺子,我每天再去时心里开始惦记老孔爷爷家的壁橱,盼着老孔爷爷再变出半碗饺子来。

⑦那是冬天的一个清晨,爸爸一早出门,回来后听他对母亲讲:“孔大爷不行了,这几天他一直咳嗽,喉咙里有痰,可能夜里想起来吐痰,一头栽地上了……”

⑧听母亲说,老孔爷爷是大爷爷家的长工,一辈子在大爷爷家干活,没娶媳妇。因为为人忠厚,老了以后,村里把他留下,享受五保户待遇,让二婶专门给他做饭。老孔爷爷是个好人,虽然哪家包饺子都给他送一碗,但他很少自己吃,都分给村里的孩子们吃了。

⑨老孔爷爷去世后,大家从他床底下翻出来一箱子木偶玩具,孙悟空的木偶占了大半,村里的孩子每人分了一个。孩子们都疑惑:他有那么多悟空,咋说做不出来,让我们天天去排队等呢?

不管是饺子还是木偶,总得给孩子们留点念想,才会天天去他那里。长大后,我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1.文章主要写了老孔爷爷的哪些事情?请分点概括回答。

2.揣摩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蕴含的丰富感情。

(1)但只要我们家包饺子,会给老孔爷爷送去一碗。

(2)我每天再去时,心里开始惦记老孔爷爷的壁橱,盼着老孔爷爷再变出半碗饺子来。

3.老孔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结尾写道:“长大后,我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明白了什么道理呢?结合文章做阐释。

 

1.老孔爷爷会用木头或竹片做小叉子,给孩子们吃饺子用;老孔爷爷给“我”和生病的哥哥留饺子;老孔爷爷给孩子们做木偶玩具;老孔爷爷去世,留下一箱木偶。 2.(1)“定”意味着每次吃饺子都送,一次不落,表现了“我们家”对老孔爷爷的关心、照顾,写出了“我们家”与老孔爷爷亲密的关系,也从侧面表现出老孔爷爷人缘好,受人尊敬。(2)“变出”带有奇幻色彩,表现了“我”的天真,表达出“我”对饺子的渴望。 3.①老孔爷爷慷慨大方、热心助人,他经常给孩子们做叉子;②老孔爷爷手艺高超,他雕刻的木偶孩子们都喜欢;③老孔爷爷和善慈祥,别人送给他的饺子他不舍得吃;④老孔爷爷吃苦耐劳、为人忠厚,他一辈子在大爷爷家干活,是大爷爷家的长工;⑤老孔爷爷孤独寂寞,他给孩子们留饺子,做木偶做得很慢,是为了吸引孩子们到自己的身边。 4.示例:老孔爷爷孤独寂寞,他喜欢孩子,为孩子们留饺子、做木偶,是为了吸引孩子们去他那里,陪伴他。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尤其是“何人”“做何事”不能省略。要注意题干的具体要求与概括的顺序,做到有的放矢、先后有序。人物是老孔爷爷,故格式是老孔爷爷做XX。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感情的理解和把握,理解词语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词语放到句子中,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词语的含义和蕴含的思想感情。“定”每次都是这样,表现老孔爷爷和我们家关系融洽。“变出”表现出我的天真。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把握,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例如:他经常给孩子们做叉子,故热心大方。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即可。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段的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结合上文分析,老孔爷爷总是给小孩子留些念想,就是想让小孩子多去他那里,他那里才有欢声笑语。小孩子喜欢的是饺子和木偶,同时也会喜欢送饺子和木偶的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小草和大树

①以长篇小说《简·爱》著称于世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她的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②1816年,夏洛蒂出生于英国北部一个穷牧师家庭,童年的一段生活是靠富人施舍,在慈善学校里度过的。母亲不幸早逝,撇下她和嗷嗷待哺的两个妹妹艾米莉和安恩,还有一个弟弟。作为姐姐,她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一部分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除了洗衣、烧饭、缝缝补补外,还要拾柴、捡破烂,替富有人家带孩子。她从小要强好胜,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上不起学,就和弟妹们在家里跟父亲读书。迫于生活,夏洛蒂和妺妹当过家庭教师,办过寄宿学校。尽管成年累月在艰辛中谋生,她们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都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

③1837年冬,21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希望能得到她所崇敬的文学前辈指点、提携。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得到一封远不止使她失望的回信。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训诫她:“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情。”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两个妺妹跟她一样被激怒了,发誓偏要在这个“不是妇女的事业”上闯出一条路来。

④文学这条路毕竟太狭窄、太陡峭了。夏洛蒂姐妹的诗倒是写了不少,发表出来的却寥寥无几。姐妹三人节衣缩食,于1846年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结果仅卖出了两本!

⑤沉重的打击只能使弱者低头叹息。夏洛蒂和两妹妹没有悲观退缩,没有失去自信心。经过慎重的反思、权衡,夏洛蒂劝妹妹们把创作的着眼点转到小说上来。她说:“想来咱们的生活遭遇适宜用小说表现。不必再枉费心血去强摘诗的苦果子了,咱们改写小说!”于是三姐妹在荆棘丛中开拓新路,向小说领域驰骋神思妙笔。

⑥夏洛蒂以自己为原型,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简·爱》。她和妺妹们怀着一样强烈的愿望和急切的心情,要把在诗的迷途上失去的时间、精力抢回来。三姐妹以罕见的精神毅力,争分夺秒,孜孜不倦地写作着。她们走路、干活、会亲友,都带着铅笔、本子,随时随地把脑子里闪现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

她们的路子走对了!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她们庄严地向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宣战: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妇女的事业”!一年以后,夏洛蒂的《简·爱》出版了。小说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引起评论界的广泛重视。几乎同时,艾米莉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安恩的长篇小说《艾格尼斯·格雷》相继出版,同样获得极大的成功。三姐妹同时脱颖而出,震动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

1.文章第③段说夏洛蒂给大诗人罗伯特·骚塞写信,“知道第二年春天,才得到一封远不止使她失望的回信”,请根据原文,说说除了失望,夏洛蒂还有怎样的感觉。

2.第⑦段画线句子说“她们的路子走对了”! 中的“路”是指什么?“小草”和“大树”又是指什么?是什么让“小草”最终变成“大树”?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的写作历程可以概括为贫苦中奋争——写作中受挫——思考中转型——努力中成功

B. 罗伯特·骚塞的回信言下之意是说文学是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即使从事了也不可能取得成功,言语中充斥着对妇女的蔑视。

C. 文中说夏洛蒂“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指的是她勇于做身上长满刺的仙人掌,要以在写作上取得成功对罗伯特·骚塞的傲慢予以狠狠的还击。

D. 本文的标题耐人寻味,“小草”和“大树”是一个明显的对比,这种对比更能体现出卑微的夏洛蒂不畏生活的艰辛、不为世俗的偏见、不畏环境的恶劣和不屈的抗争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国人_____

(2)身所寄_____

(3)其人然大喜_____

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国人道

B. 于宋君

C. 得一人使

D. 因往晓

3.下列对文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穿井得一人》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调查研究,对于传言都不能相信,只有亲身观察、研究得来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B. 《杞人忧天》这则寓言也可看作是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愚人自扰之”。

C. “杞人忧天”原意是要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的人生哲学的反映。后来,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形容不必要的无根据的忧虑。

D. 寓言的特点往往是篇幅较为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所选的两篇文言寓言就体现了这些特点,且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4.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

5.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查看答案

诗歌欣赏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朗州时的作品。

请描述诗歌后两句所展示出的画面,并说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根据画波浪线的句子,另选两种动物作为陈述对象进行仿写。

神奇的大自然是那么妙不可言。蜻蜓飞过来,告诉我飞行草丛的快乐;小鱼游过来,告诉我畅游荷塘的惬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垃圾畅销书畅销的原因很多,或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或是作为一时新闻的补充,①或是拿来作为炫耀,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生命力短暂,②未必经不起仔细推敲。它们因急功近利而生,也因急功近利而死。走过街头旧书摊,我时常发现它们的踪迹。③它们灰头土脸地夹杂在一些旧杂志中,没有了往日的骄横。

(1)语段三处画线句,其中两处有语病。请填写病句序号并加以修改。

________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

(2)“骄横”一词从词性上说属于_____词,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说属于_____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