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写作 请以“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

写作

请以“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少于600字。

 

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 天天和你生活在一起,同一个屋檐下,我却总是猜不透你的心,总觉得你是那样神秘。 上了中学,你每天都会接送我,每一天放学后校门口都能够看见你的身影。然而,你却少言,每一天的每一时刻你都板着脸,沉默地接我回家,沉默地做饭做菜。 周末,你从来都只呆在家里,有时妈妈有事外出,家里只剩你和我。你依旧不怎么说话,即使开口,也是命令的语气,不是叫我做这,就是叫我做那。做作业的时候,你会坐在我身旁,望着我的奋笔疾书出神。我经常奇怪,周末,别人的父亲不是到酒席上赴约,就是到别处逍遥,而你,是不是有点迂,有点宅? 平常上学的日子,你板着脸,和往常一样,一言不发。只有当我的试卷双手奉上给你时,你的脸上才会有些晴雨变化。考砸了,你定要仔仔细细问原因,如果错了不该错的,你定不会给我好脸色。但到第二天,我的试卷上一定会有工工整整的订正。考好了,你也不面露喜色,只是依旧在深夜为我热一杯牛奶,平静地看着我喝完。 过年过节,该买新衣新鞋了。你从不出门为我和妈妈出谋划策,而是默默在家充当“提款机”,让我和妈妈出门购物。当你看见我们穿着新衣美滋滋地在你面前兜圈的时候,你的脸上才露出难得的一丝笑容,点点头说:“好!”可多少次,妈妈拉着你出门采购新衣时,你却回回拒绝。春节到了,我们个个都打扮得光彩照人,而你却穿着平常衣服,一脸的云淡风轻。 终于有一次,在你生日那天,我主动捋起袖子为你洗了一次脚。却发现,你厚实的大脚上早已长满了茧子,经过热水的浸泡,才稍稍变软。我抬起头来,想对你说些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可是,我却发现你落泪了。你颤抖着声音对我说:“女儿,你知道爸爸有多爱你吗?”我看着你不再年轻的容颜,看着你新生的丝丝白发——在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你的心。你周末不出门,只是为了能多陪陪我,饭局,你不知已推掉了多少个;不买衣服,只为了能够省点钱,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我的粗心,你生气,只是为了我能改正坏习惯,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终于发现:天下的父亲都是容易满足的,他们永远深爱着孩子,却不善言辞,不能够表现出来。深厚的父爱,正如一杯茶,微微苦涩,却能够品出刻骨铭心的香甜!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这便要求学生写出较为创新的作品,方可脱颖而出。第一,立意要新,选出较为新颖的写作角度,作品会更有价值,更有思想。第二,选材要新,过于陈旧,缺少时代气息的材料忌用。这样,命题写作才会有深度,才会有生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以前我们学过《爱莲说》、《陋室铭》、《赠从弟》,现在,请大家选取生活或自然界中熟悉的某一物,由形至神,描写其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某种情感或感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风雨桥

①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桥,有的以它们的悠久历史闻名于世,有的以它们的高超的建筑艺术而流芳史册,从它们的作用来看,都是方便交通,使“天堑”变成通途。那么,世界上有没有方便交通,又可供人休憩娱乐的桥?有,独具一格的侗家“风雨桥”就是这样一种桥

② 侗族擅长于建筑,特别是桥梁建筑尤为突出。凡是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它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其中有一种长廊式的“风雨桥”,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久负盛名。

③ 风雨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因而得名。它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著名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桥长165米,桥面宽10米,桥高15-20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桥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建有楼亭5座。楼亭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5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侧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憩。长廊和楼事的瓦檐、柱头都雕花刻画,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

④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出色。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sǔn,器物两部分相接处凸出的部分)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桥、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1.关于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你认为哪种是正确的(       )

A. 侗族桥    B. 风雨桥    C. 侗家风雨桥    D. 程阳风雨桥

2.请概括程阳风雨桥跟赵州桥不同的两个特点是什么?

3.第四段中“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的“这”指代什么?

4.第一段划线句子是什么问句?使用它的好处是什么?

5.第二段中“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中的“极为”能否删去?为什么?

6.第四段划线句子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

马德

①那天下午,是两节语文课。留下作文题目后,学生们一改往日的慵懒,双眉紧锁,很快进入构思状态——班里静悄悄的,马上就要中考了。他们似乎一下子懂得了时间的珍贵。

②窗外,冬天已经过去。垂柳虽在枯黄的枝柯间爆出了星点的绿,但风依旧格外大,春寒料峭,让人难以抵挡。教室正对着的,是学校阅览室。我见阅览室的管理员胖胖的人影一晃,一块小黑板就立在了学校的公示栏前,黑板上写着什么呢?我信步走出教室,去看个究竟。

③原来是一个批评通告,寥寥数语:某某同学昨天偷了阅览室一本《散文》杂志,被当场抓住,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再发生类似事情。一一被批评的学生,竟是我们班上的学生。我心头一紧,几乎想都没想,径直走向了阅览室。

④管理员正低头整理着报纸,头顶上,一圈新长出的白发,在周边染过的黑发簇拥下,显得格外醒目。他见我神情异样,问我有什么事,我便直截了当向他说明了来意。我语气生硬地说:“被通报的学生是我们班上的,希望您赶在学生们下课之前把这块黑板撒了。”管理员的脸“腾”一下红了,他生气地说:“这是我的职责,用不着你来指手画脚。”那一刻,两个人剑拔弩张,气氛一下紧张起来。

⑤那时候,我刚毕业没多久。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和胆量,敢顶撞一位年逾花甲的老教师。片刻的沉默之后,我的语气缓和了下来。我说:“老师,是这样的,还有三个多月,就要中考了,如果学生们看到这个通告,一定会议论纷纷,这样的话,那个挨批评的同学压力肯定会非常大。我怕,我怕会影响他的中考……”

⑥“可是,如果不批评,不给学生们一个警醒,我这里的杂志就要被学生偷完了。我看着阅览室,我也有自己的一份责任。”管理员似乎还在生气,但语气也明显缓和了许多。

⑦“是的,我知道。可是,这个学生马上就要中考了……”我发现自己语塞,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接下来,我的语调似乎在央求这位管理员了。他沉默了半晌,说:“这样吧,我也不为难你。黑板可以撤,但你必须保证,回去一定要批评你的学生。”“是,我会的,我会的。”我一边答应,一边飞也似的跑到公示栏前,把那块黑板取了回来,并当着管理员的面擦掉了那个通告。那一刻,仿佛擦掉了自己的一个错误,我擦完之后,站起身,如释重负。

⑧是的,这是我接手的第一个毕业班,我不能让自己的学生有个三长两短。尽管,我的学生的确做错了。

⑨之后,我曾经想把这件事情委婉地告诉那个犯错误的学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始终没有说。我不知道,我这样做,是对还是错。

⑩临近中考的最后一次班会,我讲了很多,学生们也听得聚精会神。未了,我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肯定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比如,也许因一时喜爱而‘拿’了阅览室的一本书,也许因一时糊涂考试时作了弊……然而。你们是否知道,有一些错误,你们犯过了,以为像一粒盐。会永久地溶在岁月中,没有人注意,也没有人计较。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粒盐,原本并没有溶化掉,只是有人怕硌疼你们,悄悄地为你们收藏了起来。而我这里,就收藏着这样一粒。”

⑪学生们一下子现出惊异的目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继而重新把目光投到我身上。我扫视了班里一圈,笑了笑说:“是的,我这里的确有一粒。但是,我不想告诉你们,这粒盐是属于谁的。我愿意把这粒盐一直收藏下去,因为,我想用我的永久收藏,来换得这位同学的一辈子不去犯错误的心。

⑫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我突然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⑬多年过去了,那次班会上的掌声,时时萦绕在我的耳畔……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

2.请说说你对文中第⑪段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3.文章以“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为题,有哪些好处?

4.结合全文分析,“我”和“管理员”各有怎样的思想性格。

5.对文中犯错学生的处理办法,“我”采取的是“收藏盐粒”的做法,有的老师也可能私下里当面给学生指出错误,你赞成哪种做法?为什么?

 

查看答案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2)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4)结庐在人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6)无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8)所以动心忍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1)[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⑶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4)得道:施仁政。(5)亲戚:内外亲属。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时/不如地利    B. 夫/环而攻之    C. 得道者/多助    D. 攻亲戚/之所畔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______   故______

3.请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作者对三个有利作战的条件持怎样的观点?(用文中的话回答)

5.你知道历史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故事吗?请列举一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