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 ④①⑤②③ B. ⑤②③④① C. ④①②⑤③ D. ②③④⑤①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B. 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
C. 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情不自禁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皑的冬季。
D. 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元霄 大抵 宽慰 嘱咐 B. 松懈 过隐 懒惰 回驳
C. 撺掇 糜子 慨叹 蓦然 D. 褪色 朦胧 躁热 斡旋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行辈(xíng) 归省(shěng) 絮叨(xù) 挑衅(xìn)
B. 亢奋(kǎng) 逻辑(jí) 闲逛(guàng) 旌旗(jīn)
C. 踊跃(yǒng) 踱步(dù) 家眷(juàn) 脸颊(xiá)
D. 欺侮(wǔ) 蓬勃(péng) 耳畔(pàn) 战栗(lì)
按要求作文
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时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
请以《我渴望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在横线处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轼诣武卫营 (_____) (2)卒全其城 (_____)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4.【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