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歌《送别》,完成后面小题。
冷香菊
[宋]陈荣卿
晚秋风紧晓霜严,香阵飘飘透竹帘。
荒径幽林甘冷落,肯于人世学趋炎?
1.发挥想像,描绘一下本诗一、二两句描写的画面?
2.“托物言志”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请联系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综合实践与探究
考考你——“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比较流行的网络热词,在使用过程中它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请你根据语境,分别写出例句中“给力”的相应意思。
【给 力】 | ①【例】昨晚的比赛,西班牙队太给力了! ②【例】政府抑制菜价上涨的举措很给力。 ③【例】比赛就要开始了,队员们要给力啊!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填填看——读读下面精彩片段,填写段后内容
现在,他受了重伤,永远没有归队的希望了,他应该怎样来处置他自己呢?……
他既然失去了最可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为什么还要活着呢?在现在和在凄凉的将来,他将怎样才能不辜负他的生活呢?用什么来充实这个生活呢?光是吃喝和呼吸吗?只作一个无用的旁观者, 看着同志们在战斗中向前猛进吗?成为队伍的累赘吗?他应不应该毁掉这个背叛了他的肉体呢?朝心上打一枪——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以往既然能够生活得不坏,就应当能够在适当的时期结束这个生命。谁能责备一个不愿意做绝望呻吟的战士呢?
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的光滑枪身,指头习惯地握住了枪柄。慢慢地抽出手枪来。
(1)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国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文段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生动地刻画了他内心的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软弱战胜自我的全过程,那“他”为何会想到放弃自己的生命?后来又选择了一条什么道路继续战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对子——同学们已读过《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有同学根据《西游记》的内容,出了一副上联:斩妖降魔,金猴奋起千钧棒。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关人物、情节,巧妙对出下联。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2)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长征》)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6)_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7)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8)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莺歌燕舞”初春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
盛夏,热浪滚滚,好似飓风扇动着烈火,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lì(_____)。繁枝伸向高空,仿佛要擎起整个苍qióng(_____)。根须深深扎入泥土,紧紧地拥抱着大地。每一个叶孔都在悸动,拼命地呼吸着空气,吸收着阳光。每一条叶脉都在沸腾,贪婪地shŭn(_____)吸着大自然的乳汁,为的是让秋的shuò(______)果更加甘甜。烈火的洪波已经漫过了堤岸,但是别担忧,那未来的一切,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最后一节法语课,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 唐代诗人王勃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表现了一种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C.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按照从主到次、从整体到局部到细部的顺序,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主要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也适当穿插使用了描写和议论。
D.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下列各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 敬业与乐业 纪念白求恩 最后一课 晏子使楚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 瑰 搁 靡 集 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相同。
D. 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