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默写句子。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默写句子。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3)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____________,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5)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6)《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独怆然而涕下 (2)飞来山上千寻塔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从今若许闲乘月 (5)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6)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7)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第一至四题属于承接性默写。第五至七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要注重知识迁移的同时,还要求考生能利用已知的知识进行联想,写出最准确的答案。默写时,要注意怆、涕、遮、凌、复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

(2)齐鲁青未了______

(3)造化神秀______

(4)阴阳昏晓______

(5)荡胸生______

(6)决入归鸟______

(7)会当凌绝顶______

(8)自身在最高层______

(9)莫笑农家腊酒______

(10)拄杖无时夜叩门______

(11)鞭东指即天涯______

 

查看答案

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登幽州台歌》作者____,字________ (朝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2)《望岳》作者____,字____,自号____,唐代伟大的____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其诗被称为“____”。

(3)《登飞来峰》作者____,字____,号____,江西临川人,____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游山西村》作者____,字____,号____,越州山阴人,____ (朝代)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5)《己亥杂诗(其五)》作者____,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人,____ (朝代)思想家、文学家。

(6)我国的“五岳”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____

 

查看答案

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àng____然  tì____下     ____

____      鸡____     xiāo____

 

查看答案

题目:心田有花静静开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漏个人身份的信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

祝勇

①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对此,写书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书的发行数早已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对于一位写作者沤心沥血的文字,人们已经无暇顾及,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位置,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独语”。

②书这个词,原本是指一本具体的书,就是《尚书》﹣﹣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集,后来意义变宽,指所有的著作。生活要人们去挣扎、奋斗,因此,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高浓缩的书房,在见缝插针的地铁里读一读手机上的文字,也不失为一种温暖的抚慰。现在手机上的书算不算书,我不知道。假若让我决断,我认为手机上的书不叫书,只有纸质书才是书。我认同手机阅读的便捷,同时担忧手机阅读的轻浅化和碎片化。我相信载体的变迁,必定带来内容的变化。当年我们古老的文字在甲骨、青铜、竹简、布帛、纸页上不断转移,与之伴随的必定是语言和内容的变化。比如青铜器上的文字必然是精简的,所记内容也一定是国家大事,所谓“祀”与“戎”,也就是祭祀和战争。当文字转移到纸页上,化作诗词、书札、文章,书写才自由自在,才成为一种均等的权利,抒情、议论也才成为可能,并蔓延出灿烂的文学史,有了我们浩大、辉煌的纸上文明,像王羲之《兰亭序》、李白《上阳台帖》、苏轼《寒食帖》,还有9亿字的《四库全书》。

③当书从纸页转移到电子屏幕上,改变的绝不仅仅是外壳,而是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网络呼唤点击量,因此造就了“标题党”,而一些沉静的、意蕴深藏的文字,显然是不适合手机阅读的。手机的书库中当然也可以下载各类经典,但有谁会在手机上读黑格尔、韦伯、陈寅恪、钱锺书?

④有人说,纸的时代已然过去,就像甲骨时代、青铜时代终将过去一样。但我仍顽固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

⑤文字需要阅读,文化则需要抚摸、感受、相融。我们的文字,从来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碰触到的不应该仅仅是冰冷的显示屏,更应该是温润的纸页﹣﹣那是我们的文化,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从自然中来,带着生命的气息,牵动着汉字的呼吸筋脉,与我们的生命血乳交融。

⑥“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都依托纸而存在。书的艺术,实际就是纸的艺术。抽去一张纸,美就会被抽空,文化也会被肢解。

⑦当然,我们还没有到悲观的时候。我们看到,书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在各大城市不断进驻黄金地段。像诚品、言几又、方所、西西弗这些品位高尚的书店也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书店的老印象,让阅读和选购变得更加轻松、时尚和舒适,在书店里翻书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最近为拙著《故宫的隐秘角落》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我惊讶地发现,来聆听我回溯历史、讲述故宫的,居然多是年轻读者﹣﹣在电子时代长大的一代,对阅读,尤其是纸质书的阅读,竟然有着天然的好感。

⑧读纸质书,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为这样的阅读,让我们的思想沉静、深入,体验文明的纯美与辉煌。这样的阅读是可贵的,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4月21日)

1.在作者看来,手机阅读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2.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坚定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