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菊花在文明古老的华夏已有3000余年,菊花及其文化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传统文化...

菊花在文明古老的华夏已有3000余年,菊花及其文化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请你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参与学校以“走近菊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11月1日,2017年德州锦绣川景区第三届秋菊展开幕,在锦绣川景区东风路桥岔河西岸北侧广场,4000余株秋菊争奇斗艳,引来大批市民参观。今年的菊花展展出了独头菊、多头菊、案头菊、大立菊、盆景菊和悬崖菊等造型,包括“泉乡万胜”、“唐宇霞辉”、“唐宇月舞”、“紫鹭飞佩”、“沽水流霞”、“紫燕翻飞等120余品种。

材料二:一组关于菊花的诗句: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唐寅《菊花》)

菊花是德州的市花,德州又被称为菊城,请你为锦绣川菊花展写一句广告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菊的相关材料对出下联。

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_______________

 

(1)答案不唯一。 (2)示例:赏菊花陶冶君子情操/赏菊花感悟隐士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1)广告语具有独特性、形象性、创造性的特点。 抓住语境,把握内容,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2)本题考查对联,需要注意以下情况:①上下句字数相等。②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③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本题注意突出菊花的品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内容代写的一份通知有五处错误,请改在后面。

会议主题:爱的力量

会议内容:筹备为希望工程献爱心活动。

出席对象:学生会干部,各班班长。

会议地点:政教处办公室。

会议时间:11月15日下午5时

修改意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为了让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学校请全体同学出谋划策,请你也来设计一项活动并写一句活动宣传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

【活动名称】_________________ 

【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到来之际,学校团委组织的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学校准备邀请关工委领导致辞,王辉拟邀请函时,在格式、内容、表达上有不妥之处,请指出来并改正。

 

修改意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四)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赵丽宏

果然,你喜欢那几株腊梅了,我的来自南方的朋友。

你的钦羡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我的书桌上,停留在那几株刚刚开始吐苞的腊梅上。你在惊异:那些看上去瘦削干枯的枝头,何以竟结满密匝匝的花骨朵儿?那些看上去透明的、娇弱无力的淡黄色小花,何以竞吐出如此高雅的清香?那清香不是静止的,它无声无息地在飞,在飘,在流动,像是有一位神奇的诗人,正幽幽地吟哦着一首无形无韵然而无比优美的诗。腊梅的清香弥漫在屋子里,使我小小的天地充满了春的气息,尽管窗外还是寒风呼啸、滴水成冰。我们都深深地陶醉在腊梅的风韵和幽香之中。

你久久凝视着腊梅,突然扑哧一声笑起来。

假如下一辈子要变成一种植物的话,我想做一株腊梅。你呢?

你说着笑着就走了,却留给我一阵好想。假如,你真的变成一株腊梅,那会怎么样呢?我默默地凝视着书桌上那几株腊梅,它们仿佛也在默默地看我。如果那流动的清香是它们的语言的话,那它们也许是在回答我了。

好,让我试着来翻译它们的语言,你听着——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假如你乐意成为我们家属中的一员,那么你必须坚忍,必须顽强,必须敢于用赤裸裸的躯体去抗衡暴风雪。你能么?

当北风在空旷寂寥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当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的时候,你却应该清醒着,应该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要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撼,一任严霜把它们包裹,一任飞雪把它们覆盖……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遮挡风寒!你能忍受这种煎熬么?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具备牺牲精神,必须毫无怨言地奉献出你的心血和生命的结晶。你能么?

当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迎着风雪开放出你的小小的花朵,你一定无比珍惜这些美丽的生命之花。然而灾祸常常因此而来。为了在万物肃杀时你的一枝独秀的花朵,为了你的预报春天信息的清香,人们的刀斧和钢剪将会无情地落到你的身上,你能承受这种牺牲么?也许,当你带着刀剪的创痕进入人类的厅堂,在一只雪白的瓷瓶或者一只透明的玻璃瓶里默默完成你生命的最后乐章时,你会生出无穷的哀怨,尽管有许多人微笑着欣赏你,发出一声又一声由衷的赞叹。如果人们告诉你:奉献和给予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你是不是同意呢?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忍受寂寞,必须习惯于长久地被人们淡忘冷落。你能么?

请记住,在你的一生中,只有结蕾开花的那些日子你才被世界注目。即便是花儿盛开之时,你也是孤零零的,没有别的什么花卉愿意和你一起开放,甚至没有一簇绿叶陪伴你。好花须得绿叶扶,这样的格言与你毫不相干。当冰雪消融,当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世界,当万紫千红的花朵被水灵灵的绿叶扶衬着竞相开放,你的花儿早已谢落殆尽。这时候,人们便忘记了你,春之圆舞曲是不会为你奏响的。

假如你问我:那么,你们何必要开花呢?

我要这样回答你:我们开花,决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当然,我们的傲骨里也蕴藏着温柔的谦逊,我们的沉默中也饱含着浓烈的热情。这一切,人们未必理解。你呢?

我把做一株腊梅的幸与不幸、欢乐与痛苦都告诉你了。现在,请你告诉我,你,还想不想做一株腊梅。

哦,我的南方的朋友,我把腊梅向我透露的一切,都写在这里了。当你在和煦的暖风里读着它们,不知道你还会不会以留恋的心情,想起我书桌上那几株腊梅。此刻,北风正在敲打着我的窗户,而我的那几株腊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绽蕾,默默地吐着清幽的芬芳……

1.本文第段,作者运用倒装句式的好处是什么?试作分析。

2.阅读~段中作者翻译腊梅的语言,请概括成为腊梅应具备的高尚情操。

3.本文第二人称“你”在文中具有实指人称与虚拟人称的双重涵义,请结合文段作出分析。

4.本文语言含蓄、隽永,请赏析第段画线句和第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那清香不是静止的,它无声无息地在飞,在飘,在流动,像是有一位神奇的诗人,正幽幽地吟哦着一首无形无韵然而无比优美的诗。

你能忍受这种煎熬么?

5.细读第段,对腊梅所讲的开花原因,结合下面两首咏梅的词作,谈谈你对划线句的理解。

链接一: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链接二: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查看答案

(二)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服衣冠,窥镜                而往,暮而归

B. 与城北徐公美             视之

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者      及鲁肃寻阳

D. 群臣进谏,门庭若            愿为鞍马

2.齐王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