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咸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诚子书》)

【乙】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楚王曰:“善。”

(节选自《列子·说符篇》)

【注释】]①詹何:古代哲学家。②社稷:指国家。③末:末节,次要的事情。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静修身  以:__________

②非学无以广才  广:__________

③淫慢则不能精  励:__________

躁则不能冶性  险:__________

⑤詹何曰  对:__________

⑤故在身  本: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

3.你从楚庄王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①用②增长③振奋④冒险⑤回答⑥根本,基础 2.①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②我没有听说过自身修养好却治理不好国家的事,又没有听说过自身修养不好却能把国家治理好的事。 3.修养好自身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 【解析】(甲)选自《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年代:三国时期 (乙)选自《列子•说符篇》 作者:列子 年代:战国时期 参考译文:        (甲)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要知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间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败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有益于社会而为社会所用,只有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反悔也来不及了! (乙)楚庄王问詹何说:“治理国家应该怎样?”詹何回答说:“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楚庄王说:“我能成为祀奉宗庙社稷的人,希望学到怎样保持它的办法。”詹何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身心修养好了而国家反而混乱的事,又没有听说过身心烦乱而能把国家治理好的事。所以根本在于自身,不敢用末节来答复。”楚王说:“说得好。”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识记“以、对”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广”是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明”,明确;“志”,志向;“尝”,曾经;“闻”,听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首句中的两个“期”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第②句与第④句的映照,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你们班级要创建一份文学类的班刊,你被幸运地推荐为班刊的编辑之一,在语文老师的主持下,几名编辑召开了专题会议,大家就班刊的栏目设置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李泉:通过对这次班级作文中的优秀作品进行挑选,发现能上班刊的最多也就是五六篇,这样距离每期班刊20篇文章的数量还有很大差距。

王玲:这样的话,咱们是不是加一些当下同学们喜欢的作家的短篇作品。同学们普遍喜欢哪些作家呢?

叶成:光有同学们喜欢的那种流行的文章也不行,还要选择一些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才具有恒久的魅力。

刘明:既然是班刊,咱们是不是还可以设置与班级有关的一些内容呢?

张铁:我觉得可以。但是不能喧宾夺主,必须少而精,而且能够传递正能量.

赵婉:要不弄上点儿小幽默、小笑话之类的小栏目,让大家在阅读中可以放松一下。

刘明: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要靠班刊主要内容的质量吸引同学们,而不是靠那些小笑话之类的,要防止出现同学们只看小笑话,不看主要内容的情况。我看可以设立一个不固定的栏目,根据同学们的需要和班级生活,每期临时确定栏目名称和内容。

1.语文老师让你根据编辑们的发言情况,拟出班刊要设立的六个栏目名称,要求每个栏目名称不超过6个字,请写在下面。

2.你们的班刊向全班同学有奖征集刊名(5字以内),请你根据对班刊的理解,拟定两个文雅的刊名参加评选。

 

查看答案

诗词、古文名句填空。

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②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将风雨想象成为国征战的铁骑之声,抒发忧国忧民拳拳之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④遥怜故乡菊,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⑥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着新旧交替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三个地名,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抒发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友人同情和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名著积累,完成下列题目。

他三人径下宝殿,与众官到朝房里,抬出铁笼,将假虎解了铁索。别人看他是虎,独行者看他是人。原来那师父被妖术魇住,不能行走,心上明白,只是口眼难开。行者笑道:“师父啊,你是个好和尚,怎么弄出这般个恶模样来也?你怪我行凶作恶,赶我回去,你要一心向善,怎么一旦弄出个这等嘴脸?”八戒道:“哥啊,救他一救罢,不要只管揭挑他了。”行者道:“你凡事撺唆,是他个得意的好徒弟,你不救他,又寻老孙怎的?原与你说来,待降了妖精,报了骂我之仇,就回去的。”

(1)上段中将唐僧变作老虎模样的是(    )

A.黄风怪    B.黑风怪    C.黄袍怪    D.虎先锋

(2)选段中画线句所说唐僧赶走悟空的原因是(    )

A.悟空打死了献金丹的道士。        B.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幻化的人。

C.假悟空打倒唐憎,抢走了行李。    D.悟空打死了六个强盗。

(3)请你画出《西游记》中“牛魔王、如意真仙、圣婴大王、铁扇公主”之间的关系图。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读《猫》,需要我们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把握主要人物细腻的内心活动,体悟情感的细微之处,思考蕴含的人生哲理。

B. 《鸟》表现作者对鸟的爱与悲,更是针对社会中的某些人、某些现象。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我们要反复咀嚼、深入体会,理清抒情的脉络,体会作者的感情。

C. 《动物笑谈》的作者妙笔生花,用生动活泼,富于幽默感的语言,叙述了小鸭子、黄冠大鹦鹉引人发笑的故事。主旨在于给读者带来欢笑、乐趣和生活的轻松。

D. 《狼》写了两只狼与屠户间的较量,在描写狼的时候,用写人的方法进行了动作、神态的刻画和心理的揣摩,传神地表现出了狼的贪婪和狡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