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文都”端午]“东亚文化之都”泉州,节日习...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文都”端午]“东亚文化之都”泉州,节日习俗独具特色。安溪县湖头镇端午有“献江”习俗:端午午时(12时),先在蓝溪边的关帝庙祭请关帝爷,祭祀结束,祭江队伍高唱屈原《招魂歌》。随后,岸上和桥上的人们纷纷抛出粽子,砸向龙舟。舟上的人回掷,形成一场粽子大战,至粽子抛完为止。

[材料二“虚拟”端午]网络科技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过节的新选择,他们可以宅在家里,在网络上快节奏地体验别样的“节味儿”:和网友聚在虚拟社区里参加各种节日活动,既能“吃”到节日特色食品,也可“赛龙舟、扔粽子、编彩带”;大家畅所欲言、交流心得。

[材料三“采风”端午]北京某旅行团慕名前往安溪县湖头镇参观端午民俗活动,经网络查询,整理出三条线路:

线路1:北京乘飞机(约2小时票价约1300元/人)→晋江乘汽车(约2小时票价约30元/人)→安溪湖头

线路2:北京乘火车(约30小时票价约450元/人)→厦门乘汽车(约2小时票价约30元/人)→安溪湖头

线路3:北京乘动车(约10小时票价约750元/人)→福州乘动车(约1小时票价约60元/人)→泉州乘汽车(约2小时票价约40元/人)→安溪湖头

(1)网友们观看湖头端午活动网络直播后,想“拼凑”一副对联表达感受,邀请你参与,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祭关帝歌招魂传统习俗独具特色

下联:宅家中聚网友             

(2)泉州旅游部门想动员更多网民赴湖头镇参加端午活动,你认为最具说服力的理由是什么?

(3)相比“线路2”与“线路3”,“线路1”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4)湖头特产丰富,旅行团购买了大量特产,经费紧张,你会建议旅行团返程时选择哪条线路,理由是什么?

 

(1)示例一:现代科技异彩纷呈;示例二:虚拟社区畅所欲言;示例三:网络科技趣味横生 (2)亲身参与,真切体验(感受)。(意思对即可。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3)优点:快速(快捷、用时短);缺点:价格高(贵)。 (4)线路2;中转次数少(避免中转麻烦),且价格便宜。(意思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1)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第四,切忌合掌。上联的后半句为“传统习俗独具特色”,整体上是一个主谓宾结构。“传统习俗”又是偏正结构。所拟下联的后半部分必须符合这些特点。在内容上还要考虑是在观看湖头端午活动网络直播后这一背景。(2)答此题必须读懂材料,从材料内容中找寻根据。如答亲身参与“献江”习俗,真切体验别样的“节味儿”等。(3)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和组织语言的能力。线路1“北京乘飞机”这肯定用时短,但相对的价钱也高。要把这优缺点都答出来。(4)题干要求考生给出建议,建议内容是旅行团返程时选择的线路。注意还有些其他情况,即“湖头特产丰富,旅行团购买了大量特产,经费紧张”。建议必须针对这些情况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可从方便省钱的角度提出所走的线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谣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C. 《灯笼》中“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运用夸张与比喻,形象地表达出了“我”与“灯笼”之间结下的缘分之多,突出了“我”对灯笼的喜爱。

D. 腰鼓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散文《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安塞腰鼓”的这一特点。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这个句子的谓语是“吹动”。)

B.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

C. “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相同。)

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不让戾气弥漫整个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否定不当。)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为止。

②再在其中理出一个线索和次第,另领取一张纸条,顺着这个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

③在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前面,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的想。

④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

A. ④③①②    B. ③④①②    C. ④③②①    D. ③④②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B.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C.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D.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鼓手少则数十人(称“挎鼓子”或“踢鼓子”),多时可达百余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

B. 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C. 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D.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