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上下_______(2)从武林门而西______

(3)才一_______(4)棹小舟入湖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

B. ①泥掌故        ②其剑自舟中坠

C. ①从武林门西    ②子何恃

D. 已心飞湖上也  ②至无可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湖心亭看雪》及《初至西湖记》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请简要谈谈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全往西走(向西去)抬起就,便(立即,马上) 2.D 3.在湖中怎么还会遇到(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这时候想要用一句话描写(眼前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梦中初次遇到洛神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 4.《湖心亭看雪》阔大、纯净的雪景映照出张岱孤高自赏(清高自赏)、高雅脱俗的情怀,在冰天雪地中,心灵脱去俗累,自由洒脱。本文则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解析】选自《初至西湖记》 作者:袁宏道 年代:明代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一”是古今异义词,是“全”的意思;“西”是“向西”的意思。 2.试题分析: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A 项中“绝”分别为“消失”和“极点,不能超越的”;B项中的“于”的意思分别为“介词,在”和“到”;C项中的“而”分别是“表顺承”和“表修饰”;D项中的“则”都是“表转折,却”的意思。故选D。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焉(怎么)、更(还)”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相(观察,看)、度(测量)、咨询(访问、征求)、穷(穷尽)”几个词是赋分点;(3)句中的“欲(想要)、不得(无法得到)”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寺夜起

(清)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首联所展示的画面。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

A憋了好久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终于爆发了。他总是这样,一发起火来,动作就异常迅猛。“怎么,你们这帮坏蛋、奸商,竟敢欺负人?”A像蹬着弹簧,两手一撑就蹿到中铺上,挥起拳头,朝莫季卡那副蛮横无耻的脸上猛力打去。这一拳真有劲,那个家伙一下子就栽下去。跌落在过道里的人们的头上。“你们这帮混蛋,统统给我滚下去。不然的话,我就要你们的狗命!”A用手枪指着上铺那四个人的鼻子,怒冲冲地吼着。这样一来,局面完全改变了。丽达密切注视着周围所有的人,要是有谁敢碰碰A,她就准备开枪。上铺马上腾出来了,那个贼眉鼠眼的家伙也慌忙躲到隔壁的铺位上去。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文段中的A是____________,这段文字突出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2)阅读下面有关资料,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限20字内)

1949年,我国人口为5.4亿,到2000年则增长为12.95亿。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0%。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水、空气、土地、动植物资源、能源等。人们为了获取这些资源,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灾害频繁发生。

黄土高原原来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如今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已经变成了沟壑纵横的荒山秃岭。

 

 

 

 

 

 

 

 

 

 

 

 

 

 

 

 

 

 

 

 

 

 

 

查看答案

默写。

⑴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⑶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_____________,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⑸湖上影子,_____________,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月》)

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⑻诗言志,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表达出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令人振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我望着太阳那zhàn______明的体质,像要辨别它那交织xuàn______烂的色泽,追逐它那不着痕迹的流动。看它洁净地映到书桌上时,我感到桌面上平铺着一种tián___静,一种精神上的豪兴,情趣上的闲逸;即或所谓“窗明jī____净”,那里默守着神秘的期待,漾开诗的气氛。                                   ——林微因《一片阳光》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泊秦淮》《过零丁洋》分别是杜牧和文天祥的作品,前者是七言绝句,后者是七言律诗,都是唐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B. 小说《最后一课》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反映了阿尔萨斯地区的法国人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

C.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著名的明清小品文,作者张岱,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文章结尾以舟子之口突出了作者冬夜欣赏西湖雪景的情趣。

D. 《阳关雪》节选自《文化苦旅》,表达了对唐人豪迈、放达的赞美以及后世未能继承这种积极风范的无奈和叹息,作者余秋雨是当代作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