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学》《中庸》《论语》...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称为“四书”,“诗”“书”“礼”“易”“春秋”被称为“五经”,“四书五经”是百家的经典著作,是被中国人公认的享有神圣性权威性的经典文献。

B.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赞此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对于课本上的课文,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A项表述错误,“四书五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词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岛是唐代有名的“苦吟诗人”,常在词句上细细推敲,有时其至为一句诗斟酌二三年,真可谓妙手偶得

B. 这篇小说的人物富有个性,情节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 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的可能。

D. 小明的成绩很好,在班级里名列前茅,特别是在数学上颇有建树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畸型     惮精竭虑     坦荡如砥     无动于衷     摩肩接踵

B. 暑名     触目伤杯     长途拔涉     筋疲力尽     藏污纳垢

C. 镌刻     正襟危坐     诚皇诚恐     恹恹欲睡     重峦叠障

D. 开垦     因地制宜     器宇轩昂     旁逸斜出     杳无消息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临(bīn)   亮(zèng)  首(qiào)  黑(yõu)  俯(kàn)

B. 热(chì)   红(fēi)   步(duó)   侏(rú)   谣(pì)

C. 强(juè)   息(zhì)   唐(tuí)   裹(xiá)  素(tuān)

D. (què)   洗(dí)    制(è)     微(bēi)  力(qián)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回忆研制核潜艇经历时说:潜艇的重心和重量直接关系它的不沉性, 所以要求特别苛刻,当时我们没有高科技手段控制,就想了个“土办法”——在船台入口处摆了 个磅秤,只要拿进船台的不管是什么都要过秤并记录在案;同样的,施工过程中拿出船台的任何 东西也要称一称……几年来天天如此。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⑴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⑵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⑶不得抄袭、套作。⑷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卷面书写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记叙文阅读

拴在琴凳上的十年

①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油田小镇。妈妈做出“一定要让女儿学钢琴”这个决定的那年,我才4岁半,坐在小课桌前,脚还踩不到地面。妈妈和爸爸月工资加在一起也就两三百元。家里存款两三千,而一架钢琴怎么说也要近万元。

②钢琴搬回家的场景我还记得。正是春夏之交,爸爸和他七八个年轻的朋友把一个巨大的、沉重的、被严严实实包裹的大家伙抬上三楼。小小的家里围了很多人,包裹层层打开,黑色的钢琴在阳光下明晃晃的。

③妈妈像是对着全世界宣布:“贝贝,这是你5岁的生日礼物。你以后要好好学,听见没?”

④“嗯!”我怯弱地答应了。

⑤后来我明白,永远不要轻易答应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尤其自己还懵懂无知的时候。——即便当时明白又如何,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⑥随着钢琴搬进家门的,是一些铁律:所有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九点固定练琴两小时,中途只能上厕所一次,喝水一次……

⑦从钢琴进门到我初中毕业,妈妈每晚会坐在我的旁边,从开始的音阶,到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阶和节拍,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重大考试和比赛前,练琴时间会尽可能延长。

⑧“找个好老师,这太重要了!”身为高中老师的妈妈,从来就对此坚信不疑。可是小镇上会钢琴的成年人几乎没有,只能去银川。从小镇到银川单程近四个小时,道路坑坑洼洼,路两边是连天的戈壁,沿途几十里路都不见人烟。晴天,尘土翻滚;雨天,泥泞不堪。

⑨银川的钢琴课一周一次,周日凌晨,瘦小的妈妈常常把我驮在背上追赶去市里的公交车。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有时为了省钱,妈妈只买一个座位,客满的时候就一路抱着我。中午将近十二点到银川南门老汽车站,再坐3块钱的人力三轮车到文化街的歌舞团大院,下午四点原路返回,晚上到家早已天黑。路上耗去近八个小时,只为一个小时的“专业课”。

⑩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常常开始上课了,我的手仍像冻坏的胡萝卜。连钢琴老师都有些不忍,倒杯热水让这对寒风里来的母女俩先暖一暖。夏天好闷,母女俩昏昏沉沉地挤在公交车上,我满身都起了痱子。

⑪每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银川宽阔的马路上,我总是什么都想要,但到头来什么都没买。妈妈的理由不容置疑:“学费一次50块,还有吃饭、来回车费,我们要把成本控制在一次100块以内。”只有和钢琴相关的,妈妈才会额外通融。

⑫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人从中获得“轻松”与“喜乐”。因为学琴的成本太高,练琴就需要加倍努力。常常伴随着的,是抽泣声和严厉的训斥声。被撕过琴谱,被打红过手,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

⑬每次回想拴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我才明白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松获得的呢?

⑭十年,周而复始,一直到我考完业余十级。忽然有一天,钢琴老师在妈妈数次征询意见之后,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适合搞钢琴专业!”

⑮我的手太小,即便付出比正常孩子多达数倍的努力,同样的曲子我依旧弹得非常吃力,这是我的“硬伤”。妈妈一直忽略了这一点。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上音乐学院附中、考北京或者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我终于如释重负,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⑯后来,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弹琴吗?”,“喜欢”这个答案就只是说给妈妈听的。

⑰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你认为无法化解的东西,岁月却将它轻易地化解了。在我意识不到的某一年的某一刻,我忽然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妈妈,学校钢琴比赛,我进复赛啦。”“妈妈,我在教会当了司琴,有人在教堂结婚,我弹了婚礼进行曲!”……

⑱我无比感激童年所学习的每一首钢琴曲,这些乐曲和我在往后学习的文学、艺术、历史等彼此影响和融通。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为了我的肢体与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⑲我数次想对妈妈说:这么多年过去,我明白,自己最终的收获,远比曾经付出的多。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⑳话刚到嘴边,我就哽咽了。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情节

“我”的心理

4岁半

__________________

怯弱

学琴的十年

往返银川学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完业余十级之后

_________________

如释重负

多年后

我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结合文意,说说标题“拴在琴凳上的十年”的含义。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文回忆了“我”十年学琴的一些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B. 文章刻画了一个为了女儿的“兴趣”,辛苦奔波、甘于付出、严厉苛刻的母亲形象,而女儿对母亲始终充满怨恨。

C. “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说明学琴这件事无论对“我”,还是对妈妈而言,都是很辛苦、很煎熬的一个过程。

D. 文句“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是指妈妈对“我”挣脱了她的束缚,主动地放弃“搞钢琴专业”的规划而感到失望。

E. 第⑧自然段着重描写了从油田小镇到银川那条每周学琴必经的道路,更好地烘托了“我”学琴路途中的艰辛。

5.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母亲称为“虎妈”。你对“虎妈狼爸现象”有怎样的看法或感悟?

【链接材料】社会上有些父母被称为“虎妈”“狼爸”,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打骂兼备,常常备着藤条、鸡毛掸子,孩子背不出课文,打!作业做不好,打!不练琴,打!……一方面,这种教育方式受到很多人指责;另一方面,他们也确实“打”出过“一门三北大”的教育奇迹。这种现象被称为“虎妈狼爸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