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与泰山对视 桑新华 第一次,这样整天地坐下来,静静地与泰山对视。 好友自远方来,...

与泰山对视

桑新华

    第一次,这样整天地坐下来,静静地与泰山对视。

好友自远方来,路经此地,专为登临久仰而从未谋面的泰山而驻足。准备了半天,谁知一冬一春少雨雪,艰难孕育的好雨偏偏在今天下了。雨雾笼罩了整个世界,天湿了,地湿了,登山的心情全湿了,沉甸甸的。看看雨丝在微风中舞动,不紧不慢,没完没了。无奈,我们只好在窗前坐下来,望着山,等待。

  泰山是世人瞩目的风景地,房屋是山怀里的颗颗纽扣,我的蜗居仅是纽扣上的一个小点,高挂楼顶,恰恰与大山形成极好的对视角度。只可惜整天疲于奔波,就像上得无法再紧的发条,身心疲惫,哪顾得上认认真真地看它一回。值此闲暇,以渐渐静下来的心,细细看风雨中的山,似酷夏午后慢慢品一杯绝好的凉茶,诸般滋心润肺的味道沁人心脾。

  山整个浸在雨里,湿漉漉地装在我窗口,正对着的是层层叠叠的山峦延绵东西。草木葱茏的繁华让寒冬脱去了,雨幕挡住了雀跃攀登观赏膜拜的人群,连同纷乱与嬉杂,只有细雨微风裹着无言的沉默,在山的脸颊上涂抹。

挂上主峰的是雪,白皑皑的,落进山包的是水,悄无声息地把土石树木濡湿浸黑,黑和白随意一叠,自然构成一幅茫茫大海上漂泊着的一艘洁白巨轮的写意图。简单、清丽,透着初春疏雨特有的蒙。所有细节被删去,令人心仪的景观珍宝和被人忽略的山岩顽石模糊成没有差别的一片,平日里闹得满山沸沸扬扬的历史卷帙和永远说不完的荣枯生灭故事,早已收藏进大山深处。山,头顶着天,脚踏着地,袒露出自自在在、从从容容的风骨,留一个空空灵灵、清清静静的境地,任我们审视。久久凝望它安然端踞的姿容,体验到一种肃穆的深邃,一种由静而弥漫升腾起的苍茫大气。古往今来,那么多人频频临访、苦苦思辨泰山伟大之所在,是否在感受到了它那持恒超然物外的从容宁静气质之后,才有了“稳如泰山”、“重如泰山”的结语。

友人也在全神贯注,突然头也不回地问我:“山上有河吗?”有啊,直贯上下的中溪、通天河,穿行西麓的彩石河,还有……何止一条。不过它们随季节变化而消长,不像大山,始终如故地迎送无常的四季。雨季来了,任雨暴风狂、雷劈电击,山默默承受,把创伤埋进心底,坦然地把丰水供给草木,送给河流。于是,河水翻腾飞溅,随势应变地跳跃奔流,水声回响在山城间。多彩的卵石趁机拥挤着、碰撞着,嘁嘁喳喳,热闹得令人炫目。

  雨季去了,山无言地忍受烤裂的曝晒,不惜输出脉管里的血液支撑草木洒下一片绿阴。而河水顿失滔滔,消落到流细声微,枯竭到河道自身迷失。此时此地,你怎能看得到呢?还记得我们学过这样的一句哲言:自然界的奇迹都在相对的静态中酝酿,宇宙的巨轮在无声中运转。动是宇宙的本能,静是自然的灵魂。静是动之后的一种沉淀、恢复、修整、提升。静是一首诗,一种美,一种境界,具有超凡的影响力。泰山悟出了这一道理,从而获得了对事物、对自己把握的力量,凝练出了宠辱不惊的庄重品格,无愧是自然界的仁者。

主峰西侧平坦的一段,那是天街。其实山与城本来就一体,山与人始终共生共存、相亲相伴。城从南向北走到头便是山,由盘道接天街直到极顶,沿途的各种营生与城里一样红火。这影响不了山的静,它形态静心更静,静到了人们一走进它,自觉不自觉地多一些持重和规矩。从山顶开始就有居民,一路下来到山脚,汇聚成人挨人的城池。山因有了居其中、行其中的人,除去许多横空盖世的孤苦和傲气;人因有了雄伟、闻名、可亲可靠的山,才多了生活的自信和情趣。正因如此,山在泰城人心中更增加了分量,增加了敬仰的虔诚。外地人诚惶诚恐地前来对山顶礼膜拜,却对挑行李的山民气使颐指、不屑一顾,殊不知,在这里山与人不可分离,伟大与平凡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限。

泰山毕竟举世闻名,名山带名城,铁定是全世界认准的旅游胜地。于是人流滚滚,八面来风。城变大了,景变美了,人心变高了。遗憾的是,南来北往的风吹来吹去,但心高起来的那些人少了些本分的清静,添了些浮躁的火气。腰缠万贯的老板与徒步爬山的老太太都有诸多不如意,做学问的和目不识丁的同样奔忙出无可言状的烦恼,为了什么、不为什么都去争一争、嚷一嚷。只有泰山依旧无言,始终不语,默默地看着不肯安静片刻的人世,看着沉浮起落的大地,看着在欲望面前失去自控力、变得孩子似的那些人。那些人看作关系生前身后荣辱成败的大事情,山知道这些和它怀里的树木流水一样,消长生灭,转瞬即逝。浮躁地追逐戏剧性的热闹,宁静地注重丰富真实的生命。2800年前,我们民族文化的先哲就断言:“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道德经》三十七章),经千年进化、世事历练,踏进现代文明门槛里的人们,怎就轻易忘记了?奢望过多失望必多,何苦自困自扰。

  举目西北望去,巨大的卧佛,仰枕傲徕峰,脚抵九女寨,一卧就是上亿年。它以佛的慧眼,阅尽人间沧桑,任斗换星移、岁月嬗变、尘嚣汹涌,依旧从不动容。看着它那不被任何东西所惊扰、尊贵优雅的姿势和安祥如满月的面容,顿觉一种巨大力量,自己平时的焦躁渐渐化作一缕轻尘,飘然逝去,得以解脱的轻松漫遍全身。

夜来了,一切在如烟如雾的缥缈中隐退,清晰可见的只有闪烁在盘道和天街上形似北斗的路灯,神秘地对我们眨眼睛,这真真实实富有灵性的对视,是一次人与自然、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交汇,是精神的净化,它正随着春雨融进生命里。

  与友相对。我说:“山,是我窗上的一幅巨画,有了它,高挂的斗室就是我灵魂的栖息地,永远。”她说:“不虚此行。”

(选自《走读中国·名山名文卷》)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拜   (2)袒  (3)指 (4)尘

2.心情只有好坏之分,没有干湿之别,然而作者在第二段却写到“登山的心情全湿了”,你如何理解“湿”在这里的含义?

3.阅读文章第五段,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色,使他觉得眼前的泰山就像“一幅茫茫大海上漂泊着的一艘洁白巨轮的写意图”?突出了泰山什么特点?

4.本文的语言灵动鲜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1)泰山是世人瞩目的风景地,房屋是山怀里的颗颗纽扣,我的蜗居仅是纽扣上的一个小点……

    (2)河水翻腾飞溅,随势应变地跳跃奔流,水声回响在山城间。多彩的卵石趁机拥挤着、碰撞着,嘁嘁喳喳,热闹得令人炫目。

5.阅读第八段,说说为什么“山在泰城人心中更增加了分量,增加了敬仰的虔诚”?

6.面对沉稳静立的泰山,作者想到老子的“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是想告诉大家哪些做人的道理?

7.与泰山对视,作者觉得“是一次人与自然、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交汇,是精神的净化”。你觉得作者得到了怎样的净化?

 

1.(1)mó (2)lù (3)yí (4)xiāo 2.因为下雨,天地皆湿,人不能如期游山,心情难过、遗憾,所以也像是被雨浸润了。 3.看到了主峰上挂着雪,“白皑皑的,山包里融化的是水,悄无声息地把土石树木濡湿浸黑,黑和白相叠”的情景。突出雨中的泰山简单、清丽的特点。 4.(1)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泰山比成一个巨人,把山间的楼房比作纽扣。写出了楼房在泰山面前之小,突出了泰山之壮观。(2)运用拟人的写法,描绘出雨季来临,山中雪融化成水,注入河流的景象,表现出河流奔腾而下的气势。 5.山很静,与人共生共荣、相亲相伴,人行山中,自觉不自觉地会多一些持重和规矩;会除去许多孤苦和傲气;更多了生活的自信和情趣。 6.应该懂得生前身后荣辱成败,就和这树木流水一样,消长生灭,转瞬即逝。奢望过多失望必多,人不该自困自扰。 7.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把焦躁化作轻尘,让人得以解脱,感到无比轻松。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本题需要注意的读音是:“膜”读mó。 2.本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湿”意思是因为下雨,天地皆湿,人不能如期游山,心情难过、遗憾,所以也像是被雨浸润了。 3.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突出雨中的泰山简单、清丽的特点。 4.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结合修辞手法,品出生动美。首先要记住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对比、反问),并结合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来赏析。本题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黑衣宰相姚广孝

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成祖即帝位,授道衍僧录司左善世。十六年三月,入观,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车驾临视者再,语甚欢,赐以金唾壶。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溥洽者,建文帝主录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给事中胡濙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余年。至是,帝以广孝言,即命出之。广孝顿首谢。寻卒。帝震悼,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治丧,以僧礼葬。

(选自《明史·姚广孝传》 有删改)

    【注释】①观:道教的庙宇。②系:拘囚,关押。③给事中:官名。胡濙(yíng):人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有言建文帝为僧___________    (2)或言溥洽所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帝震悼,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治丧,以僧礼葬。

3.作为黑衣宰相,姚广孝深受明成祖倚重。从选文看,成祖对广孝优遇有加表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本文选自《左传》,相传为_________时期________(人名)所著。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2)小惠未

3)公将之(4)望其旗

3.曹刿见到庄公,对于庄公提出的三个迎战条件,分别作了评价。这番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4.《孙子兵法》中有言:“善用兵法,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请从第三段中找出表述这种战略思想的句子。

5.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曹刿身上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查看答案

名句积累与运用

①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

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④呜呼!□□□□□□□□□,□□□□□□□□□。(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南国春景喻北国雪景,造境奇绝,生动传达出诗人惊喜心情的句子是:□□□□□□□,□□□□□□□。

⑥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个人痛苦联想到天下人的痛苦,表达了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句子是:□□□□□□□,□□□□□□□□□,□□□□□□□。

⑦《渔家傲 秋思》中用白描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图,其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果你的内心住着太阳,就算外面风雨大作心中依然有阳光普照。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晴天,有的人的晴天源自自信,有的人的晴天源自乐观,有的人的晴天源自信念,有的人的晴天源自坚强,有的人的晴天源自热爱……那么,你呢?

请以“我有一片晴天”为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除诗歌外)不限,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