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 。《春望》杜甫
(2)____________ ,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
(3)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 。《雁门太守行》李贺
(4)________ ,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陶渊明
(5)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 。《渔家傲》李清照
(6)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 。”《三峡》郦道元
(7)风声一何盛,________ 。《赠从弟》刘桢
(8)_____________ ,窥谷忘返。《与朱元思书》吴均
罗生还镯
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③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先生怒,欲亲赍④付还。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⑤,赖人解救。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急行至京,试期已届⑥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注释】 ①孝廉:"举人"的别称。②给:充足。③向:从前,在这里是“之前”的意思。④赍(jī):以物送人。⑤投缳:上吊自杀。⑥届(jiè):到。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仆∕于途中拾一金镯
B. 竟寻至∕其家
C. 夫∕复疑妻有私
D. 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屈________ ②笞________ ③举________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②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
4.请你结合文章谈谈罗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虞美人·梳楼
蒋 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注释】 ①梳楼:指女子梳妆楼,即闺楼。 ②溟蒙(míng méng):指黑暗模糊,泛指春雨弥漫。
1.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这二句写登临即景。杨柳如丝,细雨绵绵,霏霏雨幕中,柳丝轻拂。远处烟雨笼罩,呈现出一派迷蒙缥缈的景象。
B. “楼儿忒小不藏愁”转入触景伤怀的心理表现。以“楼儿忒小”藏不下作喻,句中的“藏”字,表现了词人对如许愁苦的隐忍、按捺。
C. 词的下片“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是词人在急切盼归不成之后的心理活动。词人拈来一个“天怜”,把客愁乡思表现得更加突出,意思更深了一层。但“天”怜则怜矣,却不能赐以归舟,而只能"借与花消遣"。
D. “海棠”两句,承“花消遣”而来,海棠临槛(栏杆),红绿相映。词人欲赏花遣愁,映人眼帘的,是竞相吐艳的红海棠。欣喜之情,油然而起。
2.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以描写景物为主,勾画出清新明丽的春景图。首句中叠字的运用,增加了词作的韵律美,渲染出柔美朦胧的春景,“丝丝”二字同时引出下文的抽象“愁绪”。
B.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一句,“几度”一词,渲染了词人思归之情的执着与痴迷,感情色彩显得更浓重。然而,幻想毕竟不是现实,幻灭后只能更添忧愁。
C. “天怜”两句,一“怜”一“借”,自怜自悯,自我安慰,婉转含蓄地表达了他乡孑然之苦,以及思乡怀人、愁苦难消的复杂心理活动。
D. 下片开头便揭示了这首词词的主旨,词人在外漂泊,心情惆怅,思乡归家之心热切。词人并不刻意雕琢词采,而是随性而发,自然天成。纤细精巧的语句慢慢串联出一首哀婉悲切的游子思乡佳作。
提取下面句子的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
英国一名专家援引最新证据提出中国明朝率领船队远航的郑和是历史上比哥伦布等西方航海家更早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个环绕地球航行的探险者的惊人学说。
A. 郑和比西方航海家更早发现新大陆。 B. 英国专家援引证据提出学说。
C. 郑和是探险者。 D. 英国专家提出哥伦布是探险者。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类运用想象区功能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应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 ②④③①⑤ B. ⑤③②④① C. ③⑤②④① D. ④⑤①②③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前进中学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书法进校园”。
B. 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县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C. 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D. 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