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目:说说班里那些事 【提示】 ①入学虽短,班级已成我们第二个家,通过一件或几件...

题目:说说班里那些事

【提示】

①入学虽短,班级已成我们第二个家,通过一件或几件小事,谈谈班级带给你的感受。

②写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③书写要求工整,力求美观。

 

说说班里那些事 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首往事,可真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现在,就让我们仔细品味过去那有喜有忧的往事,去体会他们所蕴含的魅力吧! 在这一学年里,有一件事情让我仍铭记在心。还记得,在开学初,班里面刮起了一阵手机风波。一时间,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手机在我们班形成了一股流行风,甚至在下课时同学们还用蓝牙传送歌曲。不知不觉中,同学们不再专心学习了,却专心玩手机了;同学们不再认真读书了,却开始认真听歌了。于是,同学们的学习成绩便如同高山流水一般,在不经意间开始滑落。智慧超众的刘老班当然意识到了这点于是便下决心要查个明白。 科学课的老师历来对我们要求不是很严,科学课便“理所当然”地成了同学们玩手机的天堂。恰巧,这一节课就是科学课,在上课铃声打响之后同学们便拿出各门“武器”开始“比拼”。一时间,班里面充满了欢声笑语声和流行音乐声,与此同时还有些同学在自由自在地聊天。科学课老师固然想要维持一下班中的纪律,但同学们却当是耳旁风一般,“左耳进右耳出”。就在大家忘乎所以然的时候,却谁都没有注意到后门小窗那里正有一双眼睛冷冷地扫视这班中所发生的一切。不错,这正是刘老班。 须臾过后,教师的门悄悄地打开了,老师走了进来。可这时同学们正玩到兴头呢,谁也没有注意到进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大家好,我想我没有打扰到你们吧?”老师用它那彬彬有礼的声音问道。“没有。”几位同学顺口说。可是,当他们抬起头,看清这位问话人时,却无一都愣住了。“刚才玩手机的人都给我站起来!”刘老班那由于气氛而陡然升高的语调吓得我们心里发毛,顿时一大批人站了起来。“把你们的手机全拿上来!”望着浑身气得发抖的刘老班,同学们只得将自己的“心机”拿到讲台上。“你们这么‘尊敬’地对待老师,那我也只好以礼还礼了!”“吁—— 得亏我今天没有带手机,带的话就惨大发喽!”我悄悄地想。此时,再看看同学们的表情,真是万般后悔呀…… 这一次,虽然我“幸免遇难”,但其他同学们的“悲惨遭遇”也告诉了我一个世代流传下来的道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说说班里那些事”。反映班级生活的作文,我们不仅可以写广大中学生丰富多彩的班级生活。也可以写浓厚的师生情谊、紧张丰富的学生生活、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同学友情。还可以写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讯息。也就是说,从反映校园生活的作文中可以看出新时代中学生的特点,当代教师的形象,新型的师生关系,现代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写作时要安排好叙事的顺序。先叙述什么,后叙述什么。这样条理就会清楚了。如叙述一件事。无沦它是简单还是复杂,都要有起因、经过、结果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在叙述一件事情时,必须先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然后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如果叙述几件事悄。就必须先理出这几件事情相互间的关系,这种联系成表现为性质上有同有异,或表现为时间上有先有后。要说清楚先后联系的几件事情,可以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即采用顺叙的方法;为了突出中心事件,也可以把叙事的高潮或结局放在文章的开头,整箱文章采用倒叙的方法;还可以在叙事的过程中适当地穿插其他有关内容。不管运用哪一种记叙的方法。都应当符合表现中心的需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悟空闻说,抖擞精神,卖弄手段道:“众师兄请出个题目。要我变化甚么?”大众道:“就变棵松树罢。”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棵松树。大众见了,鼓掌呵呵大笑。惊动了祖师。祖师急拽杖出门来,怒喝道:“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个修行的体段!如何在此嚷笑?”大众道:“不敢瞒师父,适才孙悟空演变化耍子。教他变棵松树,果然是棵松树,弟子们俱称扬喝采,故高声惊冒尊师,望乞恕罪。”祖师道:“你等起去。”叫:“悟空,过来!我问你弄甚么精神,变甚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悟空叩头道:“只望师父恕罪!”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吧。”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悟空领罪,“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祖师道:“那里甚么恩义?你只是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悟空谢了。即抽身,捻着诀,丢个连扯,纵起筋斗云,径回东胜。

1.选文出自《》,作者是

2.菩提祖师传授给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和长生不老的法门,为什么要赶孙悟空走?

3.孙悟空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大多是武艺超群,身手敏捷,敢于斗争,除妖斩魔。从选文中,我们还能读出他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选文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说说黄胄先生

韩天衡

老来多梦。最近居然梦到把黄胄先生从手术台上拉了出来,一起举步如飞地游览长城。梦就是这般超越时空的自由驰骋,美妙浪漫。

    与黄胄先生相识是在1963年。当时黄胄先生还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创作员。由于不用坐班,白天我便经常去他家里学习。

一位出色的画家,天赋与勤奋缺一不可。黄胄先生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勤奋。我曾开玩笑说,他除了睡觉之外,手里永远离不开竹子,吃饭时是一双筷子,其余的时间是抓着一支毛笔。手不离笔,是他日常的状态。无论什么朋友来看望他,甚至是他的长辈画家、领导来看望他,他都只顾画画,头也不抬,只是说:“你好啊!来啦!”从不放下画笔,更不起身倒茶。黄胄先生画毛驴堪称一绝。一个大的清水笔洗,一支干净的大羊毫笔,就这么在水里蘸几下,饱含清水以后,濡一点淡墨,然后或轻或重,或急或缓,或大或小地一个块面一个块面地往宣纸上垛。这个过程,黄胄先生熟练到不需要看画面,可以随心地和你相视聊天。而宣纸的特点使每一块面间按下之后会产生水痕,当那些大大小小的块面堆垛得差不多了的时候,他才把目光移回纸上,根据画面上种种形态的浅墨块面,用焦墨点上驴眼,驴嘴上牵的绳子,再将驴蹄一勾,简单几笔,匹匹生动的毛驴跃然纸上,站着的、躺着的、跪着的,一群栩栩如生的毛驴就呈现了出来。画毛驴,他像个魔术师,实在是神奇得很!现在想来,就是这特异的禀赋和勤奋,才造就了这样一位画坛天才!

解放初,二十出头的黄胄先生从新疆调到了北京,向时任中央美院院长的徐悲鸿先生提出了去美院学习的想法。然而,徐悲鸿先生敏锐地看到了黄胄超人的天分,对这个画坛晚辈已经形成的风格暗自欣赏,而学院派的条条框框或许会限制了他的艺术创作,便善意地婉拒了他。我以为,悲鸿先生邀齐白石到中央美院当教授,他是伯乐;拒绝黄胄先生入院学习的请求,同样,也是伯乐。

即便当时在画坛有如此地位和声誉,黄胄先生依旧不自负、不自矜,没有一点儿架子,对我这个晚辈也是尽心指导和提携。每每跟先生去到荣宝斋,他总会让荣宝斋经理将收藏的名家印章尽数拿出,给我观摩。我拿个放大镜,一方一方地仔细研究,做好笔记。有这样的机会能看到吴昌硕、齐白石等等大家的印章,和比拳头还大的田黄石对章,在当时,实属福从天降,难得!但我往往得寸进尺,询问能不能让我打一套印蜕,以供我日后研究,黄胄先生一句话就使我如愿以偿,现在想起依旧铭感肺腑。黄胄先生还常带我去故宫,忘情而真挚地为我讲解书画馆里陈列的历代书画精品,我如小民暴富,倏地提升、领悟了对高妙书画艺术的认知,足我一生受用。

画,是画家精神世界的一种外溢。黄胄先生的画风,大气、豪迈、激情,笔墨好、色彩好,造型也好,这其实都是他人格的反映。黄胄先生长相朴实,皮肤黝黑,身板宽厚,也不注重修饰,两条宽宽的眉毛似两锭乾隆墨贴在眼睛上方,炯炯有神,像个打铁匠。一次从故宫读画出来,黄胄先生拉我到北京西单的一家饭馆,是夫妻老婆店,店堂很简陋,我们找了个长板凳坐下吃饺子。这时,老板娘扯着嗓子喊:门口的大板车是谁的,挪个位置,好让人家的车拉走。黄胄先生便接口道:我的,等我吃完饺子再说。那女店主信以为真,又拉又扯地要黄胄帮个忙。黄胄先生是个朴实且幽默的人,他的平易为人不会让人感到和他有距离,对上对下、对权贵对小民都一视同仁、言行合一。这种天生的质朴,这种不染缁尘的平民气质是很少有人学得到、做得到的。

黄胄先生的绘画创作除了对传统的吸收借鉴以外,很大部分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热爱。黄胄先生是一个热爱生活、忠于生活的画家,生活于他确如水之于鱼,无论走到哪里,无论看到什么,他们感觉都是新鲜的,有滋有味的。黄胄先生留下的那么多写生画册,对于人物、情景的捕捉,都细腻无比,将人物的性格,美好生活的本质描绘得细密入神,而又雄迈得气势如虹。黄胄先生是真正懂得生活意义的人,生活是他艺术生命中的空气、阳光和水,生活与艺术,在他身上是融会为一的。所以他能那么强烈精准地提炼出那个时代的精神。生活与画、画与生活,生机勃勃、活力四溢,古往今来,能有几家!

“文化大革命”是那个年代艺术家的噩梦。他是第一位被揪出来的画坛人物。这十年间,黄胄先生遭受到的身体以及精神上的折磨无法想象。随着“文革”的结束,黄胄先生也重获新生。但由于“文革”期间受到无情摧残,苦难的生活使其情绪低落,加上先生嗜酒,到后期,他的十个手指关节僵硬,已经不能正常地握着毛笔作画。还记得1973年,我去北京看望他,他住在友谊医院治疗,病榻上的他咬紧牙关,将每个手指向后倒掰,痛得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然后,用手指关节夹起画笔,看到旁边《人民画报》上有好的图片,就像写真一样画起来,依旧是当年那个手不离笔的黄胄。对绘画的热爱,黄胄先生是深入骨髓的,画可说是他与生俱来的唯一。

后来,黄胄先生筹建中国画研究院,并出任常务副院长,为此,他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筹备过程中,为了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他送出了不计其数的自己的画作。八十年代初期,黄胄先生来到上海中国画院,我正在楼窗上爬上爬下擦玻璃,他一进画院就高喊:“小韩,小韩,干啥呢?”告诉我来上海要办什么事情、解决什么问题,而这些,都是为了中国画研究院的建设。但也可能因为先生是个纯粹的画家,艺术气息浓重的他始终不能游刃有余于政治,他于中国画研究院,不过是一时的过客。而对于艺术及艺术品的情有独钟,使黄胄先生始终将传承文化视为己任,最终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

黄胄先生一生惊险跌宕,像坐过山车一般,但他始终怀有一颗乡土气十足的朴质之心。曾听朋友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个陌生人来找他,进门就跪下,说:请您无论如何帮帮忙,家里老人死了,买不起棺材。先生二话不说,便拿给对方两幅画:“到荣宝斋去换钱吧。”

如此可爱、可敬的艺术家,无论他对于这个时代的意义如何,他留给我的都是无比丰饶的精神财富,让我知道,做人要真诚,搞艺术要勤奋!先生过世近20年,但他始终是我学习的典范,是我不能忘怀的一位恩师!

(摘编自《文汇报》)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称一绝(2)赋(3)自(4)

2.文章题目是《说说黄胄先生》,开篇是如何引出黄胄先生的?

3.第三段作者描写了黄胄画毛驴的过程,并赞其画技“堪称一绝”。你认为该段哪些语句能体现出“堪称一绝”的特点。

4.徐悲鸿拒绝了黄胄的请求,可是作者却评价徐悲鸿是伯乐,请分析一下原因。(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5.下面语句是从哪个方面描写人物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黄胄先生长相朴实,皮肤黝黑,身板宽厚,也不注重修饰,两条宽宽的眉毛似两锭乾隆墨贴在眼睛上方,炯炯有神,像个打铁匠。

6.本文内容围绕着黄胄先生绘画的事展开,但作者在第六段却讲述了黄胄先生在饭店用餐的趣事,体现了黄胄先生怎样的特点?

7.结尾作者说黄胄先生“始终是我学习的典范,是我不能忘怀的一位恩师”,你认为黄胄先生的哪些优点让作者有如此高的评价?体现作者对先生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王羲之诈眠脱险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①。大将军尝先出, 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②。 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③。敦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④,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

【注释】

①王右军”句:王敦是王羲之的堂伯父。《晋书王允之传》认为这事属王允之。允之也是王敦的侄儿。减,少于。②钱凤:字世仪,任王敦的参军,是王敦的谋士。王敦发动叛乱失败后,他也被杀。屏人:叫别人避开。逆节:叛逆。③阳吐:用指头抠出口水。④从横:即纵横,此指到处流淌。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恒置帐中(2)于时其有智

2.翻译下面句子

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3.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王羲之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本文作者___,是______(朝代)政治家、军事家。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含义。

(1)非学无以广才(2)非淡泊无以明志

(3)淫慢则不能精(4)年与时

3.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4.“静”这个字,在文中多次出现。请问“静”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5.作者写这封家书,目的在于告诉他的孩子什么?

 

查看答案

名句理解与运用

①子曰:□□□□□,可以为师矣。

②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③□□□□□,应傍战场开。

④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⑤□□□□□,□□□□□。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⑥正是江南好风景,□□□□□□□。

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紧扣诗题“遥有此寄”,直接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牵挂之情的句子是:□□□□□□□,□□□□□□□。

⑧《观沧海》一诗中,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借助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来表达自己一统天下的雄心与壮志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