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B. 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在桃花源中的见闻,虚构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的图景。
C. 最后两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前往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意在说明“桃花源”虽是一个理想的去处,但纯属子虚乌有,人们应该安于现状。
D. 全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E.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然”常常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的样子”等,有时也可不译。分别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豁然开朗
(2)屋舍俨然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在文言文中,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很普遍,请在下列句子中补上省略的成分。
(1)山有小口,(______)仿佛若有光。(______)便舍船,从口入。
(2)(______)初极狭,才通人。(______)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______)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4)(______)具答之。(______)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