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选自《晋书》)

【注释】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落英缤纷_______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______

(3)颖脱不_______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 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4.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1.(1)繁多的样子(2)类(3)束缚,约束(4)停止 2.(1)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的样子。 (2)只要领会琴中的乐趣,又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4.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意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属”:类。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2.试题分析: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黄发”“垂髫”“并”“但”“劳”等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试题分析: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应该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此句译为: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粗布短衣打着补丁,饭篮子经常是空的。 4.试题分析:考查情节的作用。一问,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他“抚而和之”,其实他不是在真正地抚琴,是作出抚琴的样子。二问,由此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以捕鱼为业。(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途的远近。忽然遇见一片桃花林,在岸的两旁有数百步远,中间没有其它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又向前行走,想要走到桃花林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地就到头了,(渔人)就看见了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亮光。(渔人)便舍弃(他的)船,从洞口进入。起初十分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又往前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序。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事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和狗的叫声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着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十分悠闲,各得其乐。 (二)译文:陶潜,字元亮,年轻时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任凭自己的体会,不受拘束,被乡邻们所认可。 曾写《五柳先生传》说:“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粗布短衣打着补丁,饭篮子经常是空的,(但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认为确实是这样。他的亲戚朋友(里有些)好事(的人),有时带着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满足而快乐。有时可能没有酒,也可以不停地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弦也没有装上调音。每当朋友们聚会,(他)就弹琴唱歌,说:“只要领会琴中的乐趣,又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内阅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渔人甚之(对……感到惊异)    B.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C. 处处之(记住)    D. 病终(随即,不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表明渔人发现桃花林的时间是(  )

A. 暮春花落时    B. 深秋季节,百花凋谢之时

C. 冬末初春时节,春水暴涨之时    D. 初夏水涨之时

4.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 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 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 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5.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选文作答。

6.请你根据上述语段为“桃花源”旅游开发公司写一段广告词。

 

查看答案

桃花源里景色奇异,人情淳厚,渔人无意中发现,一定感慨万千,当他离开后,想了些什么呢?试以渔人的口吻写一段心理描写。

 

查看答案

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查看答案

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B. 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在桃花源中的见闻,虚构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的图景。

C. 最后两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前往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意在说明“桃花源”虽是一个理想的去处,但纯属子虚乌有,人们应该安于现状。

D. 全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