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选自《晋书》)
【注释】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落英缤纷(_______)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
(3)颖脱不羁(_______)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4.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课内阅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渔人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B.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C. 处处志之(记住) D. 寻病终(随即,不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表明渔人发现桃花林的时间是( )
A. 暮春花落时 B. 深秋季节,百花凋谢之时
C. 冬末初春时节,春水暴涨之时 D. 初夏水涨之时
4.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 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 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 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5.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选文作答。
6.请你根据上述语段为“桃花源”旅游开发公司写一段广告词。
桃花源里景色奇异,人情淳厚,渔人无意中发现,一定感慨万千,当他离开后,想了些什么呢?试以渔人的口吻写一段心理描写。
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B. 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在桃花源中的见闻,虚构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的图景。
C. 最后两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前往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意在说明“桃花源”虽是一个理想的去处,但纯属子虚乌有,人们应该安于现状。
D. 全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