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公孙胜道:“此一套富贵,不可错过。古人有云:‘当取不...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公孙胜道:“此一套富贵,不可错过。古人有云:‘当取不取,过后莫悔。’保正心下如何?”正说之间,只见一个人从阁子外抢将入来,劈胸揪住公孙胜说道:“好呀!明有王法,暗有神灵,你如何商量这等的勾当?我听得多时也。”吓得这公孙胜面如土色。

文中“此一套富贵”指什么?后来他们用什么办法取得?请简述。

 

生辰纲(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礼物) 晁盖等人扮作枣贩,白胜扮作酒贩,他们骗取押送生辰纲的官兵喝下蒙汗药酒。等其倒下,再将生辰纲劫走。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小弟弟啊!我灵魂中三颗光明喜乐的星。温柔的,无可言说的,灵魂深处的孩子啊!”冰心的这首小诗热情地歌颂了大自然。________(《繁星  春水》)

(2)《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它所体现的主题是:母爱,自然,童真,构筑了冰心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________

(3)鲁智深在五台山上喝酒吃狗肉,不守寺里的清规戒律,因此得了个“花和尚”的绰号。______

 

查看答案

材料一:从2017年9月新学年开学起,全国中小学学校教材将全部采用新版本!语文作为教育改革的标志性学科,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将正式终结。从起始年级开始,全国小学和初中都将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

材料二:“部编版”教材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这一版教材以语文学科为例,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适当兼顾时代性。新语文教材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部编版”语文教材,小学古诗文占所有选篇的30%,初中古诗文占所有选篇的51.7%。这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材料三:正如大家所说,新版语文教材主治学生不读书的毛病。初中教材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教读课设计比较丰富,有单元导语、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教读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1.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内容不符的是(    )

A. 全国中小学学校教材将全部采用新版本,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重视。

B. 全国小学和初中都将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标志着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将正式终结。

C. “部编版”教材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适当兼顾时代性。

D. 小学古诗文占所有选篇的30%,初中古诗文占所有选篇的51.7%,这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背诵能力。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3.结合材料三谈谈新教材对孩子们学习语文有什么帮助。

 

查看答案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真正的读书人不需要“仪式感”

每个人读书都有一定习惯,但习惯未必就是“仪式感”,非要将某种习惯往“仪式感”上附会,就近乎矫情。

  最近,不少高校陆续开学,对于休息了一个寒假的大学生们来说,如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成了他们的首要问题。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如今有些大学生在准备学习的时候,还要有一些“仪式感”。比如有的学生每天出门上课、自习前都要化妆,有的人“只能”在咖啡厅学习。

  学习需要“仪式感”吗?或许需要,但我觉得需要“仪式感”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之前的准备程序。正如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在《夜晚的书斋》中所写的:“为了让我夜间的想象灿烂开放,我必须把各种感官都动员起来。闻到书架的木头味,包书皮革的麝香味,记事本发黄纸页的酸味等等。这样我才能够入睡。”真正潜入到所读之书中,各种感官与书本互动起来,这才是一种货真价实的“仪式感”,虽然它看起来比较奢侈。

  古人讲“焚香沐浴为读书”,但我更认同“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的说法。真正用功之人学习是不分场合的,随时随地抄起书、拿起笔,兴之所至而已。在进入学习状态之前还要来个“小轩窗正梳妆”,我觉得这是在逃避学习。

  当然,大学生学习前营造“仪式感”,也可能因为被现实条件胁迫。尤其是电子设备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人很难不受其影响。持续学习一个小时而不“搭理”手机,这样的人不多。所以,有些备战考研的人,为了保持复习状态,故意不带手机,或者干脆停掉流量。

  每个人读书都有一定习惯,但习惯未必就是“仪式感”,非要将某种习惯往“仪式感”上附会,就近乎矫情。而且,习惯往往是工作所迫,与罗曼蒂克式的“仪式感”完全搭不上边。比如为了写论文,若非作者藏书够多,否则只能去图书馆。

  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让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他们追求个性化,少了带领家庭走出贫困的道德压力,更注重自我感受。这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他们多数人考大学的唯一目的就是脱离农村,端上“铁饭碗”,除了争分夺秒的学习,恐怕没有心情去改善外在形象。无疑,时代给了大学生追求学习“仪式感”的条件。

但我还是想说,读书学习需要郑重其事,但不能只在表面花心思——一个真正热爱学习、喜欢读书的人,能利用的不过是碎片时间,哪有时间容你慢悠悠地扑粉化妆营造一个“仪式感”呢?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开头提出每个人读书的习惯与“仪式感”的关系的话题,从而引出下文的论证。

B. 第三段引用了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在《夜晚的书斋》中的话,有力论证了“仪式感”应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之前的准备程序。

C. 电子设备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人很难不受其影响。所以大学生学习前营造“仪式感”,是因为被现实条件所迫。

D. 作者认为真正学习的人,是不分场合、随时随地抄起书,拿起笔,兴之所至而已。

2.结合文意,下列选项中对本文中心论点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真正的读书人不需要“仪式感”。

B. 每个人读书都有习惯,但习惯未必就是“仪式感”。

C. 需要“仪式感”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之前准备的程序。

D. 时代给了大学生追求“仪式感”的条件。

3.请结合文意,谈谈如何理解“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这句话的含义。

 

查看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克迪安被送进纳粹集中营前是英军著名的神枪手,多次出色完成击毙纳粹军官的任务。他被关进集中营后,地下组织便想方设法救他出去,因为,他是战争中的一个奇兵。可纳粹对所有关押人员几乎寸步不离,地下组织根本没有机会帮助克迪安逃走,只好继续等待机会。集中营隔壁有一支神秘部队,高墙铁壁,有着严格的封闭管理系统,集中营里的人都不知道这支部队是干什么的,但职业的敏感让克迪安越来越强烈地肯定,这是纳粹特种兵训练营,不时传出的沉闷的狙击步枪声就是最好的证据。克迪安深知一名狙击手在战争中的作用,击毙了指挥官或是重要首脑,就相当于让对方群龙无首,顿时陷入混乱,进而赢得战争胜利。他非常想知道这支部队的人数及训练情况,可却苦于没有机会,只能干着急。

  这一天,克迪安正在挖煤,突然一个纳粹头目领着一群士兵走近了他,对他说:“小子,听说你原来是一名神枪手?”所有的人顿时都惊呆了,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集中营里出了叛徒,肯定是叛徒说出了克迪安是一名神枪手的秘密。那名纳粹走到了人群中,将伊达老人揪了出来。“是他吗?伊达,你确认后就可以得到五块面包。”纳粹头目对伊达说。伊达老人惊恐地看了看四周,低下头确认克迪安就是一名神枪手。克迪安被纳粹带走了,其他人将所有的火气全都撒在了伊达的身上,骂他没出息,是个懦夫,对他大打出手,伊达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头,禁不住折磨,很快便死去了。

  克迪安被带到纳粹的房间,另一名纳粹头目正在等着他,他对克迪安说:“隔壁的部队里全都是神枪手,以后,每次训练你要与他们进行实弹对抗。你们不是痛恨我们吗?现在机会来了!你可以用你手中的枪打死任何一个人,只要你能做到。”纳粹头目傲慢地说。克迪安被送进了特种训练营,每天训练的时候,纳粹发给他五发子弹和一把狙击步枪,然后把他和另一个纳粹特种队员放进一个特殊的环境里,二人进行实弹对抗。这样的训练是残酷的,因为这是在玩命。纳粹头目告诉克迪安,只要对方开出五枪后还伤不到他,他就可以活着,与下一个对手再进行实练。克迪安怒火中烧,他发誓,一定要坚强地活着,发挥自己的专长,多打死几个恶魔。可是,交手之后克迪安才意识到,这里的纳粹个个都是精英,与他的水平几乎不相上下,他很难击毙一个人,能够躲开他们的子弹活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况且,纳粹只在对抗期间给他五发子弹,其余时间没有任何武器,哪怕是一枚小小的弹壳。不光这样,只要不训练,他就被关在一个又暗又潮的房子里,时刻有人监控。

  几天过去了,纳粹头目对训练情况很满意,克迪安也渐渐意识到,他虽然不能活着走出这里,但短期内他不会死,因为疯狂的纳粹采取这样变态的训练方式对队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很快。可这样下去,纳粹狙击手很快就会训练成熟,投入战场,这对盟军作战是十分不利的,为此,克迪安焦急万分。

  这一天,一直未受伤的克迪安在训练中被打中左臂,如果治愈,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他对于纳粹的训练已没有任何意义了。纳粹头目便安排人员“放了”克迪安。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克迪安被押向了后山,他对这个死亡路线并不陌生,先穿过训练营的伙房院,从伙房院后门上山,然后纳粹再把他放了,让他自己跑,没跑多远就会被纳粹击毙,同样的几个盟军狙击手都是这样死的。克迪安抬眼望望,天空如此洁净,云全被风带走了,夜晚的天空只是闪闪地缀着那么多的星星,这一刻,他似乎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就在经过伙房的那一瞬,克迪安挣脱两名纳粹士兵,跳进了院里的一口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972年,一位集中营幸存者被英国授予了终生荣誉勋章,老军人用颤巍巍的双手接过勋章,泪流满面,一段自白还原了克迪安死后的情景。克迪安牺牲后的第二天,整个特种训练营的纳粹队员全都浑身无力,几天后全部死亡,几乎没有幸存者。而这一切,全都要归功于克迪安:他知道集中营隔壁是特种训练营后便决定打进去,然后投毒端掉这个黑窝,而这一切只有克迪安、我还有伊达大叔知道……计划第一步就是我负责搞到毒药缝在克迪安的衣服里,接着就是伊达大叔冒充叛徒告密说他是神枪手,然后克迪安成功进入训练营,可他根本没有机会投毒……最终只好让敌人打中他,在准备处决他的时候投井……

谜底解开后,他们的墓前渐渐多了许多花环,动乱年代中的他们走得悄无声息,带走了一切不能说的秘密,和平年代的人们又怎能忘记那份舍己的付出,怎忍去打扰那份宁静!

1.阅读全文后,在下面方框中补全故事情节。

克迪安被伊达出卖身份,纳粹将他带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迪安在训练中受伤,接受处决时带毒药跳入敌人伙房院内水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的哪些内容能印证克迪安是一位神枪手?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1)天空如此洁净,云全被风带走了,夜晚的天空只是闪闪地缀着那么多的星星,这一刻,他似乎有一种解脱的感觉。(从描写角度)

(2)老军人用颤巍巍的双手接过勋章,泪流满面。(从加点词角度)

3.本文的主人公是神枪手克迪安,可文中对能表现他神枪技术的描写却从略处理,请分析略写的原因。

4.阅读选文后,请简要概括克迪安的性格特点。

5.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①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②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③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④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节选自周密《观潮》)

【注】①既望,农历十六日。②京尹,京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的长官。③艨艟:战船。④舸,船。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天山共色  共色:____________         (2)猛浪若  奔:___________ 

(3)既而渐近   既而:____________        (4)方远出海门  其: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B.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C.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D.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4.甲文写“奇山异水”,富春江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乙文写江景,描绘了两幅伟观的画面,请简要概括这两幅画的内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