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 步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在散步时,家庭中发生的分歧是什么?“我”的决定是什么?“我”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
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3.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责任”有哪些认识?
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
(司马光《涑水记闻》)
1.选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太祖亟见之 B. 读之竟日
C. 故时有物外之趣 D. 赐金帛慰劳之
2.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上 愈 怒 举 柱 斧 柄 撞 其 口 堕 两 齿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宋太祖是个怎样的人。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 元方 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 之。元方入门不顾 。
1.翻译字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
(2)太丘舍去(___________)
(3)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关于《陈太丘与友期》一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从这则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守信用、讲礼貌。
B. 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C. “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对友人不守信,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D. 文章用语言和行为刻画主要人物陈太丘。
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的人生启示:蝉在枝头鸣叫,是为了唱响生命的赞歌;种子在土里静卧,是为了积蓄成长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平时没有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删除“因为”)
B. 这次受检的十余种教辅资料合格率不足10%左右。(“不足”和“左右”删除其中一个)
C. 同学们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激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把“学习用品”改成“文具”)
D. 既然你能够认真地读完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的名著,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既然”改成“如果”)
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数学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D. 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