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一天,我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一天,我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成功、后悔、感动、哭、笑……”等,再写作文。②紧扣题目,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

 

那一天,我真后悔 那一天,阳光明媚,我高高兴兴的出门,一看周围,那些花好像在嘲笑你,那些草在偷笑。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不知不觉中我肚子疼了起来,会有什么事发生,难道我会被老师骂?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脑子里一片空白,我只想快点到学校。一进教室,教室里乱哄哄的,今天大家是怎么了的,连班长也是这样?我心里想:难道老师不来了,大家才会这样?平常可不是这样的呀!难道老师生病了?还是怎样…… 过了一会,老师走进来了,说:“今天把第10课课文读背。”王兵兵!上来!我不知道老师叫我有什么事,但肯定不是好事。我慢吞吞的走了上去,你昨天的作业是怎么做的,有好多都没做。你昨天晚上干嘛去了,去玩啦!像你这样的成绩,再不努力,你这个成绩会下降的的。老师气汹汹的对我说。 老师,我……我,你什么你!你昨天晚上到哪里去了!我昨天在家写作业,那怎么会有那么多没做,老师的声音全学校都能听见!我不知不觉中眼泪流了下来。老师,我……我对不起!你这对不起就可以算了,你今天把这个词语罚抄20遍!现在你要把你的家长请来。啊!这下死定了,我手脚都软了,我不该想象家长来了,会是什么情景! 我打给了妈妈,过了一会,我妈急急忙忙地赶到了办公室,老师跟我妈说了几句,我妈变得怒气冲冲的了,急拉我回家。我不知道我妈会对我怎样。到了家后,我妈便问我,你昨天怎么不做作业,难道你骗我们说你做完了作业,你这么喜欢骗人。妈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知道在古代有一个题目叫曾子杀猪。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我被我妈罚了,那种痛苦,真的好痛!从此以后,我不再骗人了!我要做个诚实的人。 那一天,我真后悔! 【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让同学们依据这个题目自己立意写一篇文章,写作自由度较大,但同学们却感到无话题可写,难度较大。“那一天,我xx”里有个关键词语:xx,也就是写xx里蕴含什么含义,或者在别人的xx里,你读出了什么内容。写作时,应按这个思路来写。“xx”可以化为这几种含义:笑、赢、震撼、醒悟、看见蓝天等,写作文时,可转化为这几个词语,写作难度就会降低很多。因为题目里有“xx”一词,在作文中一定有外貌描写、心理体验,所以,文章中也要有心理描写,可以再假如相关其它心理描写,使文章更加充实。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A.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藻地在一帝答礼。他是一个寓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A段文字选自我们已学的课文《________》,B段描写的人物是______。根据人物描写,我们可以推测文段中的两位都是________的先生。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所写的散文集,共10篇。_____

(2)鲁迅在《五猖会》一文中批判了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封建孝道。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调查数据如下表:

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年龄分布

年龄段

<19

19-24

25-34

35-49

>50

关注人数比

44%

23%

18% 

9%

1%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有没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唐朝诗人贾岛得诗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但他认为这句诗中的“敲”用得不好,想改为“推”字,就多次把“敲”和“推”进行变换,看哪个字比较好。后来成为一个咬文嚼字的比较有名的事例。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显示的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特征。____________

(2)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三】,你认为用哪个字好,说明理由。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温暖的小刀

(1)那年春末,我到一所中学去监考。

(2)发卷的时候,我发现,靠近讲台的一个女生怪怪的,左手藏在袖口里,遮遮掩掩,不愿伸出来。和我一起监考的,是另一所学校的—位女老师。大约,她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随后,我俩便开始留意这个女生。在我们想来,她袖口里的那只不愿示人的手,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3)考场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答题。只有这个女生,一边答题,一边有意紧藏着她的那只手,一边还不自觉地环顾着左右,神色紧张而怪异。这愈加坚定了我们的怀疑:她的手里一定攥着小纸条或者其他用来作弊的东西。

(4)然而,我们错了。半小时后,也许女生做题做得太过专注,一不小心,她露出了自己的左手——天哪,这个女生的左手居然没有手指头。

(5)原来,她竟是一个有残疾的学生!

(6)这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愧怍之余,不禁心生悲悯。那位女老师,更是—脸的痛楚,小声地嘟囔着:“怎么会是这样,多可怜的孩子啊,多可怜的孩子。”

(7)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一道地理题需要改动。办公室送来了一沓纸片,纸片上,印着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地形图。我们分发给了学生,然后让他们各自粘贴在试卷的答卷纸上。由于是临时赶印出来的,太过匆忙,这些纸片裁剪得很粗糙,考生们只有自己动手把四个毛边撕去,大小合适,才能贴在试卷上。

(8)这下可难为了这个女生。大约,她还是不愿让别人看到她的那只手,就用左胳膊使劲压紧纸片,右手一点一点地撕。可是,那张小纸片仿佛不听话,只要她一用力,就从她的胳膊下跑出来,再压下去,再跑出来。她急得都有些冒汗了。

(9)“这位女同学,我可以帮你吗?”女老师走过去,俯下身子,声音低低地征询女生的意见。女生抬起头,看了看,迟疑了一下,还是把纸片给了她。

(10)女老师并没有立即动手,她把那张纸片放在讲台上后,便在满考场里寻找着什么。我有些纳闷,这不是很简单的—件事嘛,她究竟想要干什么呢?

(11)不一会儿,女老师从一个学生那里找到了一把小刀。然后,她坐在讲台前,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裁着那张纸片,”哧——哧—一”,小刀割裂纸片的声音很好听。我和女生看着她做这—切。说实话,那一刻,女老师慈祥得像坐在讲台前的一尊佛,她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完成—件精致的手工艺品

(12)随后,她微笑着把这张小纸片轻轻地放在女生的桌子上。女生欠了欠身子,低低地说了声谢谢。她拍了拍女生的肩膀,说:”赶紧答题吧。”便走开了。

(13)然而,我还在纳闷着。一张小纸片,用手也完全可以撕得很整齐,为什么一定要找把小刀来呢?

(14)考试结束后,我道出了心中的不解。那位女老师笑了,说:“这个女生所残缺的,是一只手。我不想在她面前,用自己灵巧的手指头去撕那张纸片,那样的话,会撕碎这个女孩的心。我满考场去寻找一把小刀,就是想借助小刀,避开对她的这种伤害。”,

(15)一直以来,小刀在我心中不过是一片冰冷的铁片而已。而那年春天我懂得了,原来即便是锋利而冰冷的一片小刀,也会裁剪出入性的温暖来。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3.3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文中起什么作周?

4.11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15段在文中起了哪些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缀行甚远     缀:__________   (2)顾野有麦场   顾:__________

(3)一狼洞其中   洞:__________   (4)狼亦黠矣     __________

2.用“/”线给下列句子断句,每句断一处。

(1)乃悟前狼假寐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骨己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中心语句:__________

道理: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