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扫帚不到,垃圾照例不会自己跑掉”②但创卫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连续全面的抓实③“创卫”的关键还在源头治理④有关部门应在摸清污染源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精准减排、有效发力⑤近年来,为了治理环境卫生,我县各部门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A. ①⑤④②③ B. ⑤②①③④ C. ⑤①②③④ D. ⑤②③①④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C. 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兄弟,予以教诲与劝勉,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如诸葛亮的《诫子书》。
D.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庄子》合称为“四书”。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伶仃 懊脑 闲情逸致 随声附和
B. 点缀 崩塌 人声鼎沸 大相径庭
C. 嬉戏 嘹亮 玲珑剔透 晃然大悟
D. 酝酿 憔萃 油然而生 饥肠鹿鹿
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
A. 这位老人的模(mó)样,真叫人觉得可怜。
B. 他上课总喜欢答非所问,同学们难免哄(hōng)堂大笑。
C.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liān)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
D. 覆盆子像小珊瑚攒(chuán)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椹要好的远。
请以“美,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小题。
那天是周末,春日的黄昏有新榨橙汁的颜色与气息。老早就说好了要和朋友们去逛夜市,母亲却在下班的时候打来了电话,声音里是小女孩一般的欢欣雀跃:“明天我们单位组织去春游,你下班的时候给我到威风糕饼店买一袋椰蓉面包,我带着中午吃。”
“春游?”我大吃一惊,“啊,你们还春游?”想都不想,我一口回绝,“妈,我跟朋友约好了要出去,我没时间。”
跟母亲讨价还价了半天,她一直说:“只买一袋面包,快得很,不会耽误你……”最后她都有点生气了,我才老大不情愿地答应下来。
一心想着速战速决,刚下班我就飞身前往。但是远远看到了那家糕饼店,我的心便一沉:店里竟是人山人海,排队的长龙一直蜿蜒到了店外,我忍不住暗自叫苦。
随着长龙缓慢地移动着,我频频看表,又不时踮起脚向前面张望,足足站了快二十分钟,才进到店里,我站得头重脚轻,饿得眼冒金星,想起朋友们肯定都在等我,更是急得直跺脚。春天独有的暖柔的风绕满我周身,而在新出炉面包熏人欲醉的芳香里,裹挟的却是我接近一触即发的火气。真不知道母亲是怎么想的,双休日在家里休息不好吗?怎么会忽然心血来潮想去春游,身体吃得消吗?还说是单位组织的,一群准老太太们在一起,又有什么可玩的?而且春游,根本就是小孩子的事嘛,妈,都什么年纪了?
前面的人为了位次爆出了激烈的争吵,便有人热心地出来,统计每个人买的数量和品种,给大家排顺序,计算下来我是第三炉的最后一个。多少有点盼头,我松口气,换只脚接着站。
就在这时,背后有人轻轻叫一声:“小姐。”我转过头去,是个不认识的中年妇人,我没好气:“干什么?”她的笑容几乎是谦卑的,说:“小姐,我们打个商量好吗?你看,我只在你后面一个人,就得再等一炉。我这是给儿子买,他明天春游,我待会还得赶回去做饭,晚上还得送他去学校听课。如果你不急的话,我想,嗯……”她的神情里有说不出的请求,“请问你是给谁买?”
我很自然地回答她:“给我妈买,她明天也春游。”
不明白,当我做出回答的时候,整个店怎么会在刹那间突然有了一种奇异的寂静,而所有的眼光一起投向了我。
有人大声地问我:“你说你买给谁?”我还不及回答,售货小姐已经笑了,“嗬!今天卖了好几百袋,你可是第一个买给当妈的。”
我一惊,环顾四周才发现,排在队伍里的,几乎都是女人,从白发苍苍到绮年少妇,每个人的大包小包,都在注解着她们的主妇和母亲身份。“那你们呢?”我问。
“当然是买给我们的小皇帝了。”不知是谁接了口,大家都笑了。
我身后那位妇女连声说:“对不起,我没想到,我真没想到。这家店人这么多,你都肯等,真不简单。我本来都不想来的,是儿子一定要。一年只有一次的事,我也愿意让他吃好玩好。我们小的时候春游,还不是就挂着个吃?”
她脸下忽然浮现出的神往表情,使她整个人都温柔起来,我问:“现在还记得?”
她笑了,“怎么不记得?现在也想去啊,每年都想,哪怕就在草坪上坐一坐晒晒太阳也好,到底是春天。可是总没时间。”她轻轻叹口气,“大概,我也只有等到孩子长大到你这种年纪的时候,才有机会吧。”
原来是这样,并不是母亲心血来潮?只是内心深处一个已经埋藏了几十年的心愿。而我怎么会一直不知道呢,我是母亲的女儿啊。
她手里的塑料袋里,全是饮料、雪饼、果冻……小孩子爱吃的东西。沉甸甸的,坠得身体微微倾斜,她也不肯放下来歇一歇,她向我解释:“都是不能碰不能压的。”她就这样,背负着她的“不能碰不能压”的责任,吃力地,坚持地,等待着。
我说:“你太辛苦了。”
她的笑容平静里有着喟叹,“谁叫我是当妈的?熬吧,到孩子懂得给我买东西的时候就好了,”她的眼睛深深地看着我,声音里充满了肯定,“反正,那一天也不远了。”
只因为我的存在,便给了她这么大的信心吗?我却在瞬间想起了我对母亲的推三搪四,我的心,开始狠狠地疼痛。
这时,新的一炉面包热腾腾地端了出来,芳香像原子弹一样地炸开,我前面那位妇女转过身来,“我们换一下位置,你先买吧。”
我一愣,连忙谦让:“不用了,你等了那么久。”
她已经走到了我的身后,已略显苍老的脸上明显有着生活折磨的痕迹,声调却是天生只有母亲才会有的温煦和决断,“但是你妈已经等了二十几年了。”
她前面的一位老太太也微笑着让开了,更前面的一位回身看了一眼,也默默地退开去。我看见,她们就这样,安静地,从容地,一个接一个地,在我的面前,铺开了一条小径,一直通向柜台。
我站在小径的顶端,目瞪口呆,徘徊不敢向前。
“快点啊。”有人催我,“你妈还在家里等你呐。”
我怔怔地对着她们每一个人看了过去,而她们微笑地回看我,目光里有岁月的重量,也有对未来的信心,更多的,是无限的温柔。
刹那间,我分明地知道,在这一瞬间,她们看到的不是我,而是她们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女。是不是一切的母亲都已经习惯了不提辛苦,也不说要求,惟一的、小小的梦想,只是盼望有一天,儿女们会在下班的路上为自己提回一袋面包吧。
通往柜台的路一下子变得很长很长,我慎重地走在了每一位母亲的情怀里,就好像走过了长长的一生,从未谙人事的女孩走到了人生的尽头,终于读懂了母亲的心。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联系上文,说说你对最后一段加点词语“终于”的理解。
3.文章题为“走近母亲”,为什么却花大量笔墨去写“身后的那位妇女”?
4.读了文章,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