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魯君。齐人攻魯,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魯君。齐人攻魯,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后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去鲁而事魏。魏文候以为将。

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嬴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①,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锺,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候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候既卒,起事北子武候。武候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禹灭之。夏桀之居。右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休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疽(jū):毒疮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为将                   故余虽愚,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B. 与士卒苦                   必先苦其心志,其筋骨(《孟子两章》)

C. 吴起于是欲名               此人可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

D. 德义不,禹灭之             乃重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其父战不能旋踵,遂死

A. 胡不见我王(《公输》)

B. 才人远矣(《伤仲永》)

C. 万钟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D. 长勺(《曹刿论战》)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4.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里,虽是在论述作战的道理,其实也是在论述治国的道理。结合两文具体内容,说说吴起和孟子在治国固国之道上的共同观点。

 

1.A 2.D 3.(魏武侯)回头对吴起说:“山河如此险要、美丽啊,这是魏国的瑰宝啊。 (魏武侯)回头对吴起说:“山河如此险要、美丽啊,这是魏国的瑰宝啊。 4.①治国固国都不凭借山河险要的地势。孟子说:“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而吴起也通过三苗氏、夏桀、殷纣等拥有险要地势而灭亡的故事说明这个道理。 ②以德服人,注重修德。孟子认为只有推行“仁政”的君主,天下帮助他的人到了极点,天下才会归顺于他;否则,则天下人都会背叛他;而吴起认为治国固国在于君主修德,因为三苗氏、夏桀、殷纣等都是不修“德义”、修政“不仁”“不德”导致灭国的。如果魏武侯也一样,那么船里的人都是敌人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A:最终。B:劳累/使……劳累。C:成就/接近D:品行方面的钻研、学习锻炼/修建) 2.试题分析:考查文言虚词。例句:在。A向 ;B比;C对;D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积雨辋川庄①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②炊黍饷东菑③。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④,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⑤,海鸥何事更相疑⑥。

【注释】①辋川庄: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②藜(lí):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饷东菑(zī): 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③槿(jǐn): 植物名。落叶灌木,其花朝开夕谢。④争席: 典出《庄子·杂篇·寓言》: 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 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⑥《列子黄帝篇》载: 海上有人与殴鸟想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1.下列选项中有误的两项是(     ) (      )

A. 首联写田家,诗人视野所及,按顺序先写空林烟火,再写农家饷田、田头野餐、早炊,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B. 领联写自然,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面,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C. 颈联写诗人隐居山林的富足奢侈生活。

D. 尾联两个典故,一正用,一正区,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

E. 在这首七律诗中,诗人把自己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2.曾有人把此诗推为全唐七律的压卷,评价极高。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颔联。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是菩提祖师,他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和长生不老术本领,所使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

B.《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指的是宋江:一书‘河北玉麒麟’,指的是卢俊义。

C.《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取经结束后,佛祖授唐憎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金身罗汉,沙僧为净坛使者。

D.《水浒传》中林冲,绰号“ 豹子头”,他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来是逆来顺受的性格,后被高俅设计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他开始爆发出反抗精神,后雪夜上梁山。

 (2) 阅读《水浒传》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话说 A对宋江道:“……小生累累使人去大名探听消息,梁中书昼夜忧惊,只恐俺军马临城。又闻蔡太师见说降了关胜,天子之前更不敢提:只是主张招安,大家无事,因累累寄书与梁中书,教且留卢俊义,石秀二人性命,好做手脚。”宋江见说,便要催趱军马下山去打大名府。 A道:“即令冬尽春初,早晚元宵节近。大名年例大张灯火。我欲趁此机会……可以破之。”宋江道:“此计大妙!……”

选段中A是绰号为“智多展”的__________  (人名),选段所反映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西游记》中猪八成也曾发挥聪明机智,在“智激美猴王”故事中,八戒前去花果山,通过激将法把孙悟空请来,然后打败了妖精________________(填人名)。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 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清澈透明,竹柏倒影清丽淡雅,点染美妙意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爱莲说》中用莲的清高比喻君子令人敬重而不轻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运用

同学们,一眨眼,初中三年的时光即将过去,我们也站到了分离的路口,离别前、九年级一班的同学 计划毕业前夕举办“共话师恩,畅想未来”的师生联欢晚会,请你协助完成以下几个活动。

活动一:难忘师恩

1) 为配合本次晚会的举行,班级准备设计一次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板报,板报已经设计了一个栏目,请你仿照给出的栏目另外再设计两个。

栏目一: 师生情深

栏日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日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活动二:共话友情

离别难免伤感,请你写出两句( 上下句) 适宜作为赠言的古诗送给同学,以激励或劝慰他(她)。

示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我的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活动三:畅想未来

阅读下列表格,写出你的调查结论。

对象\调查数据(百分比) \毕业去向

高中

职业中专

社会

学生

78%

17%

5%

家长

90%

6%

4%

 

 

我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常见的活动有登高望远、饮雄黄酒、吃重阳糕等。

B. 小王对到来的所有宾客说:“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光临本人府第的乔迁之喜。”

C.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夏至”表示告别了温暖的春天,是炎热夏天的开始。

D. 杜甫诗云: “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70 岁又被称作古稀之年、杖国之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