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为所选文字拟一个四字标题。
2.第一段中对小伙伴撑船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3.“渐望见依稀的赵庄”,其实并不是赵庄,而是什么?此处写“我”的这种错觉,有什么作用?
下列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归省:回家看望父母 行辈:排行和辈分
B. 委实:实在 弥散:弥漫消散
C. 自失:丢失了自己 依稀:隐隐约约
D. 絮叨:仔仔细细地说 旺相:茂盛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绝壁 膝盖 脑怒 欺侮
B. 困惑 挑剔 胆怯 委曲
C. 叛徒 诚肯 鉴别 宛转
D. 惊异 鞠躬 奖励 家眷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哄骗(hǒng) 闹哄(hong) 起哄(hōng) 叉港(chà)
B. 潺潺(chán) 怠慢(dài) 不惮(dàn) 船橹(lǔ)
C. 撺掇(cuān duó) 凫水(fú) 桕树(jiòu) 旺相(xiàng)
D. 皎洁(jǎo) 归省(xǐng) 絮叨(xù) 舟楫(jí)
【甲】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选自《木兰诗》)
【乙】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选自《石壕吏》)
1.请你从《木兰诗》中找出与《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句式相同的句子。
2.《木兰诗》中写了木兰征途中的“夜色”,《石壕吏》中也写了“夜色”,它们在诗中各起什么作用?
3.请分析“木兰从军”和“老妪应征”各自的缘由,并分别写出作者对这两件事的态度。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八十始得归
(2)采葵持作羹
(3)兔从狗窦入
(4)不知贻阿谁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2)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3.用诗中的句子回答,主人公的家现在怎样?
4.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