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做人与做事可分先后吗? ①先做人,后做事。这是很多长辈对晚辈,师长对后学的谆谆告...

做人与做事可分先后吗?

①先做人,后做事。这是很多长辈对晚辈,师长对后学的谆谆告诫。其意无非是德重于才,德先才后,只有这样,才能德才兼备成大器。但它导致这样的误解,似乎做事与做人是可以分开的,还可以分出先后。事实是这样的吗?

②什么是做人?汉语里的做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指待人接物,二指做正直无私的人。关于怎样做人,有很多方面的要求,如:做人要有原则,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人要有责任感,铁肩担道义;做人要胸怀坦荡,不拘小节者方成大器;等等,不一而足。与这些生硬的条条框框相比,一些名人的劝告更加生动。鲁迅先生说:“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左拉说:“生命的全部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未知。”

③什么是做事?汉语里的做事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担任某固定的职务和工作。二是从事某种工作或处理某项事情。关于怎样做事,也有很多方面的要求,如:要有大局观;要有目标;要分主次;要有忧患意识等。关于做事,也有很多有益的忠告,如《道德经》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中国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④那么,一个人到底要怎样学好做人与做事呢?

⑤一是A                  。20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在某著名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这所大学以打破西方技术垄断研制巨型计算机而名扬海内外。在我的毕业设计过程中,跟随导师参与到巨型计算机的科研之中,做了一些相关的初级研究工作。由于起点高、研究团队群星璀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非常顺利。但除了这一收获之外,在我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深为导师和老师们那种不计名利、攻坚克难,全身投入的献身精神所感染。这一研究学习过程成为我的精神净地,在我以后的工作中,每当遇到名利之事、工作困难,都能回想起这一经历,以导师、老师们的精神鼓舞自己,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⑥二是B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领域泰山北斗级的科学家。他在深情回忆自己的导师冯·卡门时,特别强调其无私的学术精神。每有新的发现和创新思想,冯·卡门都会毫无保留地与同事们共享,有的学生和同事有些不解,说您这样做,不怕别人赶上或者超过您吗?冯·卡门坦然地说:“我不怕,等别人赶上我达到这一点上时,我已经远远地跑到更前面去了。”为此,冯·卡门没有任何时候停止思考、研究与创新,事实上,他的这种无私的学术精神,是以自己的永远坚持不懈地跑在科学研究的最前列为支撑的。你要学他的为人,就必学他怎样做事。

⑦做事先做人,是因为人格在空间上决定了做事的空间;做人先做事,是因为人的各种素质,只能在做事中才能形成:人的本质,只能在做事中才能展开;人的潜能,只能在做事中才能开发;人的能力,只有做事中才能发挥;人的成就,只能在做事中才能取得;人的梦想,只有做事中才能实现。做事即做人,做人即做事,二者是内在统一的,没有先后之分。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请根据文意,将“在学做人中学做事”“在学做事中学做人”正确选填在文中A B横线后。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5.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马丁·路德说:“昧着良心做事是不安全、不明智的。”苏格拉底说:“做少许事情而做得很好,胜于做许多事情而做得很糟。”李渔说:“大文夫做事,雷厉风行。”

 

1.做事即做人,做人即做事,二者是内在统一的,没有先后之分。 2.①引出本文的论题:做人与做事可分先后吗?②从人们熟知的说法谈起,提出疑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A:在做事中学做人 B:在做人中学做事 4.首先通过人们对“做人与做事”的关系的误解提出疑问,引出论题;接着分别解释什么是做人、做事,并明确做人和做事的要求;然后从“学做事中学做人”和“学做人中学做事”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最后得出结论:做事即做人,做人即做事,二者是内在统一的,没有先后之分。(意思对即可) 5.第③段。因为第③段主要论述什么是做事,做事有哪些要求。三个人说的话正是对做事的具体诠释。 【解析】 1.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点。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找文章的论点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此文的论点在最后总结出来的。 2.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议论文第一段作用一般是:①提出论题或论述的内容,为下文的论述作铺垫;②提出论点。此题就是引出本文的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根据第④那么,一个人到底要怎样学好做人与做事呢?做人在前,做事在后,因此答案是先A后B。 4.论证思路:就是作者为了证明某个观点,先后都做了哪些事。其语言表述形式是:作者先......然后.......接着......再.......进而.......又.......然后.....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或者提出什么倡议等等)。论证的过程越复杂,步骤越多,这些词运用得越多。 5.本题考查论据的使用。所给材料三个人谈的都是如何“做事”,正好回答第③段“什么是做事”的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妈妈的五斗橱

①妈妈的五斗橱,在童年的我心目中,是威武庞大的。它应该是当年最流行的样式,右边有五个宽大的抽斗,左边是半扇带拉门的储物柜,它们并肩站立在一起,顶上还安了一块镜子,这样,就成了一个又高又宽的多功能家具,被漆成深沉庄严的紫红色,静静矗立在妈妈卧室的一角。

②我们家有四口人,五个抽斗除了第一个,余下的平均分配给家里的每一位成员。第一个抽斗地位最为特殊,专门用来装家里的重要证件—户口本、结婚证、毕业证,里面还有一只装藕粉的盒子,放粮票和钱。下面四只抽斗,依次分别属于妈妈、爸爸、哥哥和我。

③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最喜欢翻她的那只抽斗。那时我应该刚上初一吧,虽迟钝,却也开始有了美丑的概念。妈妈很漂亮,但我长得并不像她,我想是不是因为这个,妈妈不喜欢打扮我,另一方面,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

我摩挲着她抽斗里的黑丝绒裙子、果绿色的泡泡纱短袖夏装、双层领的乔其纱上衣。时间宽裕的时候,我还会拿出她的衣服,摆在胸前,站在大衣柜的镜子前,羞涩地照上一照。当然,在妈妈回家之前,我会把她的衣服收好放回去—那是我一个人的秘密。

⑤爸爸的抽斗是没有什么可翻的,我自己的抽斗也乏善可陈,不过里面新放了两双桃红色的毛巾袜子,是大姑送给我的。我为那两双软软的鲜艳的桃红色毛巾袜子,久久地欢喜着。

⑥第一只抽斗是唯一上锁的一只。妈妈有一大串钥匙,其中一把就是开这个抽斗用的。有时她刚打开,却被喊出去了或者突然想到厨房里正烧的菜,来不及关上,转身就走了。我便很激动地凑上前,踮起脚,试图偷窥里面的秘密。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但是能看到那些平时不大能够见到的证件,红红绿绿的粮票,还有一个深蓝色的长条形袋子,上面写着“工资袋”。看到这些,我心里就踏实下来,觉得所有的日子都在妈妈的掌握之中。

⑦前年,我装修房子,买家具的时候,买了一个五斗橱。比妈妈的五斗橱要小上两号,颜色是咖啡色的。深紫红的家具,现在已经找不到了。第一只抽斗,我想都没想,就直接用来装家里的各种证件。现在的证件比从前多多了,毕业证、职称证、结婚证、房产证,甚至还有工会会员证,大大小小,厚厚一摞,但是不再需要装粮票和钱了。剩下的抽斗,用来装我和丈夫的换洗内衣。小孩有她自己的房间,有单独的整面墙的衣柜,不需要把衣服和我们的放在一起。

⑧我的孩子也不像我小时候,对装着妈妈衣服的抽斗感兴趣。当我把买回来的新衣服给她看时,她总是直截了当地说“好看”或“不好看”。

⑨【A】我的妈妈现在快70岁了,她每天来我家里“上班”,给我们煮饭,等着我的孩子放学,给她凉好水,把水果切成片。当我的小孩中午不午睡偷偷玩手机,她等我下班后立即把我拉进厨房小声向我报告,报告完又赶紧补充:“别说她,我只是跟你说一下。”

⑩除了做饭,妈妈还试图包办我家里的一切家务。我每天早晨洗好衣服,她来了,就把它们都拿出去晒。【B】她喜欢追着阳光,有点日头就要把阳台挂得五颜六色,晒得满满的

傍晚我们回家了,饭已经做好了,衣服也都收回来叠好了,被有秩序地送进我们每个人的抽斗里。我不知道妈妈在拉开关上它们的时候,有没有想起自己从前的那一个五斗橱,还有那个我一直难忘的装着全家生活费的淡绿色的藕粉盒子。

有一天我回家,妈妈说:“我也想买一件像你这样的风衣,薄的。”我立马意识到,她是太需要了才会这么说。我飞快地上网下单,买下一件大号的。妈妈现在肚子大了,经常把双手放在肚皮上,来来回回揉。

当我上班去了,她为我叠衣服的时候,是不是把这件风衣拿在胸前,站在镜子前比画了一下呢?就像我小时候经常做的那样。

我想象着那个画面,热泪盈眶。我多想告诉她,我曾经是那样地喜欢偷偷试她的衣服啊。但是我不会说,我怕她听了难过。

1.妈妈的五斗橱儿时给了我哪些乐趣?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3.文中画线的A、B句各自表现了妈妈什么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4.文章以“妈妈的五斗橱”为题目有何用意?

5.读完文章后,想想儿时家里的哪件器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谈谈你的感受。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自2017年10月起,我市全面实施以“传家训、育家风、立家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工程,开展“传育立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学校也开展了相关主题活动,现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

2018年春节期间,枞阳县通过“三下乡”弘扬孝道文化,传播生活新理念,带去文明新风。期间累计发放“家风”书籍(春联)4000多册(副),开展“家风”文艺表演100多场。铜官区开展主题讲座9场,组织了“传育立行”暨好人题材诗词书画作品展,人民社区、螺蛳山社区、西湖镇、友好社区等多个社区(镇)组织开展了各类文艺演出活动。义安区广泛利用社区春晚、农村“村晚”等传扬家训家风,通过“魅力义安”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讲述“传育立行”故事。郊区乡村喜乐汇、铜山镇百姓春晚、第七届农村文艺汇演等活动都融入了“传育立行”元素,古镇澜溪老街百米长街宴、喜迎新春送文化送春联送祝福等极具特色的活动同样传扬好家风好家训。

(2)在郊区大通古镇,许多门店上都挂着一块写有老百姓家风家训的牌匾。请从下列家训中任选一则抄写下来,再拟写一段话简要赏析和分享这则古训给你的启示以便配照片来发朋友圈。

如“为人和善朋友多,做官清廉百姓敬”、“教育孩子讲科学,言教身教相结合”,就连71岁的手工秤匠人的门梁上也悬挂着“一丝不苟做秤,公公平平做人”的牌匾。

(3)班级准备开展一次关于“培育好家风”主题班会活动,假如你是活动主持人,请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结束语。

(4)活动中某同学写了一份倡导孝行的短文,其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百善孝为先”,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能不能弘扬传统文化,是关系到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B】为了a创造美好明天b弘扬传统文化c传承文明礼仪,我们要孝敬父母,文明有礼,学会感恩,使孝德之树深深扎根,文明之叶枝枝繁茂,【C】处处绽放感恩之花

①【A】处画线句是病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③【C】处画线句与上句句式不一致,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朝花夕拾》中《__________》一文中写到了《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该段文字中的“黑矮汉”扮为宋江、“青面”扮为杨志、 “姣长妇人”扮为______________。(填人名)

(2)下列选项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李  逵  黑旋风  大闹飞云浦   B.衍太太  《父亲的病》  灵魂深处的自私自利、奸猾

C.鲁智深  花和尚  沂岭杀四虎   D.藤野先生  日本东京   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翠绿的春天,小草méng发,百花盛开,美丽的自然(  )出生机与朝气;火红的夏天,娇阳似火,万物生长,热烈的自然(  )出活力和激情;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成熟的自然(  )着自豪与荣光;洁白的冬天,水瘦山寒,玉树qióng枝,沉默的自然(  )着希望与梦想。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éng_______    _______    玉树qióng _______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 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勃发  绽放  收获  孕育    B、绽放  勃发  孕育  收获

C.孕育  勃发  绽放  收获     D、收获  绽放  勃发  孕育

(4) 根据文意,在横线处补写一个总领性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中军置酒饮归客,_____________________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其五》)

_______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⑧李白的《行路难》中借姜太公典故表达对未来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最后一段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