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句式,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句式:_...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句式,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句式: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

(2)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

句式: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

(3)你们完了,快完了!

句式: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

(4)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句式: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

 

(1)反问句。 当面责问特务,强烈谴责了反动派的残暴。 (2)祈使句。 当面命令特务,揭露了反动派虚弱的本质,表现了自己大无畏的精神。 (3)感叹句。 揭露了敌人的虚弱的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 (4)反问句。 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式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句式。第(1)句中只问不答,所以判断为反问句,此句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质问。第(2)句中“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属于祈使句,命令特务,站出来。第(3)句中“你们完了,快完了!”是感叹句,指出敌人的末日就要到了。第(4)句只问不答,属于反问句,指出敌人暗杀行为,吓不到人民,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

②暗杀了人,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③无耻啊!无耻啊!

A. 设问 引用 反复    B. 反问 比喻 反复

C. 反问 引用 反复    D. 设问 比喻 反复

 

查看答案

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2)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

(3)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4)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hèng)         商(xié)         卑无耻(bì)

B. 论(yú)           明(lí)          义愤填(yīng)

C. (liè)          诬(miè)         挑拨离(jiàn)

D. 击(chuí)         予(fù)          和可亲(ǎi)

 

查看答案

蒋堂初为淮南转运使,冬至日,各县致贺书,皆投书即还。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索回书,左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左右曰:“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

【注释】①蒋堂:人名。②淮南转运使:官职。③使人:使者,即下文的“皂隶”,衙门中的听差。④延誉:播扬声誉,传播好名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蒋堂初淮南转运使______  ②皆投书即______

③须回书     ______       ④后为名臣______

2.下列各句中的“其”与例句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敢慢其命令

A. 普明日复奏其人    B. 其船背稍夷

C. 及其日中如探汤    D. 益习其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左 右 呵 逐 亦 不 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5.“皂隶如此野狠”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

 

查看答案

悬在半空中的爱

①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遥遥相望,中间有铁索相连。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时有13根铁索,而此地只有两根,一上一下相距约一人高。这是山上的招牌旅游景点,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往返于两座山峰之间,向游人表演“铁索飞渡”,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了吸引游客,变得更加惊险刺激,他走铁索时从不带保险绳,中途还要表演一些高难度动作。

②玩命的活让他收入不菲,家里渐渐宽裕起来。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影响学习,一开始他就和妻子商量好,对儿子隐瞒了走铁索的事,只说自己在山上承包了一个景点。夫妻俩一直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个美丽的谎言,单纯的儿子丝毫没有看出破绽,真以为父亲做了老板。

③他发誓要让儿子走出大山。儿子小学毕业后,他就四处求人,把儿子送到了城里最好的中学。儿子住校,每个月回家一次。儿子自从进城读书之后,果然长了不少见识,常常讲一些父亲闻所未闻的新鲜事,而且每次拿来的成绩单都让他们兴奋不已。然而,他做梦都想不到,儿子竟然也一直在撒谎,那些成绩单都是儿子精心伪造的杰作。儿子小小年纪离开了父母,无人管束,很快就迷上了电子游戏,学习成绩自然一落千丈,为了向父母交差,他只好精心伪造了成绩单。父子俩就这样各怀心事,在互相隐瞒中过了一年。

④那天,母亲在家里忽然接到老师的电话,说儿子已经3天没来上课了。她才如梦方醒,赶到城里,终于在一家电子游戏室里找到了儿子。她气得浑身发抖,当即给了他一巴掌:“你以为你爸赚钱容易吗?”一怒之下,她把儿子带到了山下。

⑤儿子第一次看到了“铁索飞渡”。天啊,那个悬在半空的人竟是父亲。上下两根铁索,父亲手上抓着一根,脚下踩着一根,晃晃悠悠地缓缓前行。他震撼了,观众每一声喝彩都像一支利箭深深地扎进他的胸膛,他终于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自己花的每一分钱竟然都是父亲用命赌来的,悔恨的泪水决堤而出。他哀求母亲,千万不要告诉父亲,自己一定痛改前非。母亲既心疼儿子又怕丈夫分心,便答应了帮儿子隐瞒。

⑥可是,儿子仅仅收敛了两个月,又忍不住“旧病复发”,一头钻进了游戏室。老师再次打来电话时,被父亲接到了,听明真相,他感到五雷轰顶,没想到自己为工作出生入死,苦心经营多年的谎言,换来的竟是这般光景。

⑦第二天,他把儿子拽到了铁索前,不由分说,就往他身上套好了保险绳,然后指着对面的山头吼道:“只要你今天能从铁索上走过去,我永远不再逼你上学了,今后你想干啥都行。”儿子看了看对面,又瞧了瞧铁索,一赌气说道:“走就走,别以为这样就能吓唬我。”心想父亲天天都能走,何况我还有保险绳,怕什么?可是当他一脚踏上铁索时,立马就后悔了,脚下深不见底,两旁悬崖峭壁,一阵寒风吹来,只感觉浑身汗毛竖起,后背发凉,极度的恐惧让他根本无法保持重心,手心不断冒着汗,身体越晃越厉害……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去的,下了铁索浑身上下已经找不到半根干纱,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由于惊吓过度,回家后他接连高烧了三天。

⑧父亲果然信守诺言,对儿子的事再没过问半句。但经历了这次“生死考验”,他仿佛变了一个人,再也没有逃学。

⑨若干年后,他变成了城里人,也有了自己的儿子。春天,山花烂漫,他带着儿子又去了那个景点,看见有人正在铁索上行走,3岁的儿子惊得半天合不拢嘴。他自豪地说:“那有什么了不起,爸爸14岁时就能飞渡铁索。”儿子向他投来崇拜的目光,竖起大拇指说:“爸爸,你真勇敢!”他拍拍儿子的小脑袋,笑了,眼里溅出泪花。在他大学毕业前,父亲永远留在了这片苍茫的大山。

(摘自《特别文摘》,有删改)

1.请根据选文内容,补全情节,完成下列表格。

父母为了让“儿子”安心

(1)           

“儿子”不好好读书

沉迷游戏,伪造成绩单

父亲接到电话,得知真相后

(2)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中的“悬在半空中”,既指父亲为了儿子悬在半空冒险“铁索飞渡”,又指父亲无奈逼儿子走悬在半空的铁索。

B. 母亲因为心疼儿子,又不想丈夫分心,隐瞒了儿子的事。

C. 文中的父亲一开始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为了让儿子安心读书,隐瞒了高空走铁索的事;但他后来强迫儿子走铁索,就太狠心、残忍了。

D. 第⑤段的“赌”字表明父亲为了他,连命都敢豁出来,它饱含了伟大的父爱,对比出他的不该。

3.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1)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特别注意加点字。

他震撼了,观众每一声喝彩都像一支利箭深深地进他的胸膛。

(2)第⑤段和第⑨段两次写到流泪,请分别说说两次流泪的原因和包含的情感。

4.试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以及文章主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