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清明节的人文精神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我国...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清明节的人文精神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二十四节气有关。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中说到:“清明之日,桐始华。”这里记载的节气不等于节日,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而清明节气的重要特点是冬季即将过去,而春天已经降临。这个时候人的活动要与物候相对应,将社会活动的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大约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学术界认为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各种说法,有的学者认为由纪念介子推起,推而广之要祭拜自己的祖先。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唐玄宗在公元732年颁布诏书曰:“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现在寒食节在某些地区已经消失,而清明节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流传至今。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秋祭祀,以时思之,春秋祭祖,符合人们春祈秋报的心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祭祖敬祖的传统,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创造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一点在清明节上更是得以充分的体现,这种传统已经积淀为一种民俗文化心理,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

清明节的习俗又与现在消失了的节日上巳节有关。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有两个活动内容:一是人们在春天到来之时到野外踏青嬉戏;一是招魂续魄,召唤亲人的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回归。

随着原始信仰的淡化,上巳节演变成了春游,上巳节消失了,这个文化因子在清明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人们在节日里踏青郊游,尽享春光。或家族合欢,或交友团聚,总之在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凝聚力。

清明节的另一项民俗活动是插柳,清明节的又一个说法叫“插柳节”。插柳有多种形式:有的插在家里的门楣上,有的戴在头上。民间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 “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的说法。柳枝插在门楣上,其文化含义在于辟邪除灾,民间认为这样做是图个吉利。另外柳枝插在门楣上,还有意味着家庭兴旺的文化含义;而把柳插在头上,为的是求生保健,青春永驻。中国人喜柳爱柳,柳树是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

我国传统的节日不仅在节气的选择上与自然界的变化合拍,而且人们的活动也适应季节、气候、物候的变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又一主题。

经过历史的演变,现代的清明节主要的民俗活动是扫墓和植树。这是传统继承中的变异。但是无论如何变异,都存在着古老的文化因子。农历节日及其习俗是几千年文化积累的结果,民众习惯用它们来表现自己心中的价值,走过有意义的人生历程,这种价值与文化形态的契合是很难改变的。

清明节是中国民众共享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保护和弘扬清明节文化,可以增加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

1.下列关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明节已有约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学术界认为其起源与寒食节有关。

B. 有人认为清明最开始是一个节气,后因与寒食节日子接近等缘故,就渐渐合二为一。

C. 有学者认为,寒食节的起源是由纪念介子推开始,推广到拜祭自己的祖先。

D. 古人在“插柳节”那天在门楣和头上插柳祈福,这一习俗也是清明节的重要起源。

2.下列不能体现清明节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一项是(    )

A. 清明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

B. 在清明节,人们拜祭自己的祖先,体现了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

C. 人们在清明节踏青郊游,尽享春光,亲友闭聚,增加了凝聚力。

D. 清明节的相关活动还体现出辟邪除灾、家族兴旺、求生保健等内涵。

3.下列各项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人们喜欢在清明节时到野外春游踏青,体现了上已节的文化因子。

B. 上已节消失了,演变成了春游,其原因是原始信仰的淡化。

C. 现代清明节的主要民俗活动是扫墓植树,这既有传承,又有变异。

D. 清明节最主要的文化意义在于人的活动与自然界合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1.D 2.A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D项说法不正确,柳枝插在门楣上,其文化含义在于辟邪除灾,而把柳插在头上,为的是求生保健,青春永驻。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A项不能体现清明节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只是介绍清明前后的物候现象。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代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D项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清明节最主要的文化意义在于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创造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中原王朝往往以农业文明为固守基点,以华夏之地安定繁荣、避免周边势力侵扰为宗旨,表现出企望和平、退让保守的倾向。

B. 各路大家齐聚洛阳,联袂献艺,各陈其能,洛阳士民直呼“一日之中,获睹三绝”,获得了视听感官方面的高层次享受。

C. 要有意思才有话说:没有意思硬要说,就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D. 她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母爱如山,什么叫信念和力,什么叫慈爱和坚强,什么叫车航与担当,什么叫润物无声。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那些只关注票房数字的做法,不仅会对影视产业造成致命的伤害,也将污染整个文化生态环境。

B.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融洽,完全封闭是不可能带来文明进步的。

C. 心理学家认为,喜欢自拍是一种病,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源于过度关注自我而很少关心他人的病态心理。

D. 我们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把风险降到最低。从而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争取到最好的结果。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要达到引导孩子健康上网的目的,就要提升网游的内容品位,________键康,绿色的网络环境。

②孙东林兄弟的动人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平凡人身上________的诚比金坚的力量。

③今年1月至8月,仅武汉市就发生了多起交通意外,这大多是由于______导致的。

A. 建造        蕴藏         疏忽

B. 营造        蕴藏         疏忽

C. 营造        潜藏         忽略

D. 建造        潜藏         忽略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zā)      叱咤风云         思忖          稍纵既逝

B. 左睇右盼        荒谬绝伦         翌年          褴褛

C. (lēi)弱     悲(chuàng)   恻隐          庖代

D. 却之不恭        静穆             鸦雀无声      屏气凝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

——席慕蓉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