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俨然(yǎn) 清冽(liè) 糁之(s...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yǎn)   (liè)

(sǎn)    雎鸠(jū jiū)

B. 阡陌(qiān mò)    (yǐ)

(jí)    窈窕(yǎo tiǎo)

C. (tiáo)    (chuàng)

(zhuàn)    蒹葭(jiān jiā)

D. (yì)    (xī)

石底(juǎn)    溯洄(sù huí)

 

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字音的识记。本题没有正确的选项。(问题已上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人、许多事、许多精神、许多情感……伴你一路同行,令你铭记,令你感怀,令你奋进。

请以“与________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①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②。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③善而救其失者也。

(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或:有的。②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③长:发扬。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学者有四_______

(2)然后能其失也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2)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3.文章主要论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讲修睦_______

(2)盗窃乱贼而不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3.作者所描绘的“大同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说说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昔者汤将往见伊尹①,令彭氏之子御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欲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节选自《商汤见伊尹》)

【注释】①伊尹:商初大臣,曾为奴隶。②御:驾车。

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断一处)

(1)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2)彭 氏 之 子 半 道 而 问 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之不以其道_______

(2)策之不以其_______

(3)执策而_______

(4)是子不欲吾_______

(5)下彭氏之子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君将何之?

4.【甲】文托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马”喻指人才,“食马者”喻指什么?【甲】文中的“食马者”和【乙】文中的商汤对待人才分别是什么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

【乙】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①乎四体②,形③乎动静;端而言④,蠕而动⑤,一可以为法则⑥。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选自《荀子·劝学》)

【注释】 ①布:表现。②四体:四肢。③形:体现。④端而言:说话语意精微。⑤蠕而动:比喻举止文雅。蠕,虫子的活动。⑥法则:榜样。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知困,然后能自强_______

(2)有至道_______

(3)可以为法则_______

(4)教然后知_______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2)口 耳 之 间 则 四 寸 耳

3.翻译下列句子。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4.【甲】文拿“嘉肴”与“至道”类比,以突出____________;【乙】文运用________的写作手法,指出“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的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