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爱的味道 ①小区一楼住着一对夫妇,生活极有规律。晨起锻炼身...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爱的味道

①小区一楼住着一对夫妇,生活极有规律。晨起锻炼身体,晚上去广场散步,生活简单随意。因为房屋临街,夫妻俩喜欢敞开房门,坐在那里看书、品茶,或是悠闲地看着过往行人。

②每当屋子里飘出美食的味道,就能猜出他们的儿子回来了。那家男孩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平时极少回来。儿子回来时,也是夫妻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往返于菜市场和家之间,仿佛要把世间美味全部做给儿子吃。

③小小的房子里,总是传出香喷喷的味道。有时路过门前,我会开玩笑地说:“今天是炖鱼吧,离好远就能闻得到呢。”女主人笑着说:“是呢,尝尝吧,味道很鲜美。”几天后,儿子走了,没有了香喷喷的味道,房间又恢复平静,夫妻又开始简单随意的生活。

④爱是有味道的,虽然美味佳肴在哪里都能吃得到,但是出自父母手里,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⑤有位朋友不喜欢吸烟,但每次回到乡下,闻着那熟悉的廉价烟叶的味道,就会想起他的父亲。

⑥那时家庭生活贫穷,为了供他读书,家里的经济一直捉襟见肘。他每次回家取生活费,父亲都会犯愁,但却从不让他分心。昏暗的灯光下,父亲吸着长长的烟袋锅,伴随着袅袅青烟,有轻轻的叹息声。

⑦“爸,别抽烟了,对身体不好,家里实在没钱,我就不读书了。”父亲笑着说:“吸烟是为了给你驱蚊子,你不要有顾虑,好好学习才是正事。生活嘛,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父亲轻描淡写,他早已泪湿枕边。

⑧朋友说,艰难岁月里,父亲努力地支撑着家,面对困难父亲从不说苦。古人解忧,唯有杜康;父亲解忧,却只能吸烟。父亲的身上充斥着浓浓的烟味,隔了好远都能闻到,那时心里极不喜欢,当父亲离开人世,才惊觉内心深处是如此留恋一种味道。

⑨有一次坐长途火车出行,坐我对面的是一对老夫妇,他们很紧张地抱着一个塑料袋不松手,奇怪的举动引起了乘警的注意,便要求他们把袋子打开,老夫妻摇头不肯。乘警越发觉得可疑,强行打开塑料袋,一股浓浓的酸味弥漫开来,袋里竟然装着几棵酸白菜。原来他们是去看在外地工作的儿子,而儿子在家时最喜欢吃酸白菜,为怕酸味淡了,老夫妻包裹了好多层。

⑩那次旅游沿途风景早已忘记,而行程千里抱着酸白菜的老夫妻,却停留在记忆里。酸酸的是爱的味道。生活中只要用心去品味,总能发觉爱的味道,那味道弥漫在岁月里,足以温暖苍凉的人生。

1.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件事?请把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平时生活随意的邻居夫妇用心做菜招待在外工作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3.请从修辞的角度说说第②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将父亲语言的平淡与儿子的泪流满面形成强烈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家境贫寒,但朋友的父亲仍然笑对困苦支持儿子读书 老夫妇怀抱酸白菜行程千里送给在外地工作的儿子 2.承上启下,呼应文题,点明中心,表现了父母对子女真挚的爱。 3.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邻居夫妇想尽办法给儿子做各种吃的,让儿子吃得满意,吃得开心,以此表达对儿子的浓浓的爱意。 4.既突出父亲深沉的爱,也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及决心报答父亲的强烈愿望。 【解析】 1.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文章一共写了三件事:①一对老夫妇平时生活简朴,而当他们的儿子从外地回来时,总会做香喷喷的饭菜。②朋友读书时后他现已过世的父亲为了让他安心读书,总是抽廉价的烟来驱赶蚊子。③长途车里一对夫妇为了给儿子带酸臭的腌白菜被乘警误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老舍先生

汪曾祺

①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莳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汤显祖曾说他的词曲“俊得江山助”。老舍先生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俊得花枝助”。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

②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老舍先生就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这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里面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榻。老舍先生腰不好,习惯睡硬床。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他的握手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茶已经沏出色了,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据我的印象,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的。

③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

④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

⑤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的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作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用喉舌作出有点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

⑥一九五四年,我调离北京市文联,以后就很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听说他有时还提到我。

1.阅读选文第①—④段,说说老舍先生的生活情趣有哪些。

2.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

3.本文记叙的是老舍先生的事迹,在第④段却写了齐白石老人的逸事,其作用是什么?

4.第⑤段写老舍先生提议并组织盲艺人演出的事情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被道光帝流放到伊犁,他为国事而烦恼,可是天高地远又是罪臣之身,难以解脱,于是,他将烦恼抛开,去干实事,他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主持修建了不少工程,等到完工时,皇帝又下诏重新起用他。

材料二:世界顶级富豪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中途辍学后,遭到别人“自以为聪明”“他不可能成功”等等冷嘲热讽。但他顶住了压力,凭借自己必胜的信心、超人的胆识、敏锐的洞察力,最终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

(1)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一个九岁男孩因写了几首“神奇”小诗,一夜爆红网络。随后,媒体的过度关注与热捧,给“小诗人”带来了极度的困扰和烦恼。“小诗人”说:“我再也不写诗了。”有关小神童的成长问题,再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媒体对“小诗人”的过度关注和热捧是“捧杀”,会毁了孩子的前程;也有人说出名就要趁早。对这两种说法,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

“我在办公楼”“我在团委”“我在食堂操作间”……10月18日上午,北京大学官方微博同步推出全校师生员工收听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的新闻。连日来,十九大报告成为北大师生最关注的话题。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2012级本科生、曾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服役的唐青分外激动。他说:“我们要像雷锋老班长一样,把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作‘粮食、武器和方向盘’,永葆为人民服务、甘于奉献的作风。”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表示,北京大学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蹄疾步稳、砥砺前行,完善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实现内涵式发展。

“矢志一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北京大学师生一致表示。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的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1)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金易得,真情难求,离别之情总是能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慨。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托明月传达自己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岑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托朋友传话表达了对亲人的思亲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