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他们)然后离开了这块“gū(____)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2)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zhěng(____)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è(____)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
(3)我曾俯kàn(_____)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
(4)也是无意识的,在闲xiá(____)时甚至睡梦中,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拽出(zhuài) 告罄(qìng) 战栗(lì) 怏怏不乐(yàng)
B. 毋宁(wú) 蹒跚(shān) 阴霾(mái) 毛骨悚然(sǒng)
C. 吞噬(shì) 烧灼(zhuó) 炽热(zhì) 白雪皑皑(ǎi)
D. 羸弱(léi) 遨游(áo) 点缀(zhuì) 芸芸众生(yún)
当我们受挫时,父母会伸出双手给我们安慰;当我们进步时,老师会伸出双手给我们掌声;当我们胆怯时,同学会伸出双手给我们力量……那双温暖的手一直都在。
请以“那双温暖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阡陌交通
(2)讲信修睦
(3)不独子其子
(4)货恶其弃于地也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 大道之行也
忘路之远近
C. 是故谋闭而不兴
潭西南而望
D. 全石以为底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米 立
①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跟父亲提这件事。父亲似乎看出了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②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儿回来陪您,但是,我的收入不高,又不能把您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您找家养老院,您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这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了下去。
③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会不放心。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④没有想到的是,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儿个就搬过去。”
⑤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⑥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⑦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⑧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⑨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⑩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
B11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儿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
B12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就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就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B13而此刻,父亲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B14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亲,我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
B15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
B16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这个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选自《读者》,2017年第6期)
1.阅读全文,理清思路,将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我”带父亲回北京,与“我”生活在一起。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标题“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的理解。
4.请概括文中“父亲”的特点。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此文后的感受。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我们为什么热爱自己的故乡
鲍尔吉·原野
①有一位朋友问我:你们少数民族为什么爱自己的故乡?
②我觉得这是个无礼且无理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不热爱自己的故乡呢?这是我的回答,虽然用反问句回答别人的提问不够礼貌。
③可是,我们为什么热爱自己的故乡呢?这不是本分吗?而且故乡十分可爱。后来我想这个问题,才感到它是一个可以成立的问题。我见到过,真有人不喜欢自己的故乡,我也不喜欢一些地方,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④我也不清楚别人喜欢自己故乡的理由,我注意到的现象是,几乎所有少数民族的民歌都在歌颂自己的故乡。民歌是宝石,不欺人也不自欺。内蒙古能够搜集到的民歌有四五千首,其中多半的内容是在夸赞故乡有多么好。这些歌夸故乡的山峰、河流和草地,像夸一个人的衣服、帽子一样,就是好,不需要特别的理由。从民歌观察,故乡是蒙古族人、藏族人、维吾尔族人住也住不够的天堂,其他民族包括汉族也有这样的民歌。这时我们会注意到,爱故乡是爱丰厚饱满的大自然,包括清澈的河水、植被良好的山川和土地。于是,我回答那位朋友提问的第一个答案是:热爱故乡首先是热爱和谐生长的大自然,而不仅仅是热爱自己的出生地。要不然,为什么不热爱自己出生的产房或产床呢?
⑤一个人降生到世上,从大的方面说,他要接受两方面的东西。一是前面说的大自然,可见可闻可跑可爬,神奇阔大。二是文化,是他不得不接受的仪式、解释、命名、标准和表达方式,包括喜悦、悲伤、愤怒的样式和理由。往细里说,还有音乐旋律、服装样式……这一大堆东西构成人的核心价值观。我从小到大几乎没听说过蒙古族人中有不赡养自家老人的人,这只是文化所形成的价值观的一部分。文化在干什么?文化不仅构造价值观,还使人深受其影响。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文化上叠加、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却摆脱不掉最初的文化。蒙古族民歌、马头琴、马身上的汗味、牛粪味、婚礼赞颂词、民间故事都会激活蒙古族人对故乡的情感。我回答那位朋友提问的第二个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爱故乡的第三个理由是:我们祖先出生、恋爱、劳动和死去埋葬的土地叫故乡。我们怀念自己的祖先,只需爱这片土地就够了,地下有没有矿藏和天然气都没关系,没有比有还好,可以免受劫掠。不爱祖先或者记不住祖先的人自然不爱故乡。
⑦专家们或许还能提出热爱故乡的第四、第五条理由,我能说的只有这么三条。但这三条能够解释许多人疑惑的一件事:有些人的故乡那么落后、那么贫困、那么不现代化,有什么可爱的呢?祖先、大自然和文化永远居于电器包括高速铁路之上,也居于财富之上。事实上,有人把文化看得比楼房更尊贵。不管你能不能理解,事实如此。
⑧然而——下面这个假设但愿没有:故乡的大自然被破坏,河水断流、草原沙化,热爱故乡的人还去爱啥呢?同样的道理,民族的传统文化被全球化的、传媒化的、同质化的流行文化所淹没,爱故乡的人只剩下两手空空。
(选自《小品文选刊》,有删改)
1.第②段中,“我”为什么会觉得这是个“无礼且无理”的问题?
2.第④段中的画线句“民歌是宝石,不欺人也不自欺”的深层含意是什么?
3.根据第⑤段的内容,为文中空缺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要求语意连贯。
4.从第⑥段来看,爱故乡和怀念祖先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5.作者在文末表达了哪些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