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是 ______时的人,《桃花源记》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给下面加点的词选出正确的解释。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①.妻子:(______) A男子的配偶 B妻子和儿子 C妻子儿女
②.绝境:(______) A险峻的地方 B与世隔绝的地方 C令人绝望的处境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_____) A运输往来 B交错相通 C相互连接
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和本字,并解其意。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______同______ 解释:_____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_____同_______解释:_________
解释下列加点字。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______)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_____)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_____)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
(5).林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______)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
(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______) (8).欣然规往(______)
(9).未果,寻病终(______) (10).后遂无问津者(______)
作文
25.请以“就在不远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⑵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⑶书写工整规范。
①山里有一庙,庙里有一老和尚。老和尚不喜念经拜佛,每天吃饱喝足,躺在庙门口的草地上晒太阳,观山间云生雾起。
②岁末,天寒地冻,天阴阴沉沉的,像要下雪了,老和尚正坐在寺庙内烤火。这时,推门进来一个不速之客,是个年轻人,背着大包小包,逃难一样。
③你想出家?老和尚烤着火,平静地问年轻人。这会儿,窗外的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年轻人也围坐在火炉旁,搓着两只冻得通红的手,认真地点了点头。
④何故?
⑤年轻人脸上抽搐着,痛苦地说,我觉得活着没啥意思,我女朋友跟了别人,她嫌我家里穷,嫌我父母下岗。可是,我真的很爱她!
⑥还有吗?
⑦有,多呢!我写的文章倍儿棒,可是编辑就是不搭理我。这年头,你想发表作品,得帮他们拉广告。我单位的领导,经常给我穿小鞋,事事刁难我。我父母……
⑧老和尚摆手打断年轻人的话,认真查看年轻人的行李,问,你带篮球来做什么?年轻人以为老和尚喜欢篮球,眼里亮了—下,说,我怕山上没啥事儿干,我们可以一起玩玩篮球打发时间。老和尚苦笑着,去厨房寻了把菜刀,递给年轻人,严肃地说,本庙有一规矩,只收哑巴,你想入佛门,得割掉舌头,了断人间是非!
⑨割舌头?什么破规矩,太恐怖了!太残忍了!会流很多血的,会很痛的,说不定还会死的!年轻人握着菜刀,倚到墙上,感觉舌头上凉飕飕的,如同有锋利的刀刃在慢慢滑过。年轻人呆若木鸡。老和尚摇了摇头,轻轻卸下年轻人手里的菜刀,口中说道,阿弥陀佛,像你这样尘缘未了的迷路者,我已经接待过16位,施主你是第17位。年轻人满脸羞愧,搓着两只手,不敢吱声。
⑩老和尚望了望窗外。这时,漫天大雪,鹅毛般在飘。老和尚一施礼,说,小施主,你稍坐片刻,我去去就来。回来时,他一身洁白,右手提着半桶白如梅的雪,左手折了几枝白如雪的梅。老和尚掸去身上的雪,端出一个瓦罐坐在火炉上,从桶里挖了些雪倒进去。瓦罐无盖,残了一只耳朵。雪,在瓦罐里渐渐融化,化成泉水的幽冽,缓缓呜咽开来,热气升腾,舞姿婀娜。老和尚盛了一碗烧开的雪水递过去。年轻人接过碗,嘴伸了过去──烫!老和尚一笑,少安毋躁,小施主你性子太急,不可取。
⑪稍凉,年轻人再喝。老和尚问,何味?
⑫无味。
⑬再品。
⑭年轻人嘴里咂巴了一会儿,说,有点苦,一点点。
⑮善哉!因苦而苦,发乎于情,出世入世,常修菩提心。老和尚继续说,煮茶,上等水为山泉水,其次是江河水,再次是井水,最次是雪融水。雪融水乃天赐之水,淡而无味,兼苦,如尘世如俗人……老和尚的话,让年轻人的心绪渐渐宁静。老和尚又在瓦罐里添了些茶叶。沸腾间,茶叶在水里恣意行走,舒展开自己慵懒的身体,禅境悠远。
⑯老和尚递过一碗茶,年轻人抿了一口。
⑰如何?无味?
⑱清甜,怡人可口!年轻人孩子似的笑了。
⑲香吗?
⑳年轻人思考了一下,肯定地说,不香!
老和尚折下几朵梅花,搁入瓦罐,用木勺小心地搅动了几下,又盛了一碗给年轻人。梅花在碗里怒放,一股淡雅的清香氤氲开来,花房般温暖。
年轻人笑着说,不用品了,没喝就香满屋了。
其实最好的茶水非山泉水,而是寒梅之苦雪。为何?你是读书之人,应该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年轻人遥看窗外。雪停了,白茫茫一片,如童话世界。三天后,年轻人下山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 2017年10期,有删改)
1.雪,营造了故事独特的氛围,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请从老和尚的角度梳理小说情节,完成填空。
天阴沉沉 | 老和尚寺内烤火 |
雪纷纷扬扬下 | ① |
漫天大雪鹅毛般飘 | ② |
雪停了 | ③ |
2.下面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中描写了年轻人进寺庙时“背着大包小包”的细节,为下文老和尚发现年轻人带篮球这一情节作铺垫。
B. 第⑨段中,老和尚不知道年轻人是否了断尘缘,就以割掉舌头方能入佛门的规矩试探他。年轻人的表现让老和尚很失望,他“摇了摇头”。
C. 第⑩和第段中,老和尚和年轻人都有看向窗外的动作,但内心世界不同,老和尚在寻找给年轻人讲道理的方法,年轻人是思考老和尚所讲的道理。
D. 小说塑造了一个如闲云野鹤般的高僧形象,他从容淡定,洞悉人性,睿智通达。
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说说第⑮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简要分析第段划线句的深层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⑨段划线句与链接材料中描写年轻人和“我”的方法有何相同之处?各自在文中有何作用?
【链接材料】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
本文第⑨段划线句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