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外阅读 为什么蜂蜜能千年不腐? ①2014年,考古学家在格鲁吉亚发现了一个青铜...

课外阅读

为什么蜂蜜能千年不腐?

①2014年,考古学家在格鲁吉亚发现了一个青铜器时代早期的坟墓,出土文物中,最特别的是一罐保存完好的野果子。当研究人员将这些至少有4 000年历史的野果子切开时,果子还散发出了新鲜水果的香气。这些果子为什么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呢?答案就在于它们保存在蜂蜜中。蜂蜜非常特别,因为它是考古学家发现的唯一过了几千年仍然可直接食用的食物。

②为什么蜂蜜可以千年不腐呢?

③食物的变质通常与微生物有关,细菌分解食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然后产生一些低分子的物质如氨、硫化氢、酮等,使食品变质。蜂蜜是一种饱和的高渗高糖溶液。细菌和其他生物身体体液是低渗的,在高渗透压的蜂蜜中,微生物会被吸走细胞体内的水分,最后脱水而死。

④同时,蜂蜜也非常酸。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pH值在7.2~7.4之间,而蜂蜜的pH值大约介于3~4.5之间,蜂蜜这种酸度将杀死任何想要在蜂蜜内部生长的细菌。

⑤此外,蜂蜜的酿造者——蜜蜂,它有着特殊的“炼金术”。

⑥在蜜蜂酿蜜前,需要采集植物蜜腺的花蜜,花蜜的主要成分为蔗糖与水,水分非常多,大概占到60%~80%。但是通过酿蜜,蜜蜂可以去除花蜜中大部分的水分。当采集蜂采蜜时,会将花蜜一滴滴吸入囊中,然后返回蜂巢,吐给内勤蜂继续加工。内勤蜂在加工中,先把蜜汁吸到自己的胃里和转化酶进行混合,然后再吐出去,再吸进来,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多次,同时其他蜜蜂还会用翅膀不断扇风,排出巢内湿气。这也就使得蜂蜜的水分非常少。

⑦另一方面,蜜蜂胃中有一种叫作葡萄糖氧化酶的酶,当蜜蜂从嘴里反刍花蜜到蜂巢酿蜜,这种酶会和花蜜发生化学反应,把花蜜分解成两个副产品: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氢的氧化物,可能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说到它的水溶液——双氧水,可能大家都会非常熟悉。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具弱酸性,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杀死可能在蜂蜜里生长的所有细菌。

⑧在古代,人们就发现蜂蜜是细菌“绝缘体”,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闪米特人的黏土板最早记录了蜂蜜的医疗用途,上面详细记载了蜂蜜是如何治疗烫伤和割伤的。古埃及人还经常使用药用蜂蜜,制成药膏治疗皮肤和眼睛疾病。而在中国,迄今蜜丸仍然是制药业最常用的制剂之一。现在,世界各地的医院还在使用一种涂满了蜂蜜的绷带,用于防止病人伤口感染。

⑨当然了,虽然蜂蜜堪称是不朽的食物,但如果没有密封好,在潮湿的环境下还是会变质的,而如果密封良好,蜂蜜真能做到永不变质。

(选自《大科技》2017年第4期,有删改)

1.密封好的蜂蜜能够千年不腐的原因有哪些?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从第④段中任选一个加点词语,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

4.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1.蜂蜜是高渗高糖溶液,会让微生物脱水而死;蜂蜜酸度高,能杀死细菌;蜂蜜中水分非常少;酿蜜副产品过氧化氢能杀死细菌。 2.以考古发现引出本文说明对象——蜂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示例一】“大多数”指大部分,说明大部分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pH值在7.2~7.4之间,但不排除特殊情况,语言准确、严密。【示例二】“大约”表示估计(不确定),说明蜂蜜的pH值介于3~4.5之间是估计范围,语言准确、严密。【示例三】“任何”表示所有(一切),说明所有细菌都将被杀死,没有例外,语言准确、严密。 4.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四个事例,说明蜂蜜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增强说服力。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仔细阅读文章,从(2)—(6)段说明了蜂蜜能够千年不腐的原因。第(2)段说明“蜂蜜是高渗高糖溶液,会让微生物脱水而死”;第(3)段说明蜂蜜酸度高,能杀死细菌;第(4)(5)两段说蜂蜜水分非常少;第(6)段说明酿蜜副产品过氧化氢能杀死细菌。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开头讲故事或引名言作用的理解。开头段落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说明对象。表述格式一般为: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吸引读者,增强文章趣味性。开头一段以考古发现引出本文说明对象——蜂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分析能力。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答题方法:正面阐释—反面说明—综合阐述,即先从正面说明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再说删去后的影响,最后加上“这体现了说明的准确性”这句话作为总结。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知道说明方法的种类: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要知道每种说明方法的标志,做题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看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第⑺段画线句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四个事例,具体地说明蜂蜜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央电视台在《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中报道了南宁市那考河从“臭水沟”变身湿地公园的过程,多角度展示了那考河的生态变迁以及在环境治理上取得的可喜成果。“那考”在壮语里的意思是美丽绿色的水田,寓意环境优美。但在20多年前,那考河却被称为臭水沟。在央视的镜头下,艳阳照耀下的那考河湿地公园,6公里长的河道沿岸,呈现出一片色彩斑斓的花海。一江碧水蜿蜒流向远处,水底,小鱼畅游其中,不时在水草中穿行嬉戏。为此,学校开展了“环境保护,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主题班会,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观点论辩】生活中的很多小习惯,稍不注意就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如很多人总是把没有喝完的矿泉水直接扔掉,而不是选择带回家继续饮用。有的同学认为在如今物质丰富的时代不再需要节约“半瓶水”,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8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片链接】下图是国家节水标志(圆形底色为绿色),请你说说其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续写对联】请你结合两则材料,根据上联,写出对应的下联。

上联:节能环保共建和谐环境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仿照示例拟写句子。

【示例】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填空。

《大雁归来》选自《沙乡年鉴》,这是美国(国籍)生态学家___________ 的著作。《沙乡年鉴》是一本____________。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伟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与原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

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________

①而他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

②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曾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

③苏东坡所谓“雁字一行书降霄”,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

④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因有雁阵之称。

A. ④②①③    B. ④③②①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

(题文)(2017年中考广东卷)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

B. 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

C. 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

D. 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