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春天的第一朵鲜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

请以“春天的第一朵鲜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当我在沉闷的钟声里醒来,漫不经心地推开那扇因经年的岁月而变得滞重喑哑的房门,看见天井里那株矮小的迎春,在寒冷的淡雾中绽出一星浅黄的花朵时,心里仿佛被什么细小的东西猛叮了一下。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和颤栗中,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冷冽透骨的空气。 我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真正地来了。这来到我天井中的第一朵鲜花,以其淡雅的馨香和宁静的妩媚,默默地告诉我这一消息。春天来了,天空将因此又一次飘满缤纷的风筝和鸟鸣;春天来了,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草和歌声。 而我知道,每年的春天,是必得要穿过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世界,抵达生命的内心。就像我们的青春,是必得要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那么,这朵尚未完全绽开的拘谨鲜花,这束在清晨的凉风中闪烁摇曳的微光,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泥泞坎坷,怎样的风霜雨雪,才抵达我这简朴的天井里的呢? 记得前些天,在火炉边计算春来的日子时,窗外还涌动着阴森的寒流。记得昨夜的梦中,还有不断的风雪,将我一次次急急地喊醒。而更远的一些时候,当我看到这些在漫天风雪中,瑟瑟颤抖的纤弱枝条时,还曾情不自禁地,为它们那美好而脆弱的生命担心不已。然而现在,春天却如此结实地到来了。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中了。 这是一种怎样令人感动的变更啊! 面对着那带露浅笑的小巧面孔,我不禁想起不算太长的生命旅途中,经历的一次次艰辛和喜悦──那声在雪地深处响起的微弱而真切的呼唤;那双在我快要绝望地放弃时,伸来的援助之手;那盏在我只想躺在地上,不愿再起来行走时燃旺的温暖明灯……这些简单而真实的关爱,这些微弱而深刻的光芒,曾像这朵最先来到春天的鲜花一样,激励着我再一次奋然前行。对于我们平凡而卑微的生命来说,这,该是多么令人欣悦、感恩的幸福啊。 又想起去年夏天,在涪江边散步时的情形。流经我身边的这条著名河流,其实还算不上什么壮阔。也许,只有在它历经千辛万苦,抵达遥远的嘉陵江,汇入长江以后,才会令人想起诸如伟大、雄浑之类的赞美言辞。但我知道,我清楚地知道,在更为初二作文800字参考作文遥远的另一个地方,在它的源头,那叫雪宝顶的冰峰间,它又是怎样一点一滴地,聚敛着自己微弱的生命。就像我知道,这来到春天的第一朵鲜花,在开放出令人侧目的绚丽光彩前,它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血泪艰辛。 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了那苦痛和艰辛,那博大,那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涉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顶。而那峰顶,也只有经过期待和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春天的第一朵鲜花”。从题目的字面意思来看,可以写春景,描写出春花的灿烂,但很难写出彩。所以可以往深处挖掘。人即是春花,对于每个人而言,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人生的价值就是“开放”。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理由,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价值。所以人,无论是高贵还是平凡,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无论现在是否被人欣赏,只要活着,就应该勇于展示自己。可有如下立意:人如春花:因为有了亲人,朋友,有了关爱,便是我们有了存在的理由,使我们如花般绽放。知音如春花:人和知音的关系,人有了知音,于是他备受瞩目。个人如春花:我们也有盛开的理由,因为我们拥有了青春时光,拥有快乐,拥有梦想,而每个人盛开的理由都是不同的。写事时,如果在与春天的鲜花的景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更好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乡村铁质

刘向民

①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

②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哞,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

③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们的兄长。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意念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季粮食都包含着铁质。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我们的脊梁才如此坚挺。

④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蓝天下格外亮丽。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干的启迪。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深处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土地时刻迸发着铁质的响声。

⑤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无遮遮掩掩。嫉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饮风餐露,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或者种的手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

⑥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矫作。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我们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⑦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有人为城市的一天天的侵占乡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变的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不能忘记永远的乡村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

1.结合全文谈谈乡村具有怎样的意义?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说第⑤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阅读全文后,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4.比较阅读。

(1)文中对乡村生活的描写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中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作者与《台阶》的作者李森祥都将关注到了农民,但他们的关注点却不一样。他们分别关注了农民的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做数字时代的“责任公民”

佚名

①互联网应用的快速普及,无疑是近年来最让人瞩目的现象。亿万人聚于网络,成为推动社会改变、时代前行的力量。如果没有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没有无数人充满智慧与激情的创造,就没有众多活跃的粉丝,也就不会有今天这个数字时代无比繁盛的网络文化。

②可是,如今的网络生活,负面新闻几乎每天可见:电子商务遭遇盗窃与失信,医疗网购夹带假药害人,信息畅流侵犯他人隐私,造谣传谣带来网络暴力……正因如此,那些搭建平台开发技术的公司,那些提供内容的网站,那些粉丝众多颇有影响的微博大V以及现有的6亿多中国网民,都应该成为网络生活的“责任公民”。

③作为技术支持者,需要保有技术层面的职业操守。电商企业将假冒伪劣商品清理出自己的平台,是责无旁贷的义务。搜索引擎以“价高者往前排”的标准提供信息服务,自然会被诟病。那些放任虚假、庸俗信息泛滥以博取眼球者,更是触碰了法律的红线。对于数字时代的“企业公民”,维持网络空间的清爽,保证虚拟世界的安全,应该是底线责任。而以模式创新激发网络活力,以主动姿态参与社会生活,则是更高层面的要求。

④作为内容提供者,需要把握内容的价值观。如果一味屈从点击率,盲目追求阅读量,只会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最终把“做内容”变成“拼底线”。文化产品的提供者们,需要保持正确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在兼顾人们需求的同时,以更高远的眼界开拓更丰富的资源,不被虚荣心和功利心牵着鼻子走。

⑤同样,无论是微博大V,还是普通网民,都可以充当自媒体的角色,也需要遵从媒体伦理,涵养信息时代的精神和心灵。

⑥对于互联网管理工作来说,这两年是立规矩、讲规矩的关键阶段。我国已建构起自律、他律、互律三种协同机制,但互联网未知远远大于已知,规则、道德在新的领域树立非一日之功。此时,更需激发、督促数字时代的“责任公民”,以更多集体意识和担当精神,去维护清朗、健康、生机勃勃的网络家园。

⑦“我们都有家,都愿家整洁。入目皆芷荷,扑鼻是芝兰。听曲有妙音,访谈有益友。虽隔千里外,网络一线牵”,有人用这样的诗句表达对互联网的希冀。由此,做数字时代的“责任公民”,应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3月3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的?

2.请从议论文语言的角度赏析下列加点的词语。可是,如今的网络生活,负面新闻几乎每天可见。

3.文章第⑦节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2017年“作家陈岚”在微博爆料,称南京南站候车室有成年男子猥琐幼女,并艾特了当地公安机关,当天下午,有网友转发爆出,此次猥琐幼女的主角为李炳鑫。一时间,高举正义大旗讨伐李炳鑫的网友成千上万,并有不少网友人肉了李炳鑫,爆出他的学校、工作单位,并艾特李炳鑫学校官博,要求对方交人。后证实嫌疑人并非李炳鑫。而得知真相的网友,拍拍屁股走人,没有丝毫损失。对这一事件,你有何看法?请你结合本文相关的观点,写一段话,要求80-1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注】①【隐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追封他为息王,谥隐,史称隐太子。②【擢】提拔,提升。③【雅】一向,向来。④【劳】抚慰。⑤【中钩】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后公子小白获胜,即齐桓公,后他以管仲为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太宗诛隐太子      _______      (2)引之卧内    _______

(3)其力用             _______      (4)我任卿于管仲_______

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必无今日祸                   呼尔而与

B. 每劝建成早之谋              故不苟得也

C. 访政术                      咨臣当世之事

D. 宁有似我卿者乎              然后知生忧患

3.翻译下列句子。

(1)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出现了“贞观之治”,唐朝经济复苏,文化繁荣。请结合选文谈谈“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鸟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指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兵器,这里指战争。⑤千里雁:离群孤雁。⑥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转的邃草

1.“吊影分为干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赏析。

2.“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与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异同

 

查看答案

语文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某班开展了《朝花夕拾》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分别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①                    ②                   ③

                                     

捕鸟     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活无常

篇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列文字后,填空。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文中的“她”是_____,她给我买的“三哼经”是_____,《朝花夕拾》中还有_____这篇也提到了关于她的事。

(3)请你以《朝花夕拾》为内容,补全下联。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传》讽丑恶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