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2017年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2017年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B.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C. 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打老虎”“拍苍蝇”,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D. 交警部门对“酒驾”“醉驾”“毒驾”等行为实行零容忍,这让群众拍手称快

 

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B项的成语使用有误,“捉襟见肘”意思是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中考四川广安卷)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 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C.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chán (    )rào (    ),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fēn(    ) fù(      )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查看答案

请以“春天的第一朵鲜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乡村铁质

刘向民

①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

②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哞,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

③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们的兄长。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意念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季粮食都包含着铁质。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我们的脊梁才如此坚挺。

④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蓝天下格外亮丽。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干的启迪。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深处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土地时刻迸发着铁质的响声。

⑤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无遮遮掩掩。嫉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饮风餐露,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或者种的手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

⑥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矫作。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我们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⑦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有人为城市的一天天的侵占乡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变的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不能忘记永远的乡村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

1.结合全文谈谈乡村具有怎样的意义?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说第⑤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阅读全文后,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4.比较阅读。

(1)文中对乡村生活的描写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中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作者与《台阶》的作者李森祥都将关注到了农民,但他们的关注点却不一样。他们分别关注了农民的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做数字时代的“责任公民”

佚名

①互联网应用的快速普及,无疑是近年来最让人瞩目的现象。亿万人聚于网络,成为推动社会改变、时代前行的力量。如果没有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没有无数人充满智慧与激情的创造,就没有众多活跃的粉丝,也就不会有今天这个数字时代无比繁盛的网络文化。

②可是,如今的网络生活,负面新闻几乎每天可见:电子商务遭遇盗窃与失信,医疗网购夹带假药害人,信息畅流侵犯他人隐私,造谣传谣带来网络暴力……正因如此,那些搭建平台开发技术的公司,那些提供内容的网站,那些粉丝众多颇有影响的微博大V以及现有的6亿多中国网民,都应该成为网络生活的“责任公民”。

③作为技术支持者,需要保有技术层面的职业操守。电商企业将假冒伪劣商品清理出自己的平台,是责无旁贷的义务。搜索引擎以“价高者往前排”的标准提供信息服务,自然会被诟病。那些放任虚假、庸俗信息泛滥以博取眼球者,更是触碰了法律的红线。对于数字时代的“企业公民”,维持网络空间的清爽,保证虚拟世界的安全,应该是底线责任。而以模式创新激发网络活力,以主动姿态参与社会生活,则是更高层面的要求。

④作为内容提供者,需要把握内容的价值观。如果一味屈从点击率,盲目追求阅读量,只会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最终把“做内容”变成“拼底线”。文化产品的提供者们,需要保持正确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在兼顾人们需求的同时,以更高远的眼界开拓更丰富的资源,不被虚荣心和功利心牵着鼻子走。

⑤同样,无论是微博大V,还是普通网民,都可以充当自媒体的角色,也需要遵从媒体伦理,涵养信息时代的精神和心灵。

⑥对于互联网管理工作来说,这两年是立规矩、讲规矩的关键阶段。我国已建构起自律、他律、互律三种协同机制,但互联网未知远远大于已知,规则、道德在新的领域树立非一日之功。此时,更需激发、督促数字时代的“责任公民”,以更多集体意识和担当精神,去维护清朗、健康、生机勃勃的网络家园。

⑦“我们都有家,都愿家整洁。入目皆芷荷,扑鼻是芝兰。听曲有妙音,访谈有益友。虽隔千里外,网络一线牵”,有人用这样的诗句表达对互联网的希冀。由此,做数字时代的“责任公民”,应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3月3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的?

2.请从议论文语言的角度赏析下列加点的词语。可是,如今的网络生活,负面新闻几乎每天可见。

3.文章第⑦节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2017年“作家陈岚”在微博爆料,称南京南站候车室有成年男子猥琐幼女,并艾特了当地公安机关,当天下午,有网友转发爆出,此次猥琐幼女的主角为李炳鑫。一时间,高举正义大旗讨伐李炳鑫的网友成千上万,并有不少网友人肉了李炳鑫,爆出他的学校、工作单位,并艾特李炳鑫学校官博,要求对方交人。后证实嫌疑人并非李炳鑫。而得知真相的网友,拍拍屁股走人,没有丝毫损失。对这一事件,你有何看法?请你结合本文相关的观点,写一段话,要求80-1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