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 A. 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

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

A. 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该删去“因为”和“所以”;B项缺少主语,要在“应该”的前边补充上主语“我们”;C项应该把“并且是”改为“而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实验的过程仅仅是消积的观察。

B. 解放军总部授与我一枚荣誉奖章。

C. 这件事让我不知所措。

D. 我很容幸被邀请去清华大学演讲。

 

查看答案

下列词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B. 格物致知 豪无选择

C. 推之四海 传之万世    D. 寻求真理 学术权威

 

查看答案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    彷徨______)(______    手旁观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这样,一步又一步,走出一条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出一步,或许会海阔天空,或许会陷入困境;或许会让人愉悦催人奋进,或许会使人感伤令人沮丧。走出一步,可能是获得,也可能是失去。

请以“就这样,走出了一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查看答案

元青花

梁晓声

北京某写字楼的八楼,两年前由一位段姓老板买下,作为其公司的总部。段老板喜欢收集陶瓷精品或古董,放玻璃罩内装点于办公区各处,连办公区外的大堂及电梯两侧也有所陈列。

大堂内的前台小姐芸二十二三岁,山东农家女,自幼失母,没考上大学,只有民办的“高级职业学校”文凭。芸来到北京,这里干一年那里干半载,所学大众服装设计专业便荒废了。

上班数日,芸便领教了久坐之辛苦。客人纷至,对她反倒成了好事;整日也没几个电话,也无来人,她就连起身走走的机会也没有了。

芸已将几个玻璃罩内的东西看够了,她最不想看到的是一个青花瓷胆形瓶。它正对着她摆在电梯右侧,大约是为了使来客一出电梯就看得到。玻璃罩内还有纸牌,上写“元青花”三字。据说,是段老板花一笔大钱从拍卖行竞拍到的。那么值钱的东西居然摆在种地方,芸一直有些迷惑。

芸上班时的愉快,是韩姐出现之时。韩姐四十几岁,是公司的清洁工,丈夫是收废品的。韩姐拖拖拖到芸那儿,倘若办公区没人出入,她就会拄着拖把与芸说上一会儿话。那时,她俩就会越聊越亲近。韩姐是个实诚的女人,认为谁是好人,便将谁视为亲人。芸多次替她到三楼接盒饭和纯净水,她觉得芸是好姑娘。

一日,韩姐从办公区清理出几册刊物,走到大堂,全掉地上了。芸见其中有本《说文解字》,如获至宝。韩姐见她喜欢书,问她更爱看哪一类。芸说自己没上过大学,知识少,还是想看知识类的。之后韩姐就经常从她丈夫所收的旧书中选出一些给芸。一套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论语》《中庸》《大学》等巴掌大的袖珍书,成了芸的最爱。芸读那类书受益匪浅,久而久之,知识大增。

有人问她记那些知识有什么用,答曰:“人不学,不知义。”

半个月后意外发生了。韩姐正擦“元青花”的玻璃罩和架子,电梯门一开,迈出了一对青年男女。他们发现下错了楼层,嘻嘻哈哈地互相责怪、逗贫。韩姐分心地直起了腰,也许腿蹲麻了没站稳,扶了架子一下——架子倒了,玻璃罩碎了,“元青花”也碎了。

办公区有人出来,见状大呼:“清洁工闯祸了!”转眼办公区跑出来许多人,皆叱责韩姐:“你怎么搞的?”“你赔得起吗?”“等着吃官司吧你!”

韩姐奔向了楼梯。芸顿觉不祥,追随而去。段老板也出现了,所有人都向他表示惋惜和对韩姐的气恼。段老板却问:“她人呢?”人们一时大眼瞪小眼。“还不快去找人!”人们这才知道最该做的是什么事。

韩姐跑到了一座立交桥上,欲寻短见。幸而有芸紧紧跟随,没让悲剧发生。而公司那边乱了套,四处寻找的人纷纷归来,都说找不到。段老板坐立不安,如热锅上的蚂蚁,半夜后,不得不报警。

天快亮时,民警在芸的住处找到了她和韩姐。那时韩姐已近崩溃,而芸差不多已对她说了一百遍这样的话:“有我在你身边,你就休想死得成。”

“你是怎么劝她的呢?”

“我说,再普通的人的命,那也是宝贵的人命。再珍贵的瓷瓶,也不过就是个瓷瓶,怎么能比得上人命宝贵?我相信段老板是懂理的人,绝不会为难你。”

“对,对,我是那样的人!”

“那,你绝不难为她?”

“当然!我还要感谢你呢。她没出事,对公司是莫大的幸运!我听别人说你爱看书,都看什么书?”第二天,在段老板的办公室,他平易近人地与芸交谈了一个多小时。芸说了自己都看了哪些书后,段老板问她背得出《百家姓》不?芸不但背得滚瓜烂熟,还向段老板讲了段姓的来历。他又请她背《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孟子》什么的,芸同样张口就背,一次磕绊都没有。段老板只字不提“元青花”花了多少钱买的。他说:“像你这么好的记性,没上过大学太遗憾了。如果有可能上大学,你想学什么专业呢?”芸毫不犹豫地说:“大众服装设计。”

不久,芸到一所民办大学上学去了,是段老板找朋友推荐的,并替她预交了大学四年的学费。芸离开北京那天,公司不少人送她。

人们回到公司,一出电梯,见架子又摆在那儿了,玻璃罩内是那“元青花”碎片。纸牌却换了,其上写的是“此元代青花,碎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段某亲写以铭记。”

韩姐却因留下阴影辞职了。段老板也未挽留,给了她一笔“精神损失补偿金”。他对芸和韩姐的善举,使他赚足了口碑还被选为当年的“北京市道德模范人物”。

我的一名学生在他的公司上班,向我讲了此事,说那所谓“元青花”只不过是段老板花三百来元钱从潘家园买的仿制品,嘱我只要不写那“元青花”是怎么回事,其他但写无妨。而我觉得,即使写了那“元青花”是怎么回事,段老板的形象也还是蛮高大的。一事善,一意佛。

(选自《读者》,有删改)

1.通读全文,在横线处补充情节。

芸:帮助韩姐,得书受益——_____——畅谈读书,背诵经典——_____

2.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

段老板坐立不安,如热锅上的蚂蚁,半夜后,不得不报警。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毫不犹豫地说:“大众服装设计。”

3.文末交代了“元青花”实为仿制品,作者在前文中已有多出伏笔,请具体分析。

4.文章结尾说即使写了那“元青花”是怎么回事,段老板的形象也还是蛮高大的。你认同这一评价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

5.当有人问读书求知有何用时,芸说:“人不学,不知义”。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