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拓展阅读(六盘水中考改编)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

拓展阅读(六盘水中考改编)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释】 ①中(zhò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②輮(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曝”,晒干。④参:通“叁”,多次。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其也  

(2)然后能自也 

(3)学不可以   

(4)木受绳则直

2.翻译下列句子。

(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____________;【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1.(1)味美 (2)勉励 (3)停止 (4)所以,因此 2.(1)《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3.教学相长(也)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4.提出观点、看法;阐述理由;联系学习生活,紧扣文章内容。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句意: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旨:甘美。②句意: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勉励。强,勉励。③句意:学习不可以停止。已:停止。④句意: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困:所以,因此。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①句中重点的词有:曰:说;学:第一个为“教”,第二个为“学习”。其:大概,表示推测。句子翻译为:《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②句中重点的词有:为:变成,凝成;于:比。句子翻译为: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以及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结合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运用了:类比;观点是教学相长;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感悟启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来谈感悟即可,做到言之有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凡事都要实践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掺杂使假或者骄傲浮躁。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这样来看问题,同样也是现实的和实际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强调了什么问题?

2.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3.“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4.学完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填空。

(1)《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礼记》,相传是_______(朝代)经学家__________(人名)编纂的,是_______(时期)间_______ (学派)论著的汇编。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故曰:教学相长也。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择其善者而从之    B. 弗食,不知其旨也

C. 其此之谓乎    D. 弗学,不知其善也

 

查看答案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有嘉肴  古义:_______今义:虽然

(2)不知其也 古义:_______ 今义:主旨

(3)教学相长  古义:_______ 今义:教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