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_______

(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_______

(3) 孰若孤

:_______

(4) 蒙乃始就学

:_______

(5)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请用原文语句填空。

文中,孙权劝吕蒙学习的目的是:

学习的结果是:

4.请分析结尾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作用。

 

1.当道,当权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谁于是重新 2.(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 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的阿蒙了。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非复吴下阿蒙 4.表明鲁肃爱才、敬才;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解析】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 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博士”一词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在这里指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但”“往事”“卿”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许渊冲: 用一生追梦的狂老头

王新芳

①他是一个对翻译充满热情的老人,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在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专家。他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梦想,不时有一些狂妄之举。

②他从小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成为翻译家。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后,出于对梦想的执著,他冲劲十足。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用英语写日记,翻译一首诗歌。读一年级时,他把林徽因的诗《别丢掉》译成英文,发表在《文学翻译报》上。两年后,陈纳德上校率队来昆明援助中国抗日。招待会上,一句“三民主义”让语言不通的宾主双方冷了场。他在人群中站起来,用中气十足的嗓门翻译为“of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 民有,民治,民享),宾主都恍然大悟。这一次崭露头角,使他信心倍增,向更高的阶梯迈进。

③在巴黎大学留学时,他发现,中国的经典著作,除了被汉学家译成法文的四大名著之外,其余只有一些薄薄的小册子。由此,他产生一个想法,除了把英国和法国的许多名著翻译成中文外,还要把唐诗宋词等中国文化的精粹译成外文,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翻译诗歌并非易事,不但讲究格律音韵,而且博大精深。他经常为一词一句绞尽脑汁,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时灵感突发,会在半夜里起来开灯,记下睡梦里想到的诗句。

④回国后,他被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从此笔耕不辍。最开始译罗曼罗兰的《哥拉布勒尼翁》时,千字才9块钱,需要倒贴钱才能翻译出书。如果不是有教书的工作,光靠翻译肯定饿死。别人都笑他傻,他却乐在其中。十年动乱中,他在烈日下被批斗。别人早已心灰意冷,他仍然自得其乐,嘴里嘀咕着用韵文翻译毛泽东诗词,造反派因此狠狠抽了他一百鞭子。夫人问他:“挨打了还继续译呀?”他说:“当然,闲着更难受。”

⑤前年,90 多岁的他接受了海豚出版社邀请,向莎翁剧作翻译发起猛攻。凭一己之力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是一块让人望而生畏的硬骨头。他给自已规定每天一千字的翻译量,如果这个数量没完成,就会继续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面对市面上《莎士比亚全集》不同版本的新译作,他自信满满地说:“还是我翻得好一点。”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我要活到100岁,把莎士比亚剧作全部都翻完!”

⑥他就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翻译60 余年,中译英、中译法译著以及英译中、法译中著作,共有120余本。1999 年,他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2010 年,获得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和许多学者低调内敛不同,他个性张扬,名片上赫然印着“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⑦前不久,因为登上央视节目《朗读者》,96 岁的翻译家许渊冲瞬间上了热搜榜,圈粉无数。记者问他是如何取得骄人的成绩的,许渊冲淡淡一笑,回答说:“别人可能用青春去追求梦想,我是用一生去追求梦想。当梦想一个比一个高远的时候,我必须鼓足所有的勇气,像战士一样去冲锋陷阵。”

⑧卡耐基说: 成功的人,都有浩然的气概,都是大胆的,勇敢的,他们自信他们的能力能够干一切事业。把一生献给梦想,在努力、坚持、捍卫的基础上,狂妄的人也许更容易成功。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7年8期)

1.文章记述了许渊冲在不同时段与翻译相关的经历,仔细阅读,填写以下内容。

大学一年级时: 把林徽因的诗《别丢掉》译成英文。

大学三年级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巴黎大学留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国后: 倒贴钱翻译出书,乐在其中。

十年动乱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年(2015 ): 应邀向莎翁剧作翻译发起猛攻。

2.“他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梦想,不时有一些狂妄之举。”文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他的“狂妄”?

3.文章用第三人称“他”来叙述,有什么好处?

4.结尾段引用卡耐基的话有什么作用?

5.学习本文,你受到哪些启示? 写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

最后一课(节选)

都德

①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儿,静一点儿……”

②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 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 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③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

④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一一最明白,最精确; 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已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⑤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 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⑥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只要想想: 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 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 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一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⑦可是他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 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1.选文第①②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请你说说下面句中可怜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2)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

3.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4.选文中的韩麦尔先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5.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结合选文来看,小弗郎士为什么这样说

 

查看答案

合肥某中学七年级(1)班举行了主题为“名人风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访故居  做宣传】

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A]邓石如故居座落于宜秀区五横乡白林村内,是“千朝第一人”邓石如及第六代谪孙“两弹元勋”邓稼先居住。在邓石如的影响下,[B] 五横乡文风昌盛,人人爱好舞文弄墨,呈现出不少农民书画家,成为全国闻名的“文化之乡”。“写字当如邓石如,做人当做邓稼先”,2017 4 月,“两邓故居”被授为宜秀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了提升“两邓故居”的知名度,请你为该景点拟写一则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A ]处画线句存在语病,请提出你的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B] 处画线句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一词改为____

(2)【颂名人  选对联】

201799 日,华佗故里一安徽省亳州市在华祖庵举行纪念华佗诞辰1890 周年祭祀典礼。活动中,有人书写了一副对联来表达对这位神医的崇敬之情。现已给出上联,请你选出下联___

上联: 活人功盖三分国

下联:

A.一笺妙除十年忧        B.断胃湔肠呈异术

C.片言终语活人方        D.寿世方传十卷书

(3)【邀名人  提问题】

学校将于4 18 日邀请安徽省文联王主席来和同学们畅谈“文学与成长”,你将代表全体文学社社员对王主席进行采访提问,你会提什么问题呢? 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 (2) 题。

(1)《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 ______ (地点)拉车。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__       

(2)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第一辆车子,却冒险地牵回了_____匹骆驼。后来,祥子千辛万苦聚积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又被______(人物) 给洗劫了。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感慨于江南盛产才子,盛产霓裳轻舞的细雨,盛产半遮羞容、轻启朱唇的美人。在红门馆,我用力摁下内心的烦燥,将一生的梦记刻在江南。放慢了的步子,再次涌起荡漾的章节。我愿意在此交出所有的赞美,所有的清che之心,在时间的河流中学会生长和自省。一条古街写满它的前朝旧事,一段年轮深藏风雨不羁的苍茫。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感慨__________ 荡漾__________  chè__________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

(3)“轻启朱唇”中“启”的意思是________;“风雨不羁”中“羁”的意思是________

(4) 文中的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