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目:温暖的叮嘱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记叙文,字迹端正,书面整洁, 有真情实...

题目:温暖的叮嘱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记叙文,字迹端正,书面整洁, 有真情实感。

 

参考例文 温暖的叮嘱 时间就像指尖中流过的细沙,那些曾经打动或感动我们的爱,我却像是忘不掉一样,记忆犹新。 小时候,每天都是妈妈在送我上学,在我走进校门前,她都会对我叮嘱一大堆,“作业按时交”“上课要认真听讲”“别开小差”“作业及时订正”一大堆,一开始还好,时间久了也就烦了,所以我的答句永远只是漫不经心的一声:“知道了!”暗地里也会讲妈妈烦,更可恶的是,有时路过的同班同学,听我妈这么讲,放学时他们也模仿我们的语气说什么“过马路慢一点”“要妈妈扶你吗?”真是气死我了。有时候我见妈妈都要和她吵一架,直到有一天我的思想才真正的感受到妈妈对我的爱和期望的心情。 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妈妈走了去出差了。我一个人待在空空的房间里,感觉心里少了什么似的,后来,妈妈没有回来,没那一声声叮嘱,我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最后一次考试考了倒数第一,同学们都笑话我。“不!”我从梦中醒来,发现只是一个梦,便呼出了一口气。后来又一想:为什么我少了妈妈的叮嘱就不行呢?我想起我发39.8摄氏度的高烧,那天还是在夜里,妈妈二话不说背起我冲下楼打的就去了医院。后来打针时,妈妈为了不让我疼,便哄我开心。跳舞,后来腰扭了,三天没起来!妈妈陪我挂了一夜水,醒来后发现妈妈竟然一夜未睡,我问妈妈为什么不睡她也只是笑了笑,说了声:“没关系,陪你。” 后来我才正真的明白,那一句句的叮嘱,其实是妈妈对我无私的付出,无微不至的爱啊!妈妈并不是要求我,而是想告诉我要养成好习惯,终生收益!这爱多么美丽,多么温暖,多么灿烂啊!妈妈的爱像一盏明亮的灯照亮我人生中的每一片黑暗,正是那一句句叮嘱就像希望那样支撑着我的精神,让我走到了现在,让我的成绩越来越好。 那一句句叮嘱,那一份份叮嘱中的爱,是我永远偿还不了的!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温暖的叮嘱”。“叮嘱”,指告诉、嘱咐、吩咐,再三嘱咐。人生路上有风有雨,有喜也有忧。沐风栉雨,风雨兼程,备好行囊,带着日月追求梦想。风也过,雨也走,但心灵深处,却时常泛起父母的叮咛,常想起师长的嘱托,朋友的忠言……有时一句话微不足道,却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力量,让人铭记一生……首先要确定是谁的叮嘱,在什么情景下的叮嘱,还要把叮嘱的“温暖”这一特点写出来。既可以抒真情,也可以写励志。但无论是写什么,都是以写叮嘱给我带来的深远影响为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棉花里的父亲

章中林

①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花去了。

②我放下行李,奔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刺刺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家里,躺在电扇下面?可是,父亲?不知说过多少回:棉花少种点,有事情做就行。可是他却非要拉上上十亩棉花,还说,自己动得,不要我们负担。但是你也不要这样拼命哪。

③我循声站进棉田里。父亲正弓着背捡着棉花,腰间系着蛇皮袋,鼓鼓囊囊的,每移动一步都显得吃力。两只手却不闲着,熟练地抓住盛开的棉花随手塞进袋里。父亲看着走近的我笑着,打着招呼。黢黑的脸上深深的皱纹颤抖着;白发凌乱地贴在额前;衣服就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还结出了盐花。

④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坚硬而línxún——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父亲的一生都是在这片洁白的棉花中佝偻着前行的。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像一个倔强的牧民看护着自己的羊群,就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望着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休,不离不弃。父亲啊,父亲!

⑤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那些岁月,父亲就是用自己坚定的脚步,羸弱的肩膀种下繁华的棉花,背起一家丰满的希望——我们的学费,过年的新衣,喷香的猪肉,还有久违的微笑。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他也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棉花一样舒适而温暖的生活。可是,山一样的父亲依然像一头倔强的老牛一样默默守护着,坚持着。父亲啊,父亲!

⑥一点多钟我们才回到家。父亲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就又坐到了簸箕前剥起棉花。也许是太疲劳了,还没一会儿,父亲就躺在棉花上睡着了——头枕着棉花一动不动地睡着了。他睡得是那么酣畅,睡得是那么沉静。

⑦他侧着身子,躺在灰色的棉花壳上,头枕着雪白的棉花。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枯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可是,他睡得那么沉,那么香,我又怕惊扰了他的清梦。

⑧静静地睡着的父亲,脸上露出淡淡笑意,粲然如盛开的棉花。他是看到了桃红李白的绚丽,还是闻到了油菜芝麻的浓香?是尝到了大米麦子的绵软,还是摸到了蚕茧棉花的和暖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父亲一定在惦记着他的春种秋收,他的夏播冬藏,不然,他的笑里怎么会飘来丝丝的甜呢?

⑨也许怕打扰了父亲,风顽皮地小跑来;也许怕惊醒了父亲,太阳躲进了云里。在这里,除了父亲均匀而舒畅的呼吸在轻轻地流淌,再也听不到一点声响。

⑩这个世界仿佛成了一种永恒——因为有一朵厚实、热烈的棉花在我的心里霍然盛开。

1.根据拼音写汉字。lín xún_______

2.说说第⑤节画线句中的词语“跪拜”在文中的作用。

3.第⑦节划线句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此时此刻,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①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②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___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

1.语段选自《背影》,作者是________

2.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动词恰当的是(    )

A. 吊 缩 拉

B. 攀 勾 搀

C. 攀 缩 搀

D. 吊 勾 扶

3.第①节划线句“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从文中看,“我”眼中父亲的“迂”表现在哪些方面?

4.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扑扑身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土,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身上的泥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

B. “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C. “泥土”表明当时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心满意足,同时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

D. “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说明不是真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满足,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

5.第②节划曲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描写,简要分析这样描写的作用。________

6.“我”看到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的样子,“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说说作者此时此刻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阅读

使人索回书

蒋堂初为淮南转运使,冬至日,各县致贺书,皆投书即。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索回书,左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左右曰:“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遂为之延誉,后为名臣。(沈括《梦溪笔谈》,有改动)

注释:①蒋堂:人名。淮南转运使,官名。②使人:使者。即下文的“皂隶(衙门中的听差)”。③延誉:为他人扩大声望。

1.解释下列词语

(1)皆投书即_______

(2)后为名臣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3.皂隶“如此野狠”的具体表现是(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加点词“不敢慢”的“慢”和快慢的“慢”同义。

B. 蒋堂为县令“延誉”是因为“使人”的“野狠”。

C. 文中“令必健”一句的意思是说县令做事必定严格。

D. 选文主要表现了蒋堂是个判断力强、有识人之明的人。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阅读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本篇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哲学家__________(人名),“子云亭”中“子云”指的是西汉文学家__________(人名)。

2.理解文中词语

是陋室__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苔痕阶绿,草色帘青。

4.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查看答案

诗歌理解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诗中“万籁”是指__________

2.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

A. 首联点明诗人出游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入寺所见。

B. 颔联形象地描绘了山寺的美妙、幽深和清寂。

C. 颈联诗人想借鸟儿之乐来排遣自己的苦闷。

D. 尾联以有声衬无声,衬托山寺的宁静气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