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期中考试前夕,学校准备举行一次爬山活动。你...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期中考试前夕,学校准备举行一次爬山活动。你也正想放松一下,爸爸知道后,对你说:“期中考试一结束,随你想去哪儿玩都可以。”妈妈知道后,则左右为难,犹豫不决……

(1)“爸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说服爸爸,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争取妈妈的支持,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不要参加活动(或抓紧时间学习) (2)从减轻精神压力、更利于迎考的角度 (3)向妈妈保证一定会提高学习效率,不会影响成绩。 【解析】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结合材料的内容,来理解“爸爸”的意思;在劝说别人时,要注意: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骆驼祥子》是_______(作者名)的代表作品,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_________(城市名)市民生活为背景,塑造了祥子这一被侮辱、被迫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_______为生。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_______

 

查看答案

我经历的“最后一课”

王火

上中学时,语文课本里有小说家都德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以普鲁士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课时的见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达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想不到,在抗日战争中,1941年12月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太平洋战争,次日,我在上海租界的东吴附中读书,也经历了一次类似的事件。

一清早,我起身去上学。外边,细雨蒙蒙,雨丝裹着寒意,天气阴霾。空中像笼罩着一层灰色的烟幕。弄堂里,东一簇人,西一撮人,互相在谈论转告着什么。有人说:“公共汽车和电车都已停驶!”也有人在预测:“看来,日本兵今天要开进租界来了!”……

在一种难以形容的纷乱情绪中我走进自己的教室。宽大的教室里一共不过五个同班同学,我的好朋友俞伯良在,我闪身刚朝门口一站,俞伯良马上招呼我。我没有回答,将手里的一叠用帆布带捆住的课本和练习本往课桌上一放,对着俞伯平叹了一口气,说:“唉,以后,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上课呢!……”说着,内心痛苦,潸然想掉泪。

听我这样说,同学们有的叹气,有的露出愁闷和气恼。俞伯良忽然拿粉笔在黑板中央端端正正写了四个大字“最后一课”!

他一写,我心里更难过了。

有两个同学也在黑板上跟俞伯良一样,用粉笔加写了“最后一课”、“最后一课”……快将黑板写满了。然后,其中一名叫吴玉书的同学突然哭了起来,抽搐着趴在桌子上耸动着肩膀呜呜出声。他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同学。

他这一哭,我泪水忍不住哗哗流下来了。我正想着去安慰吴玉书,却听见站在窗口俯瞰下边南京路的俞伯良忽然高声大叫:“快看呀!东洋鬼子来了!”

啊!日寇来了!进公共租界来了,“孤岛”彻底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者手中了,在敌人的铁蹄下,更黑暗严酷的岁月来临了!

正沉浸在痛苦中,忽然听到教室门响,有人来了。

我回头一看,不禁叫了一声:“啊!王老师!”

我一声喊叫,俞伯良,吴玉书等也都转过身来,同声叫道:“王老师!”

王老师弓着背,嘴里嘘着热气,冷得搓着双手,一本国文本夹在腋下,进了教室。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军乐声仍在疾风暴雨般地传来。王老师似乎听而不闻在讲台桌上摊开国文课本,用手扶扶眼镜架,扫视了一下坐在下边的稀稀落落的学生,说:“人来的很少啊!”忽然,看见了黑板上写的“最后一课”的字样,他突然背过身去,掏出一块破旧的白手帕来,用手扶住眼镜架,擦拭起眼镜来。啊,王老师哭了!稍停,他回过神来,无限感慨地说:“是啊,是最后一课了!”他用桌上的粉笔擦将未写“最后一课”的地方擦拭干净。在擦拭干净的地方,写下了“新亭对泣”四个字,说:“上课!大家翻到课本后边这一课,今天讲《新亭对泣》这一课。”

翻到103页,见课文一共选了两则《世说新语》上的故事。《新亭对泣》是第一则。课文极短,全文不过一百多字。

新亭对泣

刘义庆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课堂里肃静无声,日本侵略军的军乐声已隐约远去。

又有七八个同学陆续来了。他们迟到了,但一来就安心地坐下来听讲,都非常专心。教室秩序从来没有这样严肃、安静过。

王老师痩黄苍老的脸上特别庄重,黑边眼镜下两只眼睛在放光,声音蓦然比平时洪亮了几倍,说:“西晋愍帝建兴四年,匈奴族攻破长安,西晋覆亡。次年,琅琊王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开始了南北朝对立的局面。当时,由北而南的士族官吏,一部分如闻鸡起舞的祖逖等是主张抗战恢复中原的,但多数只想偏安江南苟延残喘。《新亭对泣》正反映了南下士族官吏截然不同的两种思想抱负。周侯是属于叹气之辈的,王导是慷慨激昂有光复中原之志的。对比鲜明!……”

王老师慷慨激昂地说:“要抗战!要光复神州!决不做楚囚对泣!眼泪应当咽在肚里!把力量用到抗战上去!……”他讲的是课文,又好像讲今天的时局、今天的责任。

王老师讲完课文,掏出那块破旧的白手帕来,左手扶起眼镜架,右手用手帕去擦拭面颊。我看到:两行晶莹的泪珠顺着老师的鼻梁正流下来。教室里静得针尖落地也能听清。老师在啜泣!一刹那间,我也泪流满面了。同学们都落泪,年纪最小的吴玉书又伤心地趴在课桌上哭泣起来了。

哭泣了短暂的一会儿,王老师止住了眼泪,说:“同学们,也许今后我不会再来教你们的国文了。谁知道会不会派日本人或汉奸来给你们进行奴化教育呢?但你们只要记得曾经有一个58岁的国文老师给你们上过这样一堂课,那我也算没有白教你们这些学生。”

我心里火辣辣的发热,真想上去热烈拥抱老师呀!战争和刀枪能毁灭许许多多东西,但不能毁灭美的思想、美的人和事,侵略者能用铁蹄占领中国的土地,但他们想征服中国人的心那是妄想!

王老师要下课走了。他用粉笔擦擦去了他写的“新亭对泣”四字,但仍保留着黑板上所有的“最后一课”字样。用一种依依不舍的声调说:“同学们,再见!下课!”

所有学生,一同肃然起立,向老师恭敬地鞠躬,目送着王老师走出教室。

时光流逝,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但我所经历的“最后一课”,印象始终新鲜。当年所尊敬的老师一定早已作古,当年的同学也都不知身在何处。但看到我们的祖国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每当回忆起这些辛酸痛苦的往事时,就更有一种无比的欣慰充塞心头。

摘自《王火散文集》有删减

1.给加点字注音。

①阴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文章开篇从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写起,有什么作用?

3.前文描述了上课时,老师将未写“最后一课”的地方擦拭干净,写下了“新亭对泣”四个字,而结尾又写到老师擦掉自己写的“新亭对泣”,留下了同学们写的“最后一课”的字样,体会一下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章结尾处作者写道“每当回忆起这些辛酸痛苦的往事时,就更有一种无比的欣慰充塞心头。”句中的“辛酸痛苦”和“欣慰”各指什么?

 

查看答案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本文选自《________》,编者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_________

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     ②往事耳_______________

刮目相待__________     ④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蒙辞以军中多务。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B.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

C. 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有亲昵的味道)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

5.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军中多务            而别

B. 自以为大有所            求精

C. 涉猎经史,有才干        品学

D. 自青州入魏,复南奔      根问底

7.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查看答案

默写诗文

(1).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相看两不厌, ____________(李白《独坐敬亭山》)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5).________________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6).________________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                                                                      

(7).《逢入京使》中诗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书写报国与亲情不能两全,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8).韩愈在《晚春》中运用拟人手法,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为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渡荆门送别》中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他远行,言有尽而情无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等。

B. 萧红是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C. 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D.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小说家都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