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多易必多难 (《老子》) ...

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多易必多难 (《老子》)

(2)________________,尾大不掉。(《左转·昭公十一年》)

(3)见微以知萌,_________________  (《韩非子·说林上》)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5)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6)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7)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论证了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轻诺必寡信 末大必折 见端以知末 酒酣胸胆尚开张 箫鼓追随春社近 直挂云帆济沧海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寡、酣、箫、拂、瀚、阑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以“你的美,其实我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

④书写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守望》

叶敬之

(1)三十多年前,每到冬天,农民们几乎个个穿毛窝子。赶上大集,半条街都是卖毛窝子的。

(2)小时候,母亲也带着我买过毛窝子。记得有一年冬天,逢集,没有风,树不摇,风尘不起,天很蓝,太阳很温暖。母亲来到李大爷那儿。拿起一双毛窝子。左看看,右看看,就付了钱。李大爷红脸膛,尖下巴,眼睛下面各有两道深深的皱纹,像两道垄沟。他人很小巧,接钱、递毛窝子脸都带笑,还从地上站起来,顺便夸我两句。嗓音清尧,似有嗡嗡的回响。

(3)现在想起来,李大爷的毛窝子质量的确属于上乘。别看毛窝子制作方式简单,但制作精美不易。好的毛窝子,除了鞋型漂売,还要结实。李大爷的毛窝子正符合这些标准。

(4)有一年寒假,我带着孩子到街上闲逛。少有的寒冷,风呼呼地吹着,地上纸片和杂草飘起,沙沙响,无意中看见李大爷还在卖毛窝子,只是生意已经没有当年那样红火了。

我站在李大爷附近观察,好久没有一个人来买毛窝子,人们匆匆从他面前走过,没有一个人停下来,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

(5)李大爷还是当年那个模样,红脸膛,尖下巴,只是眼睛下面的皱纹变成三道,而且更深了。他坐在地上,两手抱膝,眼睛眯缝着,像在打盹,又像在思考着什么。

(6)我在他面前停了下来,问:还有人买毛窝子吗?”

(7)他睁了眼睛,嗽一声说:嗯,有时有。都是老头老太太。

(8)他嗓音有点沙哑,面无表情,显然已经认不出我了。

(9)“那就算了啵,这么大年纪了,还编它干什么?

(10)“还是有人买的,李大爷动了动身子,两只手从膝盖上放下来,眼睛看着我。我也放不下这门手艺,过去会打毛窝子的,一个个都走了;在的,也打不动了。我还能走能动,现在的小年轻,没有人愿意学这个手艺了。

(11)李大爷眼睛没有了早年的光亮,变得泛红和灰暗。

(12)有一年暑假,我又上街闲逛。儿子已经大了,不愿意張我上街。天气很热,让人喘不过气来,走几步就要擦擦汗。忽然,我发现自己又走到当年买毛窝子的地方,我惊讶地发现,竟然有人在卖毛窝子!天有,这是夏天哎,有夏天卖毛窝子的吗?

(13)很快,我认出了,卖主就是李大爷。不过,他的脸色已经变得黑紫,眼睛下面有四道皱纹了;整个脸盘好像被风干了一样,比过去缩小一半,眼睛半开半闭,眼睑有点溃烂泛红。

(14)“夏天怎么卖起毛窝子啦?”我招呼道,李大爷像一个树墩,稳稳地戳在那儿,没有反应。

(15)边上一个卖猪肉的中年人朝我摇手。这个,听不见了,他指指耳朵。这个,有毛病了,他指指脑袋,前几年,乡长带几个人逛街,说是省里的。其中一个像是当官的,指着毛窝子说:这个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大爷不懂,乡长说,就是由公家发工资,派人跟你学徒,你打出来的毛窝子给人参观,李大爷高兴了,从那以后就整天惦念这件事情。以前光是冬天出来卖,现在夏天也来卖,他说:“要是人家省里的人来找我找不到呢?几年过去了,也没见人来过,李大爷不甘心,一年四季,逢集就来。

(16)不久,散集了,李大爷拎起毛窝子,要往肩上挂,胳膊抖抖的,挂不上去;中年人搭了把手才挂上,前面两双,后面两双。中年人又把拐杖递给他。李大爷拄着拐杖,佝偻着身体,左脚往前迈一步,停下;等右脚上前,跟左脚平齐,才把左脚再向前迈一步。

(17)赶集的几乎走光了,只有李大爷的背影在街心摇晃,我心里酸酸的。

(18)暑假快结来了,我和孩子一起,骑着自行车上洪泽湖玩,走到东沙村,忽然看见不远处腾起一股浓烟,由细变粗,弥漫成一大片,像乌云似的。

(19)只见一个空旷的场地,堆满了毛窝子——足有几百上千双毛窝子!正被人点着了火焚烧。

(20)“你们烧这个干吗呀?”我马上想起了李大爷,他就是东沙村的。

(21)边上一个看热闹的说:“李大爷活着的时候,谁都不许进他的屋子,前几天死了,儿子打开门一看,一屋毛窝子,没法处理,就烧了。

(22)我捡起一双毛窝子。鞋型漂亮,不歪不斜,结结实实,芦花还在散发着清香。摸在手里,毛茸茸的,柔软舒适。

(23)我带走了那双毛窝子。

(24)到了洪泽湖边,回望东沙村上空,烟雾已经散尽,斜晖脉脉,蓝天澄碧。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第1期,有删改)

1.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相关情节。

小时候冬天,我随母亲买毛窝子,李大爷笑脸相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暑假快结東,我默默带走毛窝子,李大爷留憾离世。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李大爷像一个树墩,稳稳地戳在那儿,没有反应。(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第15段中,作者为何要写一个卖猪肉的中年人的一番话?联系全文分析其作用。

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开头介绍毛窝子简单制作方式和实际用途,既让读者对毛窝子有了初步的了解,又引出了下文与毛窝子有关的故事。

B. 小说开端部分写二十年前农民冬天都穿毛窝子,结尾部分写人们在空旷的场地焚烧毛窝子,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旨在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毛窝子已经过时了、不实用了。

C. 小说通过第一人称视角,刻画了李大爷形象,自然平实的叙述中显露出“我”对李大爷敬意。

D. 小说结尾描写斜晖脉脉、蓝天澄碧的美好景象,与文章标题呼应,暗示出“我”的内心仍充满美好希望,意蕴丰富。

4.文章的第(10)段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别刻画了李大爷和六一公公两个人物,请分析这两处文字在描写人物的手法上的相同点和刻画的人物形象的不同点。

【链接】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社戏》

 

查看答案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的文章,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休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③____________。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④一个政府也应立好规矩,维护规矩。商鞅立木,刘邦约法三章,都说明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法治国”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理念,“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則,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躬订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更有前瞻性、现实性。

⑤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官场不守规矩势必产生负面示范作用,败坏社会风气。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明朝大臣万钢说:“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⑥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1.请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第③段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写一句话。

(2)第⑤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以下这段话应当放在原文的哪一段中?请说明理由。

《论语》有记载: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讲的就是春秋时期郑国起草政令,四位贤大夫反复磋商研讨,然后形成文本。这是多么审慎而严谨

应放在___段,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红树的“胎生”本领》

①在南方沿海,可见到成片成片的红树林,它们扎根海边,成年累月经受着海水的浸泡和潮涨潮落的冲击。目睹它们的生存环境,一个问题在我脑海里萦绕了许久。在浪涌波滚的海水里,它们的种子怎么能不被海水冲走而生存发芽以致长得如此繁茂?

②查阅了资料我才补上了欠缺的知识,知道了其中奥秘。

③原来,红树与其他树种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无需把种子埋进土壤才生根发芽,而是它的种子在树上就完成了发芽长成树苗的过程。每当春秋两季开花结果后,果实并不落地,而是在母树上继续吸收营养,萌芽长成幼苗,至20 30厘米高后,像成熟的胎儿一样,脱离母体,一个个跳进海滩,扎进淤泥,并且在几个小时内生根、驻扎下来。这样,尽管潮起潮落,也不会把它们冲走。具有这种本领的树叫胎生树。

④你也许会觉得这仅仅是个例。其实,红树并非是一种树,而是包括了蜡烛果、秋茄、木榄、海漆、榄李、海榄雌和银叶树等60多个树种的统称。如果说一种具备胎生本领的树生于此是偶然,那么这么多聚居此地的树种都具有胎生本领就不是用偶然能够解释的了。

专家解释说,红树原本是一些陆地开花的树,来到海洋边缘后,海浪冲击、淤泥缺氧、环境动荡……一切都改变了。由于环境特点的变化,种子已经不可能落地发芽。经过了一个极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之后,它们学会了胎生的本领,以致繁衍生息,使海边变得郁郁葱葱。

⑥与其说环境成就了红树,不如说红树成就了自己。如果自身不练就应对环境的本领,一味指望外界去造就,小树不会长成大树,大树不会长成森林。

1.请根据文章内容给“胎生树”下一个定义。

2.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1) 第①段以问题开头增强说明趣味,引起读者思考,引出下文要说明的内容:“红树”这一个树种的生长原理。

(2) 第⑤段中加点的“专家解释说”若换成“据说”,并不影响说明观点的准确性。

3.“红树”是因为应对环境,学会了“胎生”的本领,才得以生存。自然界里这样的现象很多,请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再列举一例,略加分析。

 

查看答案

送杨少尹序

韩愈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以年满七十,亦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为传二疏踪迹否?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注】①疏广、受二子:疏广、疏受叔侄二人。②祖道:古代一种在道旁设宴饯行的仪式。③杨君巨源:即杨少尹。④太史氏:指史官。⑤白以为其都少尹:奏明皇上任命他为其故乡河中府的少尹。⑥属: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共言其_______________       ②又其迹      _______________

③不其禄_______________       ④京师之于诗者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与例句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然吾闻杨侯之去

A.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B. 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C.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莲说》)    D.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用“/”划出下面的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道 路 观 者 多 叹 息 泣 下

4.翻译下列句子

(1) 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2)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魏学洢《核舟记》)

5.下面的链接材料出自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与《送杨少尹序》都是赠序,但是写作目的迥然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它们的写作目的。

【链接】东阳马生君则,……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杨少尹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