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词赏析: 陶 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②居大厦...

古诗词赏析:

陶 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②居大厦。

【注释】①陶者:指烧窑工人。烧窑者通过高温把粘土烧制成瓦片。②鳞鳞:指鱼鳞般的瓦片。

1.“陶尽门前土”的“尽”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本诗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选择一处,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1.示例:“尽”是完、全的意思。烧窑工人把门前所有的泥土烧制成砖瓦,不知流淌了多少血汗,耗尽了多少精力,自己的处所却居无片瓦,其命运之凄惨可想而知,表现出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2.示例1: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繁重,所得却是居无片瓦,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或赞美勤劳、同情疾苦也可)。 示例2:后两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从不劳动,却坐享其成,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或答愤慨、讽刺)。 示例3:前二句“陶者”与后二句“居者”对比鲜明,令人感慨: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突出了贫富的悬殊,表达了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对当权者的讽刺。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词语的理解。在理解诗文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先解释词语,然后结合诗文理解词语的表达内容,最后结合主旨分析词语的所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来作答即可。 2.试题分析:考查对表现手法作用的分析。对比手法是文章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通常是把XX与XX进行鲜明地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本题从文本中选择一处对比进行分析即可。本诗中的对比有:“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进行对比;“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进行对比;“陶者”与 “居者”进行对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问题。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选段体现了祥子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骆驼祥子》的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是老舍,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B.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祥子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到小说结尾,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 小福子因为难产而死。祥子为了办丧事,无奈又卖了洋车。同时因为生活的压力,又拒绝了心爱的虎妞再次和祥子组建家庭的请求。

D. 本文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语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使她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大。

B. 提高和培养广大青少年的文化水平,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C. “十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乱丢垃圾。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D.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那座山的后面,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那里风景优美,人文和谐,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世外桃源。

B. 面对困难,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地找寻战胜它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

C. 考试考了个鸭蛋,他仍不以为然,难怪老师要骂他。

D. 刘备思贤若渴,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在我国可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佳话。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

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④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木兰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