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大地的恩典 杜怀超 ①在江南,我时常遥望家乡的那片竹林。 ②对于竹子,我处于一种...

大地的恩典

杜怀超

①在江南,我时常遥望家乡的那片竹林。

②对于竹子,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中。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或如捉摸不透的阵风,空行处唯有水声一般漫漶过来:竹林深似海。这也不是雨打竹林的声响,猜不透道不出其中深藏的未知和遮蔽的隐语。

③对于竹子,父亲与我看法截然不同。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耳鬓厮磨的,磨得光亮的半月型长扁担,与父亲时常纠缠在一起,使得父亲瞬间有了担山填海的力量,一种承担着苍茫大地的力量,养活了一家人的生活。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至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当然,父亲总是默不作声,至疼痛处他也只会咧嘴一笑。

④我不理会父亲对竹的迷信和虔诚。在我六岁开始扶起歪歪斜斜的竹毫,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涂抹下重重的一笔后,弃笔逃离。但父亲就像老鹰捉小鸡般又把我抓回来。我老老实实地重新捡起竹毫,继续在宣纸或者红纸上描摹虔诚、图腾和吉祥。

⑤父亲也完全不理会我的委屈,他只纠结我对竹毫的亵渎和无知,以致多多年来,我一直在书桌前,挺直身子,坚守着对竹毫的执笔姿势。父亲呢,在门前的田畴上,种下一片竹林。四季里,把竹子枝条捆扎起来,做一柄扫帚,在旷野里扫荡着秋天。

⑥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竹简的。最初的文字里,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里留下他们刀砍火烧的背影。父亲不懂竹简,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他也是看不懂的。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向往。在我夜晚习字的空闲里,他也会郑重地拿起竹毫,在空中比划一番,那举止与深情,分明是我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对万物生灵般的虔诚。确实也是,一行行端庄的文字,当我们给予它生命,谁能窥尽其中的叱咤风云?在竹简深处,或者说在竹海深处,父亲是无法窥知内部世界的,诸如竹子的暗语与象征,比如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此父亲是一片茫然。

⑦父亲要做的就是怎样从文化的战场转移到生活的舞台上。对文化他没有发言权,而在生活的漩涡里,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他可以从竹枝上取下一节,打磨成祖母手中的捻线陀,纺麻线、棉线;他可以用竹片打制成厨房里的砧板,甚至可以花上十天半月的时间,用上好的竹青编织成憩息的竹席、躺椅之类。父亲对竹席有着独特的情怀。即使在农历的五月或者秋收正午,只要有了它,疲惫与艰辛就会逃得无影无踪。累了就和衣而睡,醒来则投入劳作。他侍弄庄稼、竹子的模样和我在纸上写生字没有两样。在旷野里不停劳作、奔跑的父亲,正是一棵竹子,一棵在风中奔跑的竹子。在一起十年的光阴里,凄风苦雨,冰刀霜剑都没有折弯它,即使在最黑沉沉的深夜里,依然发出铿锵的回音。

⑧父亲对竹子或竹制的事物,总是有着命里的熟稔和暖温。即使老了,他依然握一支竹质拐杖,继续保持挺拔的身子,在大地上行走。他从老家来江南,看到我书房里摆放一盆花草,我告诉父亲它叫文竹,他竟然不以为然。看着眼前纤弱的盆中之竹,他迷茫的眼神里还有一丝轻蔑。文竹,文竹,这也能算竹?是的,一段文字的力量怎么能比得了一件竹器的重量,也没有春笋从大地深处,穿破一冬的禁锢,直刺云天的竹子。父亲临回老家时,居然在门前给我种上一丛竹子。

⑨心情低谷时,我总会搬一竹椅,陷在里面看父亲种的竹林。当竹子看我时,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在老家也一样地打量着我?父亲曾对我说过,竹子是很神秘的,一夜之间可长高一米呢,最终同大树般高大,它还能开花呢。事实上,见过竹子开花的人并不多,以至于不少人认为竹子根本就不开花。父亲说这话时发出罕见的叹息声。后来我才知道,竹子终身只开一次花,花上数年、数十年的时间积蓄,一朝迸发,然后死去。花期就是死期。对着老家的方向,我泪眼婆娑

⑩我很少给父亲买什么礼物,一是他会心疼我花钱,二是他的喜好我也不甚清楚。后来我给他寄去产于江南的礼物——一整套用自然生长的竹子提取原生态纤维素制作的衣物,他竟甚是欢喜。父亲一生爱竹,就让竹子从他的手足、皮肤、血脉和骨骼出发,与父亲融为一体吧。父亲来电说,这衣物有竹子的味道呢。我哑然失笑,如果夜晚仔细倾听的话,它还会和你一同呼吸呢!

⑾念及此,我看到一株高大挺拔的竹子,正走向大地上菩萨般的父亲,直至生命深处,随即竹涛涌来……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3.依据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我”此刻的心里描写出来。(60字以内)

4.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⑩段中“我”为什么给父亲买了一套用竹纤维制作的衣物。

5.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文题“大地的恩典”的理解。

 

1.勤劳能干;有家庭责任感;对文化感到渺茫;对文字的向往、对文化的虔诚(敬重);注重对“我”的教诲和引导;挺拔、坚强(隐忍);对生命有深刻的理解(悲悯的情怀)。 2.示例:⑴运用拟人修辞,体现了父亲与竹子的亲近(亲密),表现出父亲劳作的艰辛,表达我对父亲辛勤劳作的感动与赞美! 3.要点:对父亲的牵挂思念;对,父亲年老的心疼(担忧);对父亲的感念(感恩);对之前不理解父亲感到愧疚。 4.示例:是因为父亲一生爱竹,在我心中父亲与竹子是融为一体的,通过为父亲买礼物,寄托我对父亲的理解与感念。 5.写出大地孕育孕育出竹子,竹子给予我们生活的帮助、精神的影响;表现了父亲像竹子一样坚毅顽强,他也像大地一般养活了一家人,并给予我教诲和引导;表达出我对竹子以其父亲的感激和赞美。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联系文章内容,结合文中所使用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从语言、动作情节等进行分析。通过阅读文章可知,父亲勤劳能干;有家庭责任感;对文化感到渺茫;但对文字的向往、对文化的虔诚;注重对“我”的教诲和引导,对生命有深刻的理解等。此文没有关键句可用,就用简洁的语言把所描写的内容概括出来。 2.试题分析:欣赏语句。“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 明显运用拟人修辞,体现了父亲与竹子的亲近,表达我对父亲辛勤劳作的感动与赞美。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父亲的状态外,还要答出“我”对父亲的情感。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作品内容,并进行推断和形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联系前后文,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注意抓住以下要点:对父亲的牵挂思念和年老的担忧;对父亲的感恩和对之前不理解父亲感到愧疚。看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来判断。结合文章内容来看,“我”给父亲买了一套用竹纤维制作的衣物的原因:父亲一生爱竹;通过为父亲买礼物,寄托我对父亲的理解与感念。这两点都要答出来。 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题“大地的恩典”的理解。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此文的标题一个是具体事物“大地”,一个是抽象词语“恩典”。主要理解“恩典”的内涵。如大地孕育出竹子,竹子给予我们生活的帮助、精神的影响;而父亲就像竹子一样坚毅顽强,所以“恩典”表达了对土地对竹子对父亲的感恩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

(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

(3) 见往事_____________

(4) 但当涉猎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孙权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

4.用横线划出表现吕蒙独到见地的句子,并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 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2) 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杨花榆荚无才思, ____________(《晚春》)

(4)烟笼寒水月笼沙, 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5)有约不来过夜半, 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6) 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7)乡愁,是素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不知何人深夜吹笛,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诗人无尽的相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岑参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查看答案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的代表作,它描写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_______的辛酸故事。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_______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答题。

    莫振高,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他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30多年来,莫振高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顺利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58岁。

(1)【点击师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礼赞师魂】莫振高校长对都安教育的执着坚守与无私奉献,“感动中国”颁奖词曾用“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来评价他,我们还可以用哪两句古诗词名句来礼赞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感念师恩】为表达对母校老师的感激之情,小组自发合办一期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手抄报送给老师。 

①大家都在“师恩情深”栏目中写一句表达对老师感激之情的话语,请你也写一句:句子中不得出现真实名字,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手抄报已设计了两个栏目,请你设计另外两个。(不能直接用材料和题目中的四字词语作答)

栏目一:师恩难忘      栏目二:恩师风采

栏目三:___________        栏目四: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 《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运河》等。

C. 《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她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D. 《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