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

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②绿荫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③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

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

⑤窗前一片浓浓的绿荫

A. ③⑤④②①    B. ⑤④②①③    C. ③⑤②④①    D. ⑤②④①③

 

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D项正确,绿阴→绿阴下的柴房→柴房前的主人和小狗→地上、小狗身上的光影,③句作总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避免中小学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B. 有没有接触过活禽,成为我们判断被H7N9型离流感传染的标准之一。

C. 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 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钓鱼岛的挑衅举动。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教授提出的几条建议很有价值,大家都随声时和表示赞同。

B. 新学期报到时,我和许许多多陌生的同学不期而遇

C. 终于看到了憨态可掬的能猫宝宝,小朋友们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 周老师遇到难题时经常会向我们请教,真是个不耻下问的人。

 

查看答案

根面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______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情感和无穷的智慧;她拔动过多少人的心,她带领我们回 _______历史,咀嚼生活,拥抱自然。

 

查看答案

下边句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中字格中。

古隆中弛名中外,夫人城朝辉凫夕照

 

 

 

 

 

 

 

 

 

 

 

 

 

 

 

 

 

 

 

查看答案

拓展阅读

探险,生命绽放的花朵

周励

2016年7月1日北极圈东区时间23:45,我们乘坐的俄罗斯50年胜利号拉响了抵达北纬90度的汽笛,我和全体游客涌到甲板,开香槟酒,激动欢呼这一刻终于到来!

北极虽然不像南极那样梦幻唯美,却更显大气磅礴。站在50年胜利号核动力破冰船头,凝望北冰洋厚层冰盖被船头轰隆切割,冰崩地裂,惊心动魄,犹如白色荒漠盘古开天,万年巨鲸突然被利刀挑出海面,翡翠翻滚层层叠叠……

从2012年至2016年,我四次参加南北极探险。2012年在南极半岛“银海号”巧遇香港的唐英年先生,我们每天坐冲锋艇巡游登岛,与冰山企鹅朝夕相处。唐英年先生对我讲:“财富和名利都是过眼云烟,唯有大自然的纯美与神奇令人刻骨铭心,满怀敬畏!”

抵达北极点后,我和团友们在白雪冰原自豪地展示五星红旗,然后参加船方组织的北纬90度跳海冰泳活动,十几位各国游客报名,我是其中一个。2013年我在北纬81度斯瓦尔巴群岛零度北冰洋冰泳过,海水苦咸,冰寒刺骨,那次我是唯一跳海的中国人,体会到泰坦尼克号遇难者生命的最后瞬间。这次北极点冰泳更让我激动,因为我想到了俄罗斯在北极点以下4 261米,即我将跳下的海底,插上了一面能保存100年的1米高钛合金国旗,2007年俄罗斯的这一举动引爆北极争夺战,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气蕴藏在北极地区的海底,中国北极科考从那时起即异军突起,目前已在国际北极事务中担任重要角色!

“见证竞争,亲历历史!”这是我当时的念头,跳入冰海,瞬即灭顶,浑身感到被冰渣包围箍压,刺骨疼痛,但我还是向前方冰海游了一些。在北冰洋零下1.5摄氏度浸泡10分钟即足以丧命。游泳时,我的泳帽被浪花卷走,为了环保,我几次试图游去抓回,竟成了全船十几位跳水者冰泳时间最长的一个!这是一个超越极限的体验,冰寒彻骨,死神扼喉,在白色浮冰环绕中游泳,真正感受到人类探险先驱巴伦支、白令、安德烈、阿蒙森和罗伯特·斯科特是如何在极地冰寒中活活冻死的瞬间。我为先驱者前赴后继的精神所震撼!

冰泳之后,是北极点冰盖长途徒步。行走在坚冰覆盖的深邃海洋,步履维艰,有时连雪靴都拔不出来。探险家们为抵达北极点常要走上几个月甚至一两年,重踏他们的步履,感受他们的勇气,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探险之旅!

探险,生命绽放的花朵!回到纽约,朋友们纷纷问我有何感想?我在微信发了“我的北极点感言”:为什么要去北极点?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对一切与物质无关的事物充满兴趣?也许,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是血液里创新的激情;是心灵与历史人物的对话;是读万卷书、行走天下的勇气与理想。1924年,《纽约时报》记者追问攀登珠峰的伟大先驱乔治·马洛里:“为什么要攀登珠峰?”他回答:“因为山在那里!”

1.说说文章标题的作用。

2.2016年的北极探险,作者重点写了哪两件事?

3.选文中“见证竞争,亲历历史”一句有什么作用?

4.文章运用了插叙,请找出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