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今年刚参加工作,毫无社会经验,工作起来常常是语无伦次。
B.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智能手机无处不在,而移动终端藏污纳垢,也让家长忧心忡忡。
C. 一只大螃蟹在沙滩上挥动着它钳子般的爪子,一副耀武扬威的样子。
D. 今年,北方的春天姗姗来迟,过了清明草还没有发芽。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1)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_______)说更害怕回家。
(2)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_______)。
(3)他们离开了这块“辜负(_______)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4)刺骨的寒冷吞噬(_____)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进城打工的父亲想为女儿买顿快餐,却囊中羞涩。面对小女孩与父亲只能买一杯可 乐喝的困境,一对小情侣把自己的汉堡送给了小女孩,看到小女孩衣着单薄,姐姐贴心地用 手为孩子取暖……瞬间,一股暖流在各自心间流动。
生活中,我们总会偶遇一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或许微不足道,却能在我们情绪低落、 身处绝境之时,驱走黑暗,带来温暖。
请以“偶遇 ”为题,写一篇 600 字到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山馆
北宋·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①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注释】①畲田:焚烧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
(1)诗歌首联、颔联描写的景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以此来烘托诗人当时的 情感。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小题。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知越州赵公①,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 民能自食者有几,库钱仓粟几人,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②,岁廪穷人,当 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使自十月朔③,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 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 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公于 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 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
(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晚 年执越州政务,政治卓著。②故事:向来规矩。③朔:农历每月初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为书问属县 上书谏寡人者
B. 忧其且流亡也 年且九十
C. 使受粟者男女异日 渔人甚异之
D. 虽死得无失敛埋 游人虽未盛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B.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C.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D.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2)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赵公在越州施政期间,他的“仁爱”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丢书大作战”为何遭质疑
杜浩
①从 11 月 15 日上午开始,一篇叫做《我准备了 10000 本书,丢在北上广地铁和你路过 的地方》的帖子在朋友圈不停刷屏。这项由某媒体微信公众号发起的名为‚丢书‛的活动, 是继前段时间的‚图书漂流‛活动之后又一图书阅读推广活动,演员黄晓明、徐静蕾、张天 爱、张静初、董子健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航班和顺风车里丢下贴有活动标志的 书籍,并拍下照片,号召更多人参与阅读和分享……
②这个‚丢书‛活动,缘起于两周前英国演员艾玛·沃森(电影《哈利·波特》中赫敏的 扮演者)在伦敦的‚地铁藏书‛活动。‚赫敏在伦敦地铁藏了 100 本书‛在社交网络上很快成 为热门话题,许多中国读者也对这个创意赞誉有加。某媒体微信公众号发起了中国版‚丢书大 作战‛。他们称这次活动是‚赫敏藏书‛的升级版,除了 1 万本书和一长串明星、作家、媒 体人的参与名单外,还开发了活动专属的网站与线上系统,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每 一本书被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丢下,又被谁捡到了。
③然而,与‚赫敏藏书‛赢得一片叫好声不同,中国版的‚丢书大作战‛却迎来了国内网 友的冷嘲热讽。一篇题为《捡一本书并不会改变你的生活》的文章说,‚英国人是出了名的 爱读书,读书量为世界之最。而面对中国读者,你能指望他会在这样的一个活动里去阅读诗歌、 古典文学、世界名著吗?‛还有人提出,‚真正看书的人都在图书馆里趴着、网络书店里逛着, 丢书的参与者未必是真正爱读书,只是在跟风,或刻意彰显自己的品位。‛
④活动主办方却认为,‚丢书‛契合了大城市年轻人的阅读需求,‚这次‘丢书’活动选 择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正是面向日常渴望和喜爱读书但又没有时间去选书的年 轻人。不管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年轻人对阅读的渴望绝不仅限于流行书,而且,我们在选书上坚 持一贯的标准,那就是‘有价值的阅读’。‛
⑤但是,看起来富有文化积极意义的‚丢书‛活动,为什么却遭到各方的质疑?
⑥其一,阅读本是一种纯粹的、自由的精神活动,目前却变成了一种带有功利性目的的商 业行为。为什么有的图书阅读推广活动被读者讽为商业秀、营销秀?就是因为其中有了商家营 销机构的诉求,有了商业的利益介入,有的商家通过赞助图书活动进行商业宣传,有的植入了 广告的影子,有的成了图书销售排行榜的推广活动,甚至有的图书作者借机推销自己的作品, 阅读文化活动完全变了质、变了味……
⑦其二,这次‚丢书‛活动采用时尚流行文化的方式,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力量,有众多演艺 明星助阵,这的确有造势和形成氛围的作用,但是,活动会不会仅仅是一阵风?效果如何,影响 几何?是不能不考虑的。
⑧阅读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安静的读书环境,需要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精神氛围,需要 每个人拥有良好的文化心态。举办书籍推广行动本无可厚非,但从本质上说,阅读更是个体化、 个性化的。读书是一种爱好和习惯,也是一种需要不断实践才不致荒废的技能,因此,培养良好 的、持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我们每个人把阅读看作一种自觉——心 灵的自觉、精神的自觉,源自我们心头的‚阅读热‛才能出现。
(文章选自《齐鲁晚报》
1.第②节写“丢书”活动的起源与经过,其作用是什么?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错误并简述理由。
(1)丢书‛活动契合了中国年轻人的阅读需求。
(2)丢书大作战‛的阅读是一种纯粹的、自由的精神活动。
3.文章主要写中国“丢书大作战”,为什么第③节还要写英国的丢书活动,请结合相关内 容分析。
4.本文中作者针对“丢书”活动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请简要概括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 思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