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舌尖上的中国2》再一次从“吃”入手,展现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本土的饮食文化,勾起的不止是公众面对电视荧屏时的垂涎三尺,还有一种身为中华儿女对中华美食、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B. 961年,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科学家于敏,开始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从此隐姓埋名30载
C. 2014年“金九月”,各地二手房量价齐跌,市场相形见绌
D. 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习近平参加公祭仪式并发表讲话,凸显了中国对国家公祭日的极度重视,昭示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理念.”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惬意(qiè) 狡黠(xiá) 薪酬(xīn) 重蹈覆辙(zhé)
B. 胚芽(pēi) 威 慑(shè) 众筹(chóu) 恪尽职守(kè)
C. 诘责(jié) 伧俗(cāng) 践行(jiàn) 相形见绌(chù)
D. 虔信(qiàn) 偌大(nuò) 爆棚(bào) 怏怏不乐(yāng)
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回答问题。
(1)上面四幅书法作品,字体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隶书②楷书③行书④草书
B.①楷书②楷书③隶书④草书
C.①行书②楷书③草书④隶书
D.①草书②楷书③行书④隶书
(2)请用规范的正楷将这幅书法抄写到田字格中。
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我生命中的一位良师”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良师不仅仅是指教过我们知识的老师,也可以是对我们的学习、成长、生活等有过帮助的任何人物。)
要求:
(1)以记叙为主,可以兼有议论、抒情;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锁不住的目送
①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连同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②最让母亲不堪的是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诉说。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
③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
④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殇。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只是她迈上几步就两腿颤颤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
⑤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
⑥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一把驮起母亲。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背着小时候的女儿。
⑦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⑧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
⑨锁着母亲的日子,我回家更勤了。我怕她摔倒了,怕她烫着了,更怕她年迈的孤独了。有次,我出门,母亲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楼道,偶一回头,母亲趴在阳台上了,她一动不动的看着我。这种情形,小时候母亲送我上学、迎我回家是常见的,可这时候她的目光里多了一份依赖和不舍。
⑩母亲是听不见我的脚步声的,她一定在心里默数着我的步履,数着我走下四楼、三楼,再看我走出一楼的那一刻。我想母亲是老了,她能看见我一定是她最大的心安了。母亲眼睛不好,她的目光抵达不了远方,但她浑浊的目光总能锁住儿子的背影。即使人来人往,亲情这个坐标,母亲说什么也不会丢失的。
⑾阳光满天时,母亲喜欢看云,喜欢看落在阳台上的麻雀,喜欢看楼下忙碌的人影;下雨天,阳台上的母亲叨唠更多了,我想母亲此时更落寞,一定在回想着她青春的往事。
⑿每次上班,当我落锁的那一刻,母亲便走向了阳台,她会准时地守候在阳台边。她目送着我的离去,搜寻着我渐行渐远的轨迹。
⒀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当我走入石楠树下时,我闭着眼,静静地站一会,我轻轻地说:
⒁“母亲,我会很快回来的。”
1.请概括出“我”和母亲之间的几件事。
2.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3.根据提示,赏析下面句子。
(1)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我没听她细说,一把驮起母亲。(提示:从词语角度)
4.如何理解题目“锁不住的目送”的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答。
5.阅读链接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节选自法国都德《最后一课》)
选文划线句子和链接材料划线句子都运用了描写方法刻画人物,说说分别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江德斌
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据2月20日《新京报》)
②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的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给观众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
③《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
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
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
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和作者、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好评,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
(选自2017年2月21日《中国青年网》,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
2.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⑦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念的一项是( )
A. 《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目。
B. 《朗读者》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忆,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股清流。
C.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
D. 文中的“人文精神”包含人们对文化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心灵宁静的渴望。